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216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1284603.9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劲彬 , 夏天 , 陈隽 , 方华亮 , 黄硕 , 王海鸣 , 胡傲 , 宋璇坤 , 韩柳 , 谷松林 , 张籍 , 王成智 , 全江涛 , 白尧 , 段中平 , 冯英 , 李德阁 , 刘亚辉
IPC: G06F16/215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隔离断路器缺陷库评估的数据重构方法,将传统断路器与集成式隔离断路器各部件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两者相同的部件和不同的部件,对于相同的部件,直接将传统变电站中的缺陷数据写入集成式隔离断路器缺陷库,对于不同的部件,分析集成式隔离断路器这些部件的改进点,剔除由改进消除的缺陷数据,将其余的缺陷数据写入集成式隔离断路器缺陷库。考虑集成式隔离断路器的整体改进优势,将得到缺陷数据进行优化,得到更接近实际情况的集成式隔离断路器缺陷库。经过本发明的数据重构后,数据偏离较小,所得集成式隔离断路器缺陷库更加接近实际情况,解决集成式隔离断路器数据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574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1175326.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跟踪支架的加入反射器结构的双面太阳能电池支架面板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基于双面电池正反两面都可发电的性能,以及光学原理,提供了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跟踪支架的面板结构设计方法。包括:(1)分析所设计支架面板大体结构以及当地经纬度、日照和气候情况;(2)确定双面电池尺寸数据,以及与支架面板框架之间的距离,设计双面电池左右两旁两个反射器的初始尺寸和倾斜角度;(3)考虑到太阳直射光线与双面电池的夹角变化,为两个反射器设计一定的尺寸裕度,最后确定整个支架面板的尺寸数据。电池接收的辐射量。本发明可以灵活地根据当地环境、双面电池的尺寸等设计出支架面板整体结构,能显著提高双面电池接收的辐射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6362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54372.3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隔离断路器对电网影响的在线风险评估方法,结合智能隔离断路器内部各组成部分数据、当前电网运行状态数据、电网风险数据、环境数据得到智能隔离断路器的马尔科夫瞬时状态概率模型,构造状态分布曲线,采用拉丁超立方算法对状态概率模型抽样获得智能隔离断路器的状态,并采用Cholesky分解对矩阵重新排列,降低初始采样的相关性。使用以切负荷最小为目标函数的OPF算法,计算发生故障后切负荷的最小值以及风险指标。针对智能隔离断路器内部发生不同故障,通过计算灵敏度得到不同部件故障对电网风险程度影响的大小,为差异性运维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26902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08137.7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源荷对等式电能交互方法,本发明分析了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特点,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基于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地理分布位置及源荷特性,将该局部电网节点划分为源、荷节点,一定程度上实现源与荷的集成,源多点汇集,一起为负荷供电,以集成节点形式参与互动。源荷以信息平台为数据通信共享基础,实现相互感知,在局部范围内对等式互动交易,能够较好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实现就地、即时消纳,避免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通过电网外送造成更大损耗,缓解电网传输压力,快速促成源荷交易并实现动态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76337.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户用光伏发电控制维护的自助式事件数据库,户用光伏业主在使用该事件数据库后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自助式维护。事件数据库包含业主信息、各个设备的历史故障数据、光伏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常见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案。该数据库作为一个对设备数据处理的平台,每隔10分钟会收到自助式户用光伏发电控制维护系统发来的访问请求。事件数据库在接收到请求后会把所需的数据传递给系统。数据库会根据模型所判断的故障、预警类型向业主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随后由业主自行对设备进行维护。业主使用此事件数据库后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异常情况,从而自行对设备进行维护,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72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75293.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将光伏发电装置与智能小车结合,利用太阳的方位跟踪实现最大效率的利用太阳能,结合互联网+,实现了智能控制,采用无线传输电能解决了户外接线布线困难的问题,满足了各类户外临时用电的需求。本发明利用智能APP客户端定位,确定较好的发电范围,控制光伏机器人移动到指定位置,打开太阳能电池板,利用三维光敏传感器感知太阳方位,将方位传送到控制端换算出光伏板的旋转角度,并多次移位光伏机器人,将其静止在发电效率最好的位置,光伏板能够跟随太阳光角度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使之保持在最大功率的状态。本发明具有高效率,智能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96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005065.X
申请日:2015-01-06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PFC的特高压电网互动式潮流控制方法,应用RPFC潮流控制装置实现电网大范围内的大容量潮流转移,包括步骤:步骤1,获得重载线路和轻载线路;步骤2,根据重载线路与轻载线路进行RPFC布点;步骤3,步骤3,构建RPFC潮流控制模型;步骤4,基于RPFC潮流控制模型,采用RPFC对主要控制节点进行潮流控制。本发明从电网中各区域间关联性入手,基于电网网架结构体系,考虑了电网局部间的互动并兼顾电网整体潮流均衡性;同时还可根据电网中负荷需求进行局部的按需潮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92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29885.2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复合热力融冰配合方法,采用负荷转移融冰法、直流电流融冰法、吸收辐射型涂料融冰法三种方法自适应配合从而达到最优融冰效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融冰配合方案的初始配置参数;步骤2:根据触发条件和上述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融冰方法的分配设置。本发明的自适应的覆冰配合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融冰需求判决标准提高了控制的范围。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融冰方法的融冰效果,减少浪费,抑制融冰手段直接的均比。
-
公开(公告)号:CN202838008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525749.4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当前小区用电存在着电器使用时段的随意性、无序性,导致整体用电的不经济、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小区用电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与其分别连接的智能采集终端,用户终端,控制系统;用户终端包括用电数据信息采集模块和用户设置模块;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执行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测小区整体用电状态及动态转移情况,通过价格手段对用户用电进行统一控制,使用基于状态空间转移的优化组合方法,来优化小区的用电空间,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使小区用电整体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202856352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525441.X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用电小区高峰期变压器过载,可能跳闸导致整个小区停电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小区动态轮换切负荷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与其分别连接的变压器数据采集模块,小区用户用电监测模块,小区变压器过载定位模块和小区切负荷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以小区为单位,在用电高峰时对配电网各级变压器的过载情况进行动态判断,并定位过载的小区变压器。本实用新型选取了小区的大功率负荷进行控制,兼顾用户的用电需求,实时调整其用电时段,动态错开其用电顺序,达到削峰的目的,从而避免过载跳闸导致的整体停电事故,达到各个变压器下的用电的局部最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