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喷流液气混合恒温淬火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147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013562.4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旋转喷流液气混合恒温淬火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设备由圆柱形淬火冷却池、冷热交换装置、液气分离装置、喷气装置、感应加热装置、淬火钢材固定装置等组成;工作时,利用立柱中间圆锥形出水口在排水时产生的旋转力和可转角度喷嘴喷流产生的旋转力,以及立柱上的多功能组合喷嘴,使圆柱形淬火冷却池内部的淬火液产生一种不断旋转向下的循环,使钢材在淬火过程中能获得均匀的马氏体组织,有利于控制淬火钢材的硬度和淬火钢材的内应力,有效解决了淬火过程中钢材容易出现的弯曲变形、开裂等现象,尤其适合钢类长轴类零件的淬火加工。

    一种防撞、防水的360°无死角照明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549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146176.8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撞、防水、360°无死角照明发光球体制造和使用方法,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防水、360°无死角照明的发光球体制造和使用方法。包括两个弹性发光半圆体和一个弹性锥度连接体,弹性锥度连接体将两个弹性发光半圆体连接成一个球体,其特征是发光半圆体是由透明硅胶通过浇注,将LED灯泡、开关装置、电线、电源盒包裹在内部,LED灯泡成辐射状排放,弹性锥度连接,形状为两个小段相连圆锥体,它们大端面上间隙有数个不相连的小孔,挤压小孔将大端面上帖附在光滑可产生吸力,弹性锥度连接可以用橡胶、聚氨酯、硅胶压制,本发明由于将照明装置包裹在透明硅胶内部,所以能防撞、防水,可用于娱乐、探险、军事、渔业、农业等行业。

    一种确定耐热金属材料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7683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157987.3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程宏辉 李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役材料关键参数的获取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确定耐热金属材料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解决了以往耐热金属材料剩余寿命预测可靠性低,误差大等问题。本方法首先通过实验获取一系列的蠕变试验数据,然后利用自行构建起来的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曲面拟合,通过将拟合结果反复代入拟合参数中进行拟合。通过MATLAB软件中曲面拟合工具提供的SSE,R-square,Adjusted R-square,RMSE四个参数来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最终根据最佳拟合参数计算获得耐热金属材料剩余使用寿命。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耐热金属材料剩余寿命分析过程的效率以及剩余寿命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精确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86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56893.4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程宏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的精确测试方法。本发明是基于容量法,即通过连续记录材料的吸附或者释放过程的各部分气体压力及温度根据Helmholtz方程推算出对应不同CO2气体压力材料的吸附量,来获得CO2吸附等温线,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CO2真实密度的整个计算及绘图过程。本发明由于在程序中考虑了储气室温度波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即使设备的储气室部分不能实现恒温,其测试获得的CO2吸附等温线仍是真实可靠的。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使设备变得简单而易于操作,同时在测试材料的高压CO2吸附等温线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一种用于材料吸附等温线测试的样品室

    公开(公告)号:CN10320712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59603.1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程宏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性能检测用样品室,特别是一种用于材料吸附等温线测试的样品室,解决了传统钢制容器样品室的死体积大,气体阻力大,不易拆卸清洗,被测材料与测温热电偶不能直接接触等问题。该样品室由样品管(8)、测温热电偶(9)、压头螺母(4)、压头(3)、过滤网或者石英棉(5)、四通气管(7)、连接钢管(2)、快速接头(1)、密封垫或者密封圈(5)组成。其中快速接头通过连接钢管与压头一端相连,压头螺母套在压头上,压头另一端螺纹孔内放有过滤网或者石英棉,并与四通气管相连,压头螺母通过螺纹样品管连接,样品管底部焊接测温热电偶,压头和样品管之间是密封垫或者密封圈。

    可悬挂瓷砖及其安装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2651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1246.8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可悬挂瓷砖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砖由瓷砖原材料经模具制作后烧制而成,所述瓷砖背面在横向、纵向上分别至少设有一条梯形槽,所述梯形槽在横向、纵向上等距离布置且相交,所述梯形槽宽度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变大。用金属梯形板或带锥度金属固定件可以将瓷砖安装在支撑架、墙面或天花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节能环保,不仅解决了稻草、树叶、废纸的处理问题,还解决了瓷砖脱落伤人的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谷类粮食用脱粒清选设备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327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43691.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谷类粮食用脱粒清选设备,属于粮食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包括搅拌部件、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将谷物从进料口倒入,随着谷物的下落,会进入到脱粒机中,进行谷物的脱粒工作,完成脱粒的工作后,谷物颗粒与杂质会从底部的开口落入外壳中,在脱粒的过程中启动伺服电机,此时掉落的谷物颗粒与杂质会堆积在粗筛网的表面,伺服电机会带动表面的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表面固定的伸缩长板会进行旋转,在伸缩长板表面的清理圆杆会一起运动,确保清理圆杆可以准确地对外壳的内壁进行清理,在上述描写的部件中,对堆积在粗筛网表面的谷物颗粒物和杂质进行搅拌,避免了粗筛网出现堵塞。

    气液肥混施系统及混施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2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3519.5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气液肥混施系统及混施方法,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由储水装置、液肥发生装置、气肥分离装置、电解装置、气液混合装置组成,通过在液肥仓中放入相应的盐溶液和酸,产生离子和二氧化碳,水箱通过混药管道、出药管道与液肥仓连通,根据离子浓度检测,控制水箱启闭与液肥混合,以增加溶剂含量,调节离子浓度。通过电解装置,生成氢气和离子,离子融入肥仓溶液中,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上浮进入气肥仓中;二氧化碳通过单独管路作用于植物叶片处,氢气氧气等气体通过另一管路与混药管道中的液肥曝气混合形成气液肥滴灌作用于植物根部。本发明可以满足植物对不同元素或离子的需求,实现精准施肥。

    一种供氢装置的制造方法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58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048453.3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供氢装置的制造方法,属于氢气供应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气盘管、机柜、2个0.5um过滤器、2个止回阀、2个压力表、2个球阀、翅片散热管、安全阀、氢增压罐、热电偶、温控器、硅胶加热套、保温套、硅酸镁纤维球、储氢罐、支架、出气盘管。该供氢装置的制造过程主要公布从市售零部件、原材料出发,包括进/出气盘管的加工、机柜的加工、氢增压罐的加工、储氢罐的加工、支架的加工,以及供氢装置的组装生产。本发明生产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所获得的供氢装置可以净化氢气,可提供1‑20MPa的氢气,无振动噪音,小巧轻便,特别适合实验室仪器供氢使用。

    一种Sillen-Aurivillius层状结构材料Bi4SbO8Cl及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43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06971.5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llen‑Aurivillius层状结构材料Bi4SbO8Cl及其合成方法。其微观结构为:—Cl—Bi2O2—SbO4—Bi2O2—Cl—。合成步骤如下:将Sb2O4与含Bi、Cl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充分研磨;进一步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Sillen‑Aurivillius层状结构材料Bi4SbO8Cl,可以吸收波长小于500 nm的可见光和紫外光,且导带位置满足H2/H+电位要求。该材料可应用于染料、二氧化碳还原、分解水制氢、固氮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