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内嵌式墙板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314548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298984.1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内嵌式墙板连接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墙体与钢柱和楼板形成可调式连接,墙体两端各设一个钢柱,底部设楼板,钢柱连接有角钢形成卡槽,并通过卡槽与墙体形成水平方向的可调式连接,墙体底部设滑片组合,并通过滑片组合与楼板形成可调式连接,滑片组合可在自身高度范围的水平方向上发生错层位移,墙体与钢柱形成限位滑动连接,以实现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微调;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具有一定的柔性变形能力,有很好的随动性,能适应结构的实际变形,抗震性能好,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并可通过拓展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适用范围广,适用性好,节点安装快捷,易于调整,施工方便。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一体板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885036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194599.9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一体板固定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L型的支撑板与ALC墙板连接固定,并向ALC墙板外侧伸出,连接板贴设于支撑板顶部,其连接立板位于支撑板外侧;保温装饰一体板的上部板架设于支撑板和连接板顶部,贴设于ALC墙板外侧,下部板通过连接螺丝与支撑板和连接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成对设置有连接立板朝上及朝下的连接板,朝上及朝下的连接立板分别与上部前面板底部的上部槽口及下部前面板顶部的下部槽口配合卡接,连接板的连接平板通过连接螺丝与支撑板的支撑平板和下部保温层连接固定,支撑板的支撑立板与ALC墙板连接固定,实现保温装饰一体板与ALC墙板的连接固定,结构稳定性好、抗性高,施工精度高。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一体板防水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4834287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293870.4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一体板防水构造,包括基墙,基墙外侧设有保温装饰一体板,保温装饰一体板包括上部一体板和下部一体板,上部一体板和下部一体板之间留有安装间隙,安装间隙中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延伸的主体部,主体部位于安装间隙中且与下部一体板固定连接,主体部的内端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一竖直部,第一竖直部贴覆在基墙外侧且与基墙固定连接,主体部的外端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竖直部、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三竖直部,第二竖直部向上嵌入至上部一体板中,第三竖直部向下嵌入至下部一体板中,安装间隙的外端通过密封部件密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实现了保温装饰一体板与基墙的稳固连接以及有效防水。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一体板排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833605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293841.8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一体板排气装置,包括基墙,基墙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装饰一体板,保温装饰一体板外侧在十字形拼缝中心位置设置有单向透气阀,在十字形拼缝外端位于单向透气阀周围的部位填充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基墙与保温装饰一体板之间的水汽的及时排出。

    一种用于装配式叠合板、墙板模具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362774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20008526.5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叠合板、墙板模具的固定装置,涉及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固定装置包括断面呈门型结构的压紧固定结构,压紧固定结构一端压紧设于翻边结构上,并紧抵模具外侧面,另一端底部设杆状结构的平衡支撑,其顶部沿垂直于模具侧壁方向设长孔;模台上固设底部螺母,螺柱穿过长孔设置,其底端与底部螺母配合连接,顶部螺母由螺柱顶部与其螺纹配合连接,并压紧于压紧固定结构顶部。本实用新型压紧固定结构通过螺柱、顶部螺母和底部螺母的配合连接,压紧模具的翻边结构,通过压力和摩擦力实现了模具的限位固定,保障了浇筑混凝土以及混凝土振捣时模具与模台的相对固定,大大减小了模具的侧向位移和变形,提高了预制件的精准度。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式墙板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210117839U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20878754.5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式墙板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两个上限位板、两个下承托板,通过两个下承托板将外挂式墙板底部与下层钢梁相连接,通过两个上限位板将外挂式墙板顶部与上层钢梁相连接,下承托板包括一个水平的承托基板和一个竖直的安装板,承托基板的内段搭接固定在下层钢梁的顶部,承托基板的外段与外挂式墙板的底部相搭接,安装板位于外挂式墙板内侧并与外挂式墙板内侧相固定连接;上限位板为由外限位段、过渡段、内限位段组成的三段式结构,内限位段搭接固定在上层钢梁的顶部,外限位段搭接固定在外挂式墙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实现了外挂式墙板连接可靠的同时保证了施工便捷。

    一种装配式建筑壁式框架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369040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2169396.9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壁式框架支撑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两个框架梁位于两个壁式框架柱之间,框架梁两端分别与两个壁式框架柱连接,两个框架梁与两个壁式框架柱在两个壁式框架柱之间构成方框结构;钢管内沿长度向设与其固连的各钢筋桁架,并填充自密实混凝土,构成壁式框架柱;两个斜支撑于方框结构内交叉设置,斜支撑的两端分别与方框结构的两个拐角连接。本实用新型壁式框架柱整体呈壁面式结构,不会引起露梁露柱的问题,避免露梁露柱导致的室内布置、装修难度上升、成本增加,居住舒适性下降;大大提高了钢结构的侧向刚度,提高了抵抗水平地震剪力的能力;有利于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流通,确保浇注施工质量。

    一种用于叠合板的套管安装稳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082997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769303.X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叠合板的套管安装稳定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定位螺栓固连于钢平台上,预埋管设于定位螺栓外部,旋紧螺杆底端与定位螺栓紧固连接,压管钢片固连于旋紧螺杆中部,压紧于预埋管顶部;定位螺栓焊接于钢平台上,压管钢片与旋紧螺杆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片钢管和钢平台的挤压来使预埋管保持稳定,以保证预留孔洞的尺寸准确,进而保障施工质量;旋紧螺杆可调节,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预埋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操作便捷、施工简单、稳定效果好,施工材料可重复使用。

    一种装配式建筑无梁楼盖的应力扩散贯通式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08267199U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20844567.0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无梁楼盖的应力扩散贯通式节点,涉及无梁楼盖技术领域,应力扩散劲板与方钢管柱固连,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四个均布设置的H型钢牛腿,H型钢牛腿之间垂直连接立板;钢梁的上、下翼缘分别与对应的一组H型钢牛腿连接,腹板与对应的立板连接;预制叠合板设于钢梁的下翼缘上,各穿梁负筋穿过等间距设置于腹板上的各长椭圆孔并固定。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方钢管柱在节点区域断开为三段,于两个断开处各设一个应力扩散劲板,并将H型钢牛腿上、下翼缘及腹板分别与两个应力扩散劲板的连接部及立板连接,相较于传统的在方钢管柱上焊接连接部连接钢梁的结构,实现了应力的分散,结构受力性能优越,连接可靠,抗震性能好。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ALC墙板窗框固定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548553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1194598.4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ALC墙板窗框固定构造,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三条扁铁分别沿窗洞的两侧沿和顶沿通长铺设,角铁位于扁铁之间的衔接处,与扁铁连接固定;窗框上沿周向外侧设各向其前侧弯折伸出的连接卡片,底部垫设钢管,各连接卡片与ALC墙板连接固定;窗框与ALC墙板的间隙以发泡剂填充成型发泡剂结构。本实用新型于窗洞的两侧沿和顶沿通长铺设扁铁,并于窗洞顶部的拐角位置设置角铁,再将窗框通过其外周设置的各连接卡片与扁铁连接固定,不仅实现了窗框于窗洞内的稳固安装,扁铁和角铁还能分别提高ALC墙板于窗洞位置的线性稳定性和扭转稳定性,整体结构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一定程度克服了ALC墙板本身强度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