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8063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1389073.4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中空富铁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将铜铁基合金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获得粒径为35~50μm、由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过饱和铜铁固溶体组成的复合粉末作为成形材料;基于液相分离原理与Kirkandall效应,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法在基材表面制备中空富铁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其中,铜铁基合金粉末由纯铜粉与铁基合金粉末按质量比为95:5或92:8或88:12组成,铁基合金粉末化学成分为:Fe 72.5wt.%,Ni 12wt.%,Nb 5.0wt.%,Cr 5.0wt.%,Si 0.6wt.%,B 2.5wt.%,C 0.2wt.%与Ce2O30.2wt.%;中空富铁α‑Fe颗粒均匀分布于富铜ε‑Cu基体内,富铁颗粒中空直径为100nm~1000nm,富铁颗粒直径为0.5μm~10μm;中空富铁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的硬度是黄铜的1~3倍,电导率为60~70%IACS,冲击韧性是黄铜的2~5倍,抗压强度是黄铜的3~6倍,室温最大饱和磁化强度为80~120emu/g,矫顽力为0.5~10Oe。采用该方法制备的中空富铁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在软磁材料、高强高导以及吸波或抗震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60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4974.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0/32 , B22F12/45 , B22F12/43 , B22F12/70 , B22F9/04 , B22F1/065 , B22F1/12 , C22C1/05 , C22C1/059 , C22C14/00 , C22C32/0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连续激光复合增材制造高性能钛基合金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抽出打印密封舱中的氧气,以达到设定氧含量阈值;再通入氩气,以平衡舱内外的气压差;对脉冲光纤激光器和连续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进行耦合,对耦合后的激光束进行调整,以保证激光束聚焦光斑大小和能量密度在基板上的一致性;利用调整后的激光束将钛基合金粉末打印在预热后的基板上,得到纳米陶瓷颗粒弥散强化钛基合金;钛基合金粉末为亚微米陶瓷颗粒弥散分布在钛合金粉末中。本发明利用高强脉冲激光诱导高熔点超细陶瓷颗粒以多种方式析出形成纳米陶瓷相,同时利用连续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具有细晶组织的高强高韧耐热纳米陶瓷颗粒弥散强化钛基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7701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44265.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22C9/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22C1/047 , B22F10/25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B22F10/32 , B22F10/366 , B22F10/38 , B33Y40/20 , B22F10/64 , B33Y40/10 , C22C3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多元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原位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包括多道依次堆叠的熔覆层,每道熔覆层均是富铁相(硬相)弥散分布在富铜基体(软相)中的异质结构,该异质结构包括三种纳米级颗粒:原位纳米级富铁颗粒、原位纳米级金属间化合物Cr12Fe36Mo10以及原位纳米级非晶氧化物CrO3。其中,原位纳米级富铁颗粒弥散分布在富铜基体的晶粒内,原位纳米级金属间化合物Cr12Fe36Mo10与原位纳米级非晶氧化物CrO3分布在富铜基体晶粒的晶界处。本发明提供的异构多元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偏晶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耐电弧烧蚀性、高强高韧性、耐疲劳性与抗辐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674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24372.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6 , C22C38/44 , C22C38/42 , B21C25/02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B33Y40/20 , B22F10/64 , C21D1/26 , C21D9/00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高性能铝型材挤压模具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1)将要制备的铝型材挤压模具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生成一系列激光选区熔化成形二维扫描轨迹;(2)根据生成的扫描轨迹,逐点、逐线、逐层堆积成三维实体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其中,制备铝型材挤压模具的铁基合金粉末化学成分为:C≤0.3wt.%;Si 0.5~1.5wt.%;Ni 2.0~3.2wt.%;Mn 0.5~0.8wt.%;Cr 4.5~6.5wt.%;V 0.5~1.5wt.%;Mo 2.0~3.5wt.%;Cu 5.0~8.0wt.%;Al 0.5~3.5wt.%;SiB4 5~15wt.%;石墨烯纳米片1.5~3wt.%;余量为Fe。