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747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6072.8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深度神经网络的驾驶注意力检测方法,属于驾驶注意力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驾驶注意力检测过程中用单一模态的指标去进行检测的可靠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包括:S1:获取原始公开数据集中的脑电数据和眼电数据;S2:分别对所述脑电数据和所述眼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眼电数据和预处理后的脑电数据;S3:根据所述预处理后的眼电数据和所述预处理后的脑电数据,对多模态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多模态深度神经网络;S4:利用所述训练好的多模态深度神经网络对驾驶输入图像进行注意力检测,得到驾驶注意力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31625.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5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7 , G06N3/0499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fNIRS脑力负荷检测方法,其包括获取fNIRS采集设备采集的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的信号#imgabs0#和#imgabs1#;对信号#imgabs2#和#imgabs3#进行一维卷积操作,并在通道维度上对卷积操作后的两个信号进行组合,得到组合信号Hb;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组合信号Hb进行局部细粒度时间特征的提取,得到特征矩阵;采用Transformer模块对特征矩阵进行特征增强提取,得到状态特征;将状态特征输入多层感知机分类层,得到脑力负荷检测的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63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5323.2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20/59 , G06V40/16 , G06V40/18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所述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包括:S1:利用Wider_face人脸数据集训练MTCNN模型结构,得到训练好的MTCNN模型结构;S2:利用所述训练好的MTCNN模型结构对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关键特征进行定位,得到定位后的人脸图像;S3:对所述定位后的人脸图像进行眼部特征提取,得到眼部时间特征和眼部空间特征;S4:利用多维度的深度融合网络对所述眼部时间特征和所述眼部空间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结果;S5:对所述融合结果进行状态识别,得到驾驶员疲劳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将眼睛特征转化为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局部特征,从而最大化疲劳检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73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48901.5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卷积的图像分割方法,涉及图像分割技术领域。该基于级联卷积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多张病变区域的医学图像信息;步骤S2、将采集到的医学图像信息的病变区域逐层进行人工边缘标注,以得到标签信息;步骤S3、将标签信息进行标准化预处理,以得到二维数据集;步骤S4、建立基于级联卷积的多层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并利用二维数据集对多层二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神经网络模型;步骤S5、输入待分割病人的医学图像信息并进行标准化预处理,以得到待处理二维数据集;步骤S6、将待处理二维数据集输入至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将所述待分割病人的医学图像信息进行自动分割,以得到该病人的病变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210475337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0859852.4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自动加工机械,解决了现有的钢筋切割设备一般只能对一根钢筋进行切断,切割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底座与切割机构,底座的上端通过支撑腿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靠近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两侧内壁之间滑动安装有挡板,挡板远离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挡板远离第二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开口的两侧内壁上,且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通过把钢筋依次插设在支撑板中的圆孔中,从而由切割机构可对钢筋进行切割,提高了钢筋的切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322935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0824911.4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探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温气体探测器,针对现有的高温探测器为了保证密封性,不便于拆卸,无法将探测腔内残留的固态物质清除,当探测腔内残留的固态物质过多时,会影响高温气体探测的结果,导致工作质量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螺钉固定有垂直设置的圆形的外管,外管的内圈活动套接有内管,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对称的两个矩形的固定块,固定块的顶端与内管的底端接触,底座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套接有抽气泵,外管的顶端焊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部螺钉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焊接有探测器主体,本实用新型便于拆卸,便于清理探测腔中残留的固态物质,可保证工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0300957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0470544.2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鼾频率检测装置,涉及鼻鼾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控制开关,壳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壳体的上方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上盖板,壳体内部的左下方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上方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有驱动辊,壳体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壳体的后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面,限位面的正表面中部开口有限位槽,壳体的内部右侧嵌套设置有热敏纸,壳体的前端内壁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铁薄片,薄片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笔头。本实用新型更加适用于对鼻鼾频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更加精准,更加便于对比声音频率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212214039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20669526.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式担架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减震装置;第一减震块一表面固定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另一端面固定有第二减震块;第二减震块周侧面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撑杆;第一减震块另一表面固定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另一端面固定有第三减震块;第三减震块一端面与车体框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震块、第二减震块、第三减震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减少了车体在一些崎岖路面震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通过取出担架,便于在一些楼梯道通过或者将患者安放在手术台,适应不同的地形,同时避免从担架车转移到手术台造成的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210237866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860263.8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D01G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纤维清洁机械,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架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且电机安装固定在固定架的一侧,且转杆的中部设置有缺口,缺口内通过磁性吸附固定有电磁块,所述固定架两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底端和固定架底端的上端面之间安装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两侧的滑块之间安装固定有刮尘杆,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高效的进行纤维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207650948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078830.1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式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无线传输芯片的环境采集模块、设置有第二无线传输芯片的监测报警模块和与所述监测报警模块电连接的智能判别模块。第一无线传输芯片将实时环境数据无线发送至监测报警模块,监测报警模块与智能判别模块电连接,有智能判别模块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得到判别结果并反馈至监测报警模块,由监测报警模块的报警显示模块来进行报警和实时环境数据的显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传感器采集实时环境数据,使得监测报警更加精确,减少误报的情况。并且,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环境采集模块和监测报警模块间的通信,低功耗、测报分离式的装置提高了报警系统的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