-
公开(公告)号:CN117795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80053912.8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 , H01R13/639
Abstract: 兼顾减小插入阻力和提高保持力。连接器(F)具备:连接器壳体(10),通过组装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30)而构成;端子零件(40),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0)内;矛状部(25),形成于连接器壳体(10),能弹性变形;以及正式卡止部(27),形成于连接器壳体(10),不能弹性变形,组装状态的两壳体(11、30)能移位到初级卡止方式和二级卡止方式,在初级卡止方式中,使正式卡止部(27)向端子零件(40)的插入路径外退避,通过矛状部(25)能将端子零件(40)保持为防脱状态,在二级卡止方式中,使矛状部(25)向端子零件(40)的插入路径外退避,通过正式卡止部(27)能将端子零件(40)保持为防脱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461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80040664.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1/12
Abstract: 提供一种组合端子,能防止组合时部件数量增加,能节省组装工夫。组合端子具备相互层叠的多个端子(10A、10B、10C)。多个端子(10A、10B、10C)分别具有板状的基座部(11)、从基座部(11)突出的板状的被导向部(12)、以及形成于被导向部(12)的卡止部(13)。进一步地,在层叠方向相邻的端子中的一方端子(10A、10C)具有沿着另一方端子(10A、10B、10C)的被导向部(12U)配置的导向部(14L)、和与另一方端子(10A、10B、10C)的卡止部(13U)卡止的能弹性变形的弹性卡止部(27L)。
-
公开(公告)号:CN1173218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80035704.5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9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0),具备第1连接器壳体和沿着嵌合方向与第1连接器壳体嵌合的第2连接器壳体,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具有弹性变形部(35),弹性变形部(35)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为分体,在装配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弹性变形,所述第2连接器壳体具有:罩部(13),与所述第1连接器壳体外嵌;和锁定部(15),设置于所述罩部(13)的内侧,并且与所述弹性变形部(35)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171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80055198.1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9
Abstract: 容易检测壳体彼此是否达到嵌合状态,并且提高将壳体彼此保持为嵌合状态的保持力。连接器(1)具备:按压部(52C),在第1壳体(10)和第2壳体(50)的嵌合开始时将钩挂部(72)保持为向前侧被卡止部(18A)的碰触状态,使初始位置的止动体(70)为前止动,在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嵌合完成时容许钩挂部从前侧被卡止部(18A)脱离,使止动体能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锁臂(22),能移位到与第2壳体卡止而将第1壳体及第2壳体锁定为嵌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与解除嵌合状态的锁定解除位置;以及保持部(74),在嵌合状态下抑制锁臂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3158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80023591.2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3
Abstract: 实现接触压力的稳定化。卡缘连接器(A)具有阴侧壳体(30)、安装于阴侧壳体(30)的端子零件(40)、和电路板(12),该电路板(12)具有装配面(13)并且相对于阴侧壳体(30)以与装配面(13)平行的方式嵌合,在电路板(12)设置有从装配面(13)突出的方式的基板侧端子(20),在端子零件(40)形成有收纳基板侧端子(20)的凹部(43),在凹部(43)内设置的弹性接触片(44)与基板侧端子(20)弹性地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52447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80019173.6
申请日:2021-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2 , H01R12/87 , H01R13/629
Abstract: 在罩部(61)内配置电路基板(62)。在罩部(61)内嵌合具有收纳空间(21)的壳体(11、12)。保护构件(14)以能移动到初始位置和连接位置的方式配置在壳体(11、12)内。端子零件(13)具有面对收纳空间(21)的触点部(25)。保护构件(14)具有:主体部(41),在初始位置上位于收纳空间(21)的开口侧,在连接位置上从收纳空间(21)的开口侧后退;和被钩挂部(42),与主体部(41)的端部相连。罩部(61)在内表面具有钩挂部(64),钩挂部(64)钩挂被钩挂部(42)而使保护构件(14)从连接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747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80081777.9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连接构件(41),具有触点部(53);壳体(10),保持连接构件(41);以及保护构件(42),相对于连接构件(41)能移位到保护触点部(53)的保护位置、和使触点部(53)与电路基板(100)接触的连接位置。壳体(10)具有将保护构件(42)保持于保护位置的锁定部(35)。
-
公开(公告)号:CN118556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80089087.7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连接器(10)具有壳体(11)。壳体(11)具有形成于壳体(11)的外周面的平坦的第1面(41)、从第1面(4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立起的一对壁面部(43)、从一对壁面部(43)的立起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4)、以及形成于壳体(11)的外周面并且从一对壁面部(43)向与突出部(44)侧相反的一侧扩展的第2面(42)。第2面(42)配置在比第1面(41)高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511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80088316.3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516
Abstract: 连接器(10)具备壳体(例如子壳体(40))、收纳构件(例如保持体(20))以及检测构件(60)。收纳构件具有止动部(22)。检测构件具有臂部(62)。通过臂部的顶端部从后方与止动部抵接,从而检测构件在配置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被限制向前方的移动。在壳体与收纳构件正规嵌合的过程中,通过臂部的顶端部被壳体按压而向解除方向移动,从而检测构件被容许从待机位置向检测位置的移动。进一步地,检测构件具有按压部(61)。在检测构件配置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当按压部被按压时,检测构件以使臂部的顶端部向与解除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的朝向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120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80070033.6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1 , H01R13/631
Abstract: 一种杆式连接器(1),能与对方连接器(60)嵌合,包括:连接器壳体(10),具备壳体主体(11)和导轨接纳部(21),壳体主体(11)具有组装面(16A),导轨接纳部(21)配置于组装面(16A)与车身面板(70)卡合;杆(30),具有码配置面(43C),组装成相对于连接器壳体(10)从嵌合开始位置转动到嵌合完成位置;以及,二维码(50),配置于码配置面(43C),码配置面(43C)是在杆(30)位于嵌合开始位置时和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双方都面向外部的面,且是在杆(30)位于嵌合开始位置时朝向与组装面(16A)相同的一侧,在杆(30)位于嵌合完成位置时朝向与组装面(16A)不同的一侧的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