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制备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80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80098700.2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单体的装置。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为中空形状且具有开口;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绝缘件,所述端盖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的开口且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端盖插入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具有端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端面与所述端盖的插入方向基本垂直,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端面的周边分布,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相对,所述内壁面与所述端盖的插入方向基本平行,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一侧面相交并形成第一棱边,所述绝缘件连接于所述端面,所述绝缘件沿第一方向向所述内壁面延伸以超出所述第一棱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强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668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80096087.0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及系统。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路组件和端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设于壳体内。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极耳。极耳从主体部的端部朝开口延伸。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具有涂覆区和未涂覆区。电极组件上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涂覆区对应的部分为主体部。第一极片或第二极片的未涂覆区形成极耳。隔膜用于隔离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端盖组件用于封闭开口。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第一绝缘件。端盖覆盖开口并连接于壳体。第一绝缘件设于端盖靠近壳体内部的一侧。第一绝缘件具有凹部。极耳容纳于凹部内。凹部的至少部分内壁环绕极耳外周设置。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855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1613.7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包括主体和连接于主体且朝远离端子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主体与第一固定件接合,第一连接部与顶盖板接合。能够实现简化顶盖组件的结构,增加极柱与顶盖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顶盖组件的密封性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目的。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6312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0613101.4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并且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顶盖板相连接且包括主体部,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彼此隔开;其中,第一固定件和主体部中的一者设有嵌接孔,另一者设有嵌入嵌接孔内的嵌入部。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组件所包括的端子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牢固地固定于顶盖板上,避免端子板与顶盖板发生分离,从而提升二次电池的结构安全性。

    二次电池顶盖组件、二次电池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428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1810051374.4

    申请日:2018-01-18

    Inventor: 邢承友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二次电池及汽车。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电极端子和短路构件,所述短路构件包括翻转片和设置于所述翻转片上方的导电片,所述翻转片与所述顶盖片连接,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其中,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部和相对所述本体部上扬设置的凸沿,所述导电片设有气孔,所述凸沿设置于所述气孔的边缘并环绕所述气孔,所述气孔的内壁包括弧形平滑过渡段。当气体从气孔中泄出时,弧形平滑过渡段可以保证气体泄出时的顺畅性,以加速气体在气孔中的流通速度,从而避免气体滞留在气孔内,提高翻转片的灵敏度,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54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1483.7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的电极组件、设置于外壳的电极引出件以及,用于电连接电极组件和电极引出件的集流构件,集流构件包括第一集流部、第二集流部以及第一连接机构,第一集流部用于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第二集流部用于与电极引出件电连接,第一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集流部和第二集流部,第一集流部相对于第二集流部弯折设置,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弯折处。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单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或避免集流构件弯折处易发生断裂。

    用于动力电池的第二绝缘件、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1553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711244219.6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第二绝缘件、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汽车。第二绝缘件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翻转片过孔,所述翻转片过孔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二绝缘件;导气孔,所述导气孔沿所述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二绝缘件;上导气槽,所述上导气槽凹设于所述上表面;和下导气槽,所述下导气槽凹设于所述下表面,其中,所述翻转片过孔通过所述上导气槽、所述导气孔与所述下导气槽连通,且所述下导气槽延伸到所述第二绝缘件的边缘。本申请在翻转片翻转时,挤压翻转空间内的气体,翻转空间内的气体经上导气槽、导气孔、下导气槽到达第二绝缘件的边缘,进而将气体排到动力电池的外部,降低翻转空间内的压强,使翻转片顺利翻转。

    端盖组件、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48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06334.5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第一电极端子、第二电极端子、连接件以及泄压机构。第一电极端子安装于端盖;第二电极端子安装于端盖。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连接件位于端盖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泄压机构设置于端盖,泄压机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电极端子与第二电极端子之间,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电池单体的内部的压力。这种结构的端盖组件有效利用端盖在第一电极端子与第二电极端子之间的空间,泄压机构的排布更为合理,可设置更大尺寸的泄压机构。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38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80072798.9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端盖。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耳。壳体具有开口,壳体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端盖包括盖本体和第一凸部,盖本体用于与壳体连接并盖合开口,第一凸部从盖本体的内表面沿面向电极组件的方向凸出,并与第一极耳相抵。端盖上设有注液孔,注液孔位于第一凸部的外周面的内侧。第一凸部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与注液孔连通且贯穿外周面,导流通道用于供至少部分电解液流动至外周面以外。通过注液孔向电池单体内部注入电解液的过程中,电解液能够通过导流通道侧向流动至第一凸部的外周面以外,可有效提高注液效率。

    端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装置、注液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6534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80063127.1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一种端盖组件(40)、二次电池(30)、电池模块(20)、装置、注液方法及注液装置。端盖组件(40)用于二次电池(30),其包括:端盖(50),设有用于注入电解液的通孔(50a),端盖(50)具有连接部(51)。密封组件(60),用于密封通孔(50a)。锁固件(70),被配置为沿通孔(50a)的径向相对于连接部(51)可移动,以用于实现锁固件(70)与连接部(51)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在锁定状态时,锁固件(70)抵压密封组件(60)以限制端盖(50)与密封组件(60)分离。在解锁状态时,端盖(50)与密封组件(60)可分离,以允许从通孔(50a)注入电解液。二次电池(30)在完成组装后,也可以再次补充电解液,有效延长二次电池(30)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