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锰铝合金阳极氧化及电解着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371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75268.5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铝合金阳极氧化及电解着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氧化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擦洗和除油后,进行碱蚀和中和处理;(2)将待氧化工件表面进行低温阳极氧化,氧化的温度为13-15℃,氧化的时间为35-50min;(3)将工件表面进行镍、锡双盐电解着色;(4)将着色后的工件封孔处理,封孔剂为镍离子封孔剂,镍离子的浓度为1.0-1.3g/L。采用的低温(温度为13-15℃)脉冲进行氧化,脉冲电源能耗较低,正向脉冲能够控制最优的上膜速率。低温氧化能够有效消除氧化产生的热量,增加氧化膜的厚度(20微米以上)、致密性和耐磨性,改变了传统工艺能耗高,热量损失大,工件烧损率高、氧化膜厚度薄并且疏松等缺陷。

    一种适用于CVS的组合式限流文丘里管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240862.8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CVS的组合式限流文丘里管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限流文丘里管整体加工,需要定制专用刀具,整体为多段的拼接件,焊接变形影响通道的水力特性明显,增加了因焊缝质量问题造成泄漏的风险的问题,具有可以分段加工,各段可单独更换,避免因焊缝质量增加泄漏风险的有益效果,一种适用于CVS的组合式限流文丘里管,包括管路本体,管路本体中空设置,沿着管路本体的长度方向在管路本体内依次装配有拼装的拼装段,拼装段在管路本体内的位置可调使得文丘里管的入口直管段和出口直管段的长度可调整拼装段的总长度小于等于管路本体的长度,拼装段的内部形成文丘里管内部的全部或部分流动通道,拼装段中的至少一段同管路本体可拆卸连接。

    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及压水堆核电用树脂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283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11881.0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及压水堆核电用树脂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因焊接连接约翰逊网结构存在间隙超差开裂的问题,具有减少焊接应力对约翰网的性能影响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过滤网安装结构,包括在过滤网外环一侧设置的压环,压环在相对于过滤网外环的另一侧设置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同筒体、压环分别连接,或者第一密封件同管道、压环分别连接,压环、过滤网同筒体或管道之间为间隙配合,在过滤网和压环的环向外侧连接有第二密封件。

    一种高锰铝合金阳极氧化及电解着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371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475268.5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铝合金阳极氧化及电解着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氧化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擦洗和除油后,进行碱蚀和中和处理;(2)将待氧化工件表面进行低温阳极氧化,氧化的温度为13‑15℃,氧化的时间为35‑50min;(3)将工件表面进行镍、锡双盐电解着色;(4)将着色后的工件封孔处理,封孔剂为镍离子封孔剂,镍离子的浓度为1.0‑1.3g/L。采用的低温(温度为13‑15℃)脉冲进行氧化,脉冲电源能耗较低,正向脉冲能够控制最优的上膜速率。低温氧化能够有效消除氧化产生的热量,增加氧化膜的厚度(20微米以上)、致密性和耐磨性,改变了传统工艺能耗高,热量损失大,工件烧损率高、氧化膜厚度薄并且疏松等缺陷。

    一种核电厂导流装置快速氧化和电解着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6371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74716.X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导流装置快速氧化和电解着色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导流装置外侧的外侧阴极板、用于安装在导流装置内部的内侧阴极板以及电源,其中,电源的阴极分别与外侧阴极板和内侧阴极板连接,电源的阳极与导流装置连接。所述内侧阴极板横截面的形状与导流装置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内侧阴极板的长度不小于导流装置的长度。通过增加内置阴极板,改变了导流装置内表面电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内腔能够被阳极氧化和电解着色,增加的内侧阴极板表面与工件内腔表面比例大于2:1,确保工件表面的高效阳极氧化和电解着色。增加的内侧阴极板与导流装置形状相同,消除了多曲率导流装置尖端效应,消除了内腔氧化膜厚度不均和电解着色存在色差等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