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339812.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电力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评估方法,根据负荷的灵活性特征,将其分为运行时间灵活性负荷与运行功率灵活性负荷,并建立了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灵活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指标及其评估方法;从而能够有效量化灵活负荷集群的功率爬坡能力,更确切的描述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边界。使得电力系统调度机构获得更全面的灵活负荷集群参数,并提出了考虑功率边界、能量边界与爬坡能力的灵活负荷集群优化调度方法。灵活爬坡能力指标的引入,可以减小调度机构的优化调度结果与负荷集群实际运行功率曲线间的偏差,整体有利于电力系统更高效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050924.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次利用电池的部分功率柔性成组系统,将一定数量的串联单体电池组成与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输入侧并联构成电池储能单元,再将若干个电池储能单元输入侧串联得到输入端口;DC/DC变换器输出侧与H桥串联,使H桥输出侧并联得到输出端口,将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串联构成具有公共直流母线的部分功率柔性成组系统。该系统不仅提升了电池包电压等级和容量,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能量变换效率和动作响应速度。电池包与直流母线间完全隔离,大大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池包出现故障可自动隔离,且隔离之后系统会进行相应补偿。采用三环控制策略提高了退役动力电池利用率,缓解了短板效应带来的问题,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9812.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电力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评估方法,根据负荷的灵活性特征,将其分为运行时间灵活性负荷与运行功率灵活性负荷,并建立了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灵活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指标及其评估方法;从而能够有效量化灵活负荷集群的功率爬坡能力,更确切的描述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边界。使得电力系统调度机构获得更全面的灵活负荷集群参数,并提出了考虑功率边界、能量边界与爬坡能力的灵活负荷集群优化调度方法。灵活爬坡能力指标的引入,可以减小调度机构的优化调度结果与负荷集群实际运行功率曲线间的偏差,整体有利于电力系统更高效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79144.8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节点无线测温装置,涉及无线测温领域,包括无线测温仪以及支架,所述无线测温仪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还包括驱动所述无线测温仪在多个测温点间依次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提供的电网节点无线测温装置,将无线测温仪滑动设置于支架上,然后将需要测温的连接节点均匀布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无线测温仪移动,以使得无线测温仪的测量端会经过每一个连接节点,从而可以实现单个无线测温仪对多个节点依次测温的效果,节省了无线测温仪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79764.1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运行自动检测装置,涉及自动检测领域,包括基座以及转动设置与基座上的无线测温仪,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无线测温仪转动的动力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无线测温仪移动的传动组件。本发明提供的电网运行自动检测装置,在基座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当需要对设备后方的区域测温时,通过动力组件带动无线测温仪在基座内转动,在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启动传动组件,从而使得无线测温仪以及基座移动,以避让设备的正对面,进而可以对设备后方的区域进行测温。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879144.8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节点无线测温装置,涉及无线测温领域,包括无线测温仪以及支架,所述无线测温仪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还包括驱动所述无线测温仪在多个测温点间依次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提供的电网节点无线测温装置,将无线测温仪滑动设置于支架上,然后将需要测温的连接节点均匀布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无线测温仪移动,以使得无线测温仪的测量端会经过每一个连接节点,从而可以实现单个无线测温仪对多个节点依次测温的效果,节省了无线测温仪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99172.1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46 , H02J3/32 , H02J3/00 , B60L53/30 , B60L53/51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储充一体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以建设运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对光储充一体站容量优化配置,获得光储充一体站的储能系统容量,约束条件包括基于机会约束的功率平衡约束,所述机会约束考虑光伏出力和充电负荷预测的偏差因子。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光伏出力及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功率的随机性,实现光储充一体站容量的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11699.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是一种配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对可再生能源的出力历史数据进行特性分析,提取场景特性指标,形成对应历史数据集A1和对应场景特性指标集A2;采用K‑means++对场景特性指标进行聚类,获取聚类中心场景特性指标集A3及相应概率;利用所述历史数据集A1和场景特性指标集A2对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聚类中心场景特性指标集A3带入已训练好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之中,生成相应场景;针对所述生成的场景,基于优化模型,计算每个场景下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接入容量与位置;根据各场景下配电网接纳能力与场景概率,加权平均得到最终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对配电网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评估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91582.8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经柔性直流并网的协同有功恢复控制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具体过程为:电网故障清除后,陆上换流站采用自适应直流电压控制策略,海上风电机组采用自适应两阶段有功恢复控制策略;在恢复初期快速提升风电功率和释放直流电容储能向电网提供惯量支持,抑制频率跌落速率;此后风电功率转变为速率限制恢复模式以保护机组设备安全,同时直流线路电压通过自适应调节抑制其暂态过冲;两种策略的结合有效实现了风电场经柔性直流并网的故障后协同恢复。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方法不能同时改善频率跌落水平和防止直流线路电压越限的问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经柔直并网的联合故障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0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16020.0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负荷挖掘和LSTM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对获取的历史负荷数据集分为测试集和训练集;构建一新矩阵,采用改进FCM的聚类方法进行聚类,构建出K*个子集;分别构建K*个基于改进LSTM的负荷预测器;并搭建改进的周期增强LSTM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所述改进的周期增强LST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训练的所述周期增强LSTM神经网络模型、根据待测日前一天的负荷曲线以及待测日的气象数据以及确定的预测期得到预测值。本发明针对电力负荷数据的复杂特性,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结合聚类和深度学习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提出周期性增强LSTM神经网络,利用前一天信息实现了对后一天负荷的准确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