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83222A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1821397.9
申请日:2001-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7/105 , G11C11/14 , G11C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228 , B82Y10/00 , G11C11/161 , G11C11/1659 , G11C11/1675 , H01L4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阻存储元件,它包括磁阻元件和用于对上述磁阻元件施加磁场的配线;上述配线含有在同一方向上延伸的两根以上的导线。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多配线的导线,将磁场施加在一个元件上,可以实现高速响应和抑制磁性交调失真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367544A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02105298.0
申请日:2002-01-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3/12 , H01L43/10 , Y10T29/49034 , Y10T29/49043 , Y10T29/49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磁阻效应元件,该元件含有中间层和夹持上述中间层的一对磁性层,上述中间层含有从2~17族中选出的至少3种元素,上述元素含有从F、O、N、C和B中选出的至少1种元素。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具有高磁阻变化率和低电阻的磁阻效应元件。本发明还提供磁阻效应元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前体成膜的工序、和在含有从氧原子、氮原子和碳原子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反应种子的反应气氛中,使上述前体和上述反应种子进行反应从而形成上述中间层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337749A
公开(公告)日:2002-02-27
申请号:CN01122062.7
申请日:2001-05-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222 , B82Y10/00 , H01L43/10 , Y10S428/90 , Y10T428/1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元件含有具有以式L2(A1-zRz)2An-1MnO3n+3+x表示的组成,结晶构造内具有(L—O)2层的层状钙钛矿型氧化物、和夹持着层状钙钛矿型氧化物并与该氧化物连接形成的一对强磁性体,通过上述(L—O)2层施加偏磁,实现了磁阻隧道效应。其中A表示从Ca、Sr和Ba中选出的至少1种碱土类元素、L表示从Bi、Tl和Pb中选出的至少1种元素、M表示从Ti、V、Cu、Ru、Ni、Mn、Co、Fe和Cr中选出的至少1种元素、R表示稀土类元素,n为1,2或3,X,Z分别为-1≤x≤1,0≤z≤1中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25025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47668.6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3/12 , H01F10/1936 , H01F41/205 , H01F4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准备多层石墨烯和作为与所述石墨烯接触的铁磁性体的、含Fe3O4的铁氧化物;和第二步骤,在石墨烯与铁氧化物之间施加以石墨烯一侧为正的电压或电流,使石墨烯的一部分或石墨烯与Fe3O4的一部分氧化、在石墨烯与铁氧化物之间形成由氧化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与Fe2O3构成的势垒层,由此形成自旋注入电极,该自旋注入电极具有石墨烯、铁氧化物和配置在石墨烯与铁氧化物的界面的势垒层,能够从铁氧化物经势垒层向石墨烯注入自旋。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能够实现对于石墨烯的高效率的自旋注入的自旋注入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10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80002641.X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1/161 , G11C11/1673 , G11C2213/35 , H01L28/22 , H01L29/1606 , H01L29/66984 , H01L43/08 , H01L4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旋器件,其包括:石墨烯;以在与石墨烯电连接的状态下夹持该石墨烯的方式配置的第一铁磁性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离开第一铁磁性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配置有以在与石墨烯电连接的状态下夹持该石墨烯的方式配置的第三铁磁性电极和第四电极;对夹持石墨烯的第一铁磁性电极与第二电极间施加电流的电流施加机构;和电压信号检测机构,其将通过施加电流而在石墨烯中的被夹持于第三铁磁性电极和第四电极的部分产生的自旋累积信息,经由该第三铁磁性电极和该第四电极作为电压信号检测出,其中第一铁磁性电极和第三铁磁性电极配置于石墨烯的相同面上,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为非磁性电极或铁磁性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14044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47331.5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3
Abstract: 本发明的氧化碳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碳薄膜和与碳薄膜相接且含有Fe2O3的铁氧化物的第1步骤;和通过在碳薄膜与铁氧化物之间施加使碳薄膜一侧为正的电压或电流,使碳薄膜中与铁氧化物相接的部分氧化,变成由氧化碳构成的氧化部,形成具有氧化部的氧化碳薄膜的第2步骤。该制造方法是能够对以石墨烯为首的碳薄膜形成纳米级图案的方法,对形成的图案造成的损害小,与半导体工艺的亲和性高,能够作为用于制造电子装置的工艺技术的通用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2502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80047668.6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3/12 , H01F10/1936 , H01F41/205 , H01F4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准备多层石墨烯和作为与所述石墨烯接触的铁磁性体的、含Fe3O4的铁氧化物;和第二步骤,在石墨烯与铁氧化物之间施加以石墨烯一侧为正的电压或电流,使石墨烯的一部分或石墨烯与Fe3O4的一部分氧化、在石墨烯与铁氧化物之间形成由氧化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与Fe2O3构成的势垒层,由此形成自旋注入电极,该自旋注入电极具有石墨烯、铁氧化物和配置在石墨烯与铁氧化物的界面的势垒层,能够从铁氧化物经势垒层向石墨烯注入自旋。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能够实现对于石墨烯的高效率的自旋注入的自旋注入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24500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3905.0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田川明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2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波发生器,其基于现有技术不能预想的基层和隔热层的组合,具有比现有技术更加优秀的输出特性。该声波发生器包括:基层;配置在上述基层上的隔热层;向上述隔热层施加热脉冲的热脉冲源,其中,上述基层由石墨或蓝宝石构成,上述隔热层由含有硅或锗的结晶性微粒子构成。热脉冲源是热脉冲发生层,该热脉冲发生层配置在上述隔热层的与上述基层侧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且向上述隔热层施加热脉冲。
-
公开(公告)号:CN101032038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680000874.0
申请日:2006-07-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22 , C01G51/006 , C01G51/66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77 , C01P2002/78 , C01P2004/41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电转换器件包括: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3);以及被夹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3)之间的层状氧化物(22)。第一电极(21)、层状氧化物(22)和第二电极(23)依次配置,形成多层体。上述层状氧化物(22)由导电层(11)和电绝缘层(12)交替地配置而形成。层状氧化物(22)的c轴垂直于第一电极(21)与层状氧化物(22)之间的界面。第二电极(23)的面积小于第一电极(21)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1032038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680000874.0
申请日:2006-07-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22 , C01G51/006 , C01G51/66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77 , C01P2002/78 , C01P2004/41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电转换器件包括: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3);以及被夹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3)之间的层状氧化物(22)。第一电极(21)、层状氧化物(22)和第二电极(23)依次配置,形成多层体。上述层状氧化物(22)由导电层(11)和电绝缘层(12)交替地配置而形成。层状氧化物(22)的c轴垂直于第一电极(21)与层状氧化物(22)之间的界面。第二电极(23)的面积小于第一电极(21)的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