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9067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80090352.8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控制系统具备:接受部,其从车辆的乘客接受指示;以及自动驾驶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接受部接受到在所述车辆的乘客下车后进行自动驾驶的指示的情况下,执行所述车辆的乘客下车后的自动驾驶,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客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747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80084894.4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8G1/0962 , B60W50/04 , B60W50/14 , G08G1/09 , G08G1/16
Abstract: 在车辆控制系统中具备:自动驾驶控制部,其通过实施自动驾驶的程度不同的多个驾驶模式中的任一驾驶模式来自动地进行车辆的速度控制和转向控制中的至少一方;一个以上的检测器件,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周边环境;以及管理部,其管理所述一个以上的检测器件的状态,并根据所述一个以上的检测器件的状态变化来对输出部进行控制而使其输出用于使所述车辆的乘客对所述车辆的周边中的一部分进行监视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9739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35910.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50/082 , B60W30/162 , B60W50/12 , G05D1/0088 , G05D2201/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适当地控制设备的功能的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系统具备:控制部,其选择地执行包括低速追随行驶模式在内的多个驾驶支援模式中的任一个驾驶支援模式来对所述车辆的驾驶进行支援,在所述低速追随行驶模式中,在规定速度以下将前行车辆与本车辆的车间距离维持为恒定而进行行驶;以及设备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低速追随行驶模式的情况下被使用,来解除驾驶员的视线从车辆周边偏离的特定功能的使用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8837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80084266.6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根据驾驶员(H)的周边监视状态和使手动控制优先于自动控制的切换操作的容易度的状态,来改变自动控制中的自动化程度或者自动控制中的车辆行为的变化程度。这样,根据自动驾驶控制装置(10),不是一律停止操舵和加减速的自动控制而是使自动化程度或车辆行为的变化度动态地改变,因此能够确保自动控制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788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80083401.5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控制系统具备:自动驾驶控制部,其自动地控制本车辆的加减速及转向中的至少一方;操作接受部,其接受所述本车辆的车辆乘客的操作;推定部,其推定所述车辆乘客的状态;超控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操作接受部接受到的来自所述车辆乘客的操作,来进行从自动驾驶向手动驾驶切换的超控,在由所述推定部推定出所述车辆乘客的驾驶意愿降低的情况下,所述超控控制部抑制所述超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533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10185347.X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3/704 , B60N2/002 , B60R21/015 , H01H2209/01 , H01H2209/012 , H01H2231/026
Abstract: 一种可检测乘员是否在座椅上着座了的薄的膜状的着座检测开关,夹着薄膜状的垫片(5)而在该垫片的一面上配置了薄膜状基材(3),在另一面上配置了薄膜状部材(7),在所述薄膜状基材的一面上粘着具有第1端子部(9)和与其电导通的第1电极部(11A)的第1导体(13)和具有第2端子部(15)和与其电导通的第2电极部(17A)的第2导体(19),在所述薄膜状部材(7)上粘着当乘员着座了时使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导通的第3导体(21A)。根据该构成,按薄膜状基材和薄膜状部材分开设置了端子部,解决了不易连接端子部与电线束等中设置的电线等的连接用端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53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85347.X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藤仓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3/704 , B60N2/002 , B60R21/015 , H01H2209/01 , H01H2209/012 , H01H2231/026
Abstract: 一种可检测乘员是否在座椅上着座了的薄的膜状的着座检测开关,夹着薄膜状的垫片(5)而在该垫片的一面上配置了薄膜状基材(3),在另一面上配置了薄膜状部材(7),在所述薄膜状基材的一面上粘着具有第1端子部(9)和与其电导通的第1电极部(11A)的第1导体(13)和具有第2端子部(15)和与其电导通的第2电极部(17A)的第2导体(19),在所述薄膜状部材(7)上粘着当乘员着座了时使所述第1电极部和所述第2电极部导通的第3导体(21A)。根据该构成,按薄膜状基材和薄膜状部材分开设置了端子部,解决了不易连接端子部与电线束等中设置的电线等的连接用端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80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410090076.4
申请日:2004-11-01
Applicant: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弘前航空电子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9/05 , H01R13/62 , H01R13/6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7 , H01R13/5812 , Y10S439/942
Abstract: 在将要被连接至具有芯线的电缆(5)的连接器(1)中,保持器(4)被装配在用于保持接触件(3)的绝缘体(20)的后部。芯线被形成于接触件上的线压接管(3d)压接。保持器与绝缘体协作对电缆进行压接,并且电缆通过绝缘体的后部被拔出。此外,接触件具有锁定管(3f)。另一方面,保持器包括锁定部(4b),所述锁定部与锁定管接合以防止接触件向后从绝缘体上松脱。
-
公开(公告)号:CN108973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810535910.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适当地控制设备的功能的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系统具备:控制部,其选择地执行包括低速追随行驶模式在内的多个驾驶支援模式中的任一个驾驶支援模式来对所述车辆的驾驶进行支援,在所述低速追随行驶模式中,在规定速度以下将前行车辆与本车辆的车间距离维持为恒定而进行行驶;以及设备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低速追随行驶模式的情况下被使用,来解除驾驶员的视线从车辆周边偏离的特定功能的使用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77880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680083407.2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H1/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从进行自动驾驶的驾驶模式向自动驾驶的程度更低的驾驶模式的顺畅的转变的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控制程序。本发明的车辆控制系统具备:自动驾驶控制部,其实施自动地控制本车辆的加减速及转向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一驾驶模式;以及环境控制部,在自动驾驶控制部使第一驾驶模式的实施结束而向与第一驾驶模式相比自动驾驶的程度低的第二驾驶模式转变的情况下,控制本车辆的环境装置,以使车室内的环境成为适于第二驾驶模式的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