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在温度为500~700℃服役时: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裂纹自愈合能力与自润滑性能,抗拉强度为1.2~1.3GPa,抗拉强度为1.6~1.8GPa,硬度为58~62HRC,延伸率为18.5~22%,使用寿命是H13钢的2~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50909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57518.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光束整形激光‑感应/微锻复合熔覆增材制造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激光-感应复合熔覆的同时,对光束进行实时高频振荡与光束整形以及对每道熔覆层进行超声滚压(微锻)处理,调节熔池温度梯度分布与熔池搅拌程度,细化显微组织与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抗疲劳性能。本发明通过调节激光功率和波长、高频振镜控制器的振幅及频率、不同形态光束的实时自动切换、超声滚压装置的滚压力与超声频率及振幅,在相对单纯激光熔覆增材制造效率提高5‑8倍条件下,实现大尺寸、复合结构、无裂纹、全等轴晶的实时光束整形激光‑感应/微锻复合熔覆增材制造一体化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47292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065200.X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50 , C22C1/05 , C22C1/10 , C22C9/00 , C22C30/02 , C22C32/00 , C22F1/08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增材制造铜基偏晶高熵合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铜基偏晶高熵合金粉末作为成形粉末;将激光束与同轴粉末喷嘴定位于感应加热区内,根据铜基偏晶高熵合金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获得的一系列二维扫描轨迹,逐点、逐线与逐层制备铜基偏晶高熵合金;在超高速激光‑感应复合熔覆增材制造的同时,对形成的每一道熔覆层进行超声滚压处理;当熔覆增材制造一层之后,将加工头沿Z方向上升,并进行下一层熔覆增材制造,直到完成铜基偏晶高熵合金零件制造。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铜基偏晶高熵合金呈现层状异构特征,具有高强高韧、高热稳定、高抗辐照、耐载流磨损与抗电弧烧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44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206074.0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振荡激光‑感应复合熔覆耐磨抗烧蚀铜基涂层方法及装置。高频振荡激光热源与高频感应加热源耦合形成复合熔覆热源;自动送粉器将铜基复合粉末同步送入复合熔覆热源在基材表面形成的熔池内;激光束在熔池内作有规则的高频扫描运动,形成强烈搅拌效应,控制熔池有序流动;复合熔覆之后,快速凝固形成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调节激光振幅、频率和功率而实现熔池尺寸与搅拌强度的调控,通过规划扫描路径控制熔池有序流动的方向,具有消除气孔与裂纹、降低熔池温度梯度、细化晶粒与提高强韧性等优点,制备的铜基涂层具有高强高导、耐磨损与抗烧蚀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323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16169.4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0/64 , B22F10/66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70/00 , C22C38/02 , C22C38/44 , C22C38/54 , C22C1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激光表面织构混合制造高性能医用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医用金属零件CAD模型分层切片,生成一系列二维扫描轨迹;根据该扫描轨迹,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方法将医用金属粉末逐点、逐线、逐层堆积成三维多孔结构,孔型采用拓扑优化设计;在该多孔结构表面进行飞秒激光微加工,生成亲水结构;医用金属粉末由纯铜粉末和316L不锈钢粉末或钛合金粉末组成。本发明制备的医用金属具有细小显微结构,不仅能提高医用金属耐蚀性、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能,还大幅度提高医用金属的骨整合性能,作为骨植入体极大地改善了与骨头弹性模量不匹配引起的“应力屏蔽”效应、手术易感染与克服“抗菌-骨整合”两种性能之间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6074.0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振荡激光‑感应复合熔覆耐磨抗烧蚀铜基涂层方法及装置。高频振荡激光热源与高频感应加热源耦合形成复合熔覆热源;自动送粉器将铜基复合粉末同步送入复合熔覆热源在基材表面形成的熔池内;激光束在熔池内作有规则的高频扫描运动,形成强烈搅拌效应,控制熔池有序流动;复合熔覆之后,快速凝固形成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调节激光振幅、频率和功率而实现熔池尺寸与搅拌强度的调控,通过规划扫描路径控制熔池有序流动的方向,具有消除气孔与裂纹、降低熔池温度梯度、细化晶粒与提高强韧性等优点,制备的铜基涂层具有高强高导、耐磨损与抗烧蚀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94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66624.X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M5/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泊松比可变流量调节器,包括调节器外壳、伸缩环以及执行器,所述调节器外壳包括壳体、输液管通道以及执行器固定夹,所述执行器设置在壳体内,包括执行器壳体、负泊松比材料条、弹性外环、辅助机构以及操控杆。本发明能够通过使用负泊松比材料的拉(压)胀(缩)特性,根据患者病情、药物性质、输液总量和输液目的等多方面因素,随时对外部输液管的流量进行调节,完成控制静脉输液的滴注速度的效果。本发明的负泊松比可变流量调节器结构可靠、控制简单,并且可以重复消毒使用,大大减少了一次性输液器零部件的浪费,节能减排,进一步减少了医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