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式在线辊缝仪辊缝测量臂的收紧及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8732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224872.X

    申请日:2017-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20 B22D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钳式在线辊缝仪辊缝测量臂的收紧及控制装置,本装置通过驱动电机、链轮和链条组成传动结构,两个滑块设于链条上并且位于滑槽内由驱动电机驱动,带钩端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分别连接两个滑块并且钩端分别抵靠上测量臂和下测量臂的外缘侧面,触发杆铰接于箱体,收紧触发开关和展开触发开关通过鞍形支架设于箱体内壁,触发杆沿铰接点转动时分别触发收紧触发开关和展开触发开关。本装置克服了传统在线辊缝仪在生产异常情况下,引锭杆大行程逆送造成损坏的缺陷,并且适用于上装引锭杆连铸机,使辊缝测头在引锭杆发生一定距离的逆向运行时能自动收缩,当辊缝仪正向运行时辊缝测头又能自动张开,确保了在线辊缝仪的安全运行。

    一种连续退火机组辊间带钢张力的软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2893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197595.3

    申请日:2009-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退火机组辊间带钢张力的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过程数据采集;(2)过程数据预处理;(3)建立串级观测器及神经网络补偿结合的软测量模型;(4)模型校正。以测张仪之间的各个辊对应变频器的力矩电流、各辊速度、边界张力为输入量,采用频域观测器算法以串级方式递推计算各辊间张力,可以较好得实现未安装测张仪处带钢张力间接计算测量,对于连退机组运行状态的稳定性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手段,通过应用主模型及神经网络方法补偿非线性过程特性及未建模动态,较为准确的实现未安装测张仪处带钢张力的高精度计算,对于连退机组炉内张力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提供依据。

    扭矩测量装置及方法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6957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910051393.8

    申请日:200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旋转机械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旋转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扭矩变化测量装置及方法。一种扭矩测量装置,包括磁体(2)、电感式传感器(3)、信号调理模块(4)、采集模块(5)和计算机处理系统(6)。一种扭矩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两个测量点;2)安装扭矩测量装置;3)获取不加载初始信号;4)获取加载扭转信号;5)计算得到被测轴扭矩。本发明安装方便简单,对安装精度没有要求,基本不用调整,可以大量节省测量准备时间,同时对传感器的线性度要求不高,节约了成本,测量操作简便易行,测量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旋转机械设备监测和诊断领域。

    磁悬浮磁滞的补偿方法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4215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37197.6

    申请日:2007-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悬浮磁滞的补偿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使用传感器测出偏移量;使用控制器产生差动控制信号,并判断需要退磁的控制信号;对需要退磁的控制信号进行加权处理;使用功率放大器产生分别产生加磁和退磁的励磁电流;励磁电流使差动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加量与减小量相等。或者为增加补偿线圈以及相应的补偿功率放大器,通过增加补偿电流来实现差动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加量与减小量相等。采用本发明对悬磁浮磁滞的补偿,简单方便,稳定可靠,能够使差动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加量与减小量相等,使加磁与退磁同步并相等,确保被悬浮物恢复到平衡位置,从而提高了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

    悬磁浮磁滞的补偿方法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42151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710037197.6

    申请日:2007-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磁浮磁滞的补偿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使用传感器测出偏移量;使用控制器产生差动控制信号,并判断需要退磁的控制信号;对需要退磁的控制信号进行加权处理;使用功率放大器产生分别产生加磁和退磁的励磁电流;励磁电流使差动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加量与减小量相等。或者为增加补偿线圈以及相应的补偿功率放大器,通过增加补偿电流来实现差动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加量与减小量相等。采用本发明对悬磁浮磁滞的补偿,简单方便,稳定可靠,能够使差动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加量与减小量相等,使加磁与退磁同步并相等,确保被悬浮物恢复到平衡位置,从而提高了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

    抑制带钢振动的装置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649201Y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200320109335.4

    申请日:2003-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带钢振动的装置,其包含线圈,一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依次电路连接一调理器、一整流控制器;且该整流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路连接该线圈;该线圈、该位移传感器安置于接近带钢附近并保持非接触。其通过产生电磁力来抑制带钢振动,避免了采用直接接触方式抑振对带钢表面的损伤,满足用户对带钢表面质量的要求。

    一种两自由度滑台装置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65701U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20133842.1

    申请日:2010-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自由度滑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两个主导轨、两个主滑块、两个滑座、一个托臂、两个轴承、两个销轴、两个次导轨、两个次滑块和一个平台,两个主导轨固定于基座之上且相互平行,主滑块与主导轨两两配对,可沿着主导轨移动;滑座固定于主滑块之上,与主滑块一起移动;托臂和平台分别通过轴承和销轴与滑座连接,且与滑座一起移动。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了双导轨结构,既能进行平行直线运动,又能进行倾斜平行运动,完全满足了工业应用要求。

    采用电磁技术抑制带钢抖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734345Y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420090677.0

    申请日:2004-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电磁技术抑制带钢抖动的装置。一种采用电磁技术抑制带钢抖动的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控制器、位移调理器、功放电路和电磁铁,至少一对位移传感器和一对电磁铁置于带钢两侧,位移传感器输出接位移调理器,位移调理器输出差值位移量接控制器,控制器输出依次接一对功放电路、电磁铁,电磁铁置于接近带钢两侧并保持非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对传感器检测并经位移调理器的差值输出,经控制器输出控制电磁铁产生差动磁场来抑制带钢的抖动,满足用户对表面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连铸结晶器振动装置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23052Y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420082329.9

    申请日:2004-08-30

    Inventor: 王泽济 周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铸结晶器振动装置,其可根据工艺需要任意选择合适的振动曲线和振动参数。该装置,包含:基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电磁激振器,其振动元件与连铸结晶器刚性连接;连接在所述基座与连铸结晶器之间的阻尼器;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与连铸结晶器之间的弹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振动装置相比,由于采用电磁激振器作为振动执行部件,因此可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各种振幅与频率的组合,从而显著提高了连铸坯表面的质量。此外,由于无需改变现有连铸结晶器形式即可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应用于新建的连铸生产线,而且还适用于对已有设备的技术改造。

    卸载式电磁纠偏系统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25717Y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20076118.7

    申请日:2009-06-11

    Inventor: 王泽济 张永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带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带材生产时的纠偏系统。一种卸载式电磁纠偏系统,包括外筒转子(1)、环形铁磁体(2)、卸载轴承(3)、电磁铁(4)、定子(5)、支架(6)、位移传感器(7)、计算机控制系统(8)和带材位置检测装置(9),卸载轴承(3)具有调心功能,安装在定子(5)上,位于两组电磁铁(4)的中间,支撑外筒转子(1)。本实用新型将纠偏辊所受的静载荷力和跑偏引起的力矩解耦,纠偏过程中纠偏辊所受静载荷力由卸载轴承承担;电磁铁只负责纠偏,产生纠偏力矩使纠偏辊摆动。这样降低了电磁组件的所需功率和发热量,可以充分发挥电磁驱动响应速度快的优势,实现快速纠偏,在冷连轧、连续退火及镀锌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