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装置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23764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180003054.8

    申请日:2011-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9/101 H04L49/254 H04L49/3027

    Abstract: 在NoC上的中继装置中,若全部的虚拟信道由向着同一目的地的分组占有,则向着其他目的地的分组将不能通过中继装置,从而分组的传输性能(吞吐量或延迟时间)下降。本发明的中继装置具备:输入缓冲器,其接收数据单位,该数据单位包含附加了多个目的地的信息的报头、以及与报头关联的数据;多个虚拟信道,它们容纳与目的地的信息对应的数据单位;目的地比较部,其根据目的地是否相同,来决定在多个虚拟信道的每一个中所容纳的数据单位的发送目的地的中继装置的虚拟信道的分配顺序;和输出部,其从决定了发送目的地的中继装置的虚拟信道的分配后的虚拟信道,输出所容纳的数据单位。

    接口装置及存储器总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37083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0815.1

    申请日:2013-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08 G06F13/1663 H04L67/1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片上网络(NoC)上相互连接的存储器访问系统中即使存储器访问请求的顺序被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生成响应数据包的技术。接口装置连接与NoC上的存储器相连的存储器控制器、和在集成电路上形成的总线网络。存储器控制器调解多个请求数据的处理顺序。接口装置具备:报头生成存储部,以第1顺序接受从多个请求数据包中提取出的多个请求报头,以按第1顺序读出与各请求报头对应的各响应报头的方式进行存储;和报头顺序控制部,在以第2顺序向存储器发送了多个请求数据时,以按第2顺序读出各响应报头的方式控制报头生成存储部。

    访问控制装置、中继装置、访问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385811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80003483.4

    申请日:2013-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1689 G06F13/3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访问控制装置,针对共有存储器,调停来自请求质量不同的多个总线主控的访问,以提高针对总线主控的构成或个数的变更的扩展性。访问控制装置,对经由被网络化的总线从多个第一节点各自向作为目的地的多个第二节点的任一个发送的数据进行调节。访问控制装置,具有:缓存器,其根据目的地以及请求质量,从多个第一节点区分地保存请求质量和目的地不同的各数据;级间调停部,其按照请求质量的从严格到宽松的顺序,选择各数据的请求质量;目的地间调停部,其选择应发送的数据的目的地,使向各目的地的数据的发送量分散;和发送控制部,其根据由级间调停部选择的请求质量以及由目的地间调停部选择的目的地,来控制数据的发送。

    中继装置、中继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346065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5683.7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装置等,其不需要为了将质量要求不同的业务利用NoC(Network on Chip)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进行传输,而按照每种质量要求来存储业务的专用缓冲器。中继装置,在具有总线主设备、第一总线以及连接它们的第二总线的总线系统中,被设置在第二总线中来中继数据包。总线主设备输出赋予了事先规定的(N+1)种当中的至少一种质量要求的信息的数据包。第二总线传输N种以下的质量要求的数据包。中继装置根据质量要求的信息,针对将数据包区分地存储的N种以下的缓冲器以及存储在上述缓冲器中的数据包,以按照质量要求从高到低的顺序被传输的方式控制数据包的发送。中继装置根据(N+1)种质量要求的种类来控制业务的发送安排。

    中继传输设备以及中继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8541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80015812.1

    申请日:2007-09-12

    Abstract: 一种中继传输设备,即使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或成为通信对方的中继设备的性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在自组织网络发生的拥塞,并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传输,该中继传输设备包括:最佳化系数存储部(1608),按照每个协调中继设备存储自我最佳化系数和全体最佳化系数,该自我最佳化系数用于对由自我最佳化流量控制部(1603)决定的数据量进行加权,该全体最佳化系数用于对由全体最佳化流量控制部(1604)决定的数据量进行加权;以及平衡调整部(1605),按照每个所述协调中继设备,对因分配在传输频带的竞争而导致的拥塞对所述中继传输设备的影响程度、和因分配在传输频带的竞争而导致的拥塞对所述协调中继设备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调整自我最佳化系数的值和全体最佳化系数的值。

    中继器以及中继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0908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6570.6

    申请日:2009-07-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2606 H04B7/155 H04W40/02 H04W72/085 H04W84/047

    Abstract: 即使在中继器被密集地配置,互相引起无线数据包的干扰的无线网状网络中,也能以高通信品质来进行通信的中继器,在自身中继器的通信品质不满足规定的品质,且近邻节点中不包含代表节点的情况下,将在自身集群的集群内通信中使用的信道,决定为与在邻接的集群的集群内通信中使用的信道不同的信道,从而具备代表节点化决定部(605),自身中继器成为代表节点;参加脱离通知部(607),使不属于任何集群的近邻节点参加自身集群;以及频率信道转换部(609),将在集群内通信中使用的信道变更为代表节点的由代表节点化决定部(605)决定的信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