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索密钥和选择算法的加解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3091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410717255.X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检索密钥和选择算法的加解密方法,包括步骤一、生成加密对象所使用的密钥库;步骤二、提取被加密对象的数据特征,得到经过处理后的数据首字节;步骤三、依据提取的数据特征自动检索密钥库;步骤四、依据数据特性选择加密算法;步骤五、依据不同的加密场景自定义增订扩充方案;步骤六、对被加密对象进行加解密运算。本发明在现行加密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密钥库替代传统的单一密钥,增强了密钥管理的安全性,依据数据特征选取密钥,并选择适当的加密算法发挥最佳的加密性能,能够支持增订扩充方案以满足特定的加密场景,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场景。

    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及接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3022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77552.1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及接入设备。其中,数据分流的方法包括:对入口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用于分流的至少一个信息元组,对至少一个信息元组进行第一次哈希变换,使得属于同一等价信息组的信息元组的哈希值相同,同一等价信息组为按照预定规则划分的信息组,对第一次哈希变换后的信息元组进行第二次哈希变换,得到组合哈希值,以根据组合哈希值将入口数据均匀的分到出端口输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对信令或其他具有多宿特征的数据的分流,并且能确保分流后的信令或其他多宿特征数据保持事务完整性。

    基于数据压缩的支撑向量机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358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57157.6

    申请日:201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462 G06K9/62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压缩的支撑向量机建模方法,其技术特点是包括:采用等距抽样方法对建模数据进行抽样;对建模数据进行压缩;对聚类特征树的叶子节点下的每一簇数据,计算其边界,取最有可能成为支撑向量的边界点作为支撑向量机的建模数据;建立支撑向量机模型:根据建模数据利用支撑向量机方法,建立支撑向量机模型。本发明采用预抽样策略、数据压缩技术、增量抽样策略等,在尽量不降低算法准确率的情况下,大幅降低支撑向量机建模样本数,从而大幅提高支撑向量机建模速度,降低内存消耗,从而使得支撑向量机技术能够在大数据分析场景中应用,弥补大数据分析中神经网络、贝叶斯等方法预测准确率较低的缺陷。

    一种会话对准转发系统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348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01621.8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话对准转发系统,与路由器以及异地会话对准转发系统相连,该系统包括:串接设备、会话对准转发设备以及服务器。串接设备将路由器中的本地数据报文引入对准转发设备;对准转发设备判断接收到的本地数据报文是否被异地会话对准转发系统处理过,如果是被异地会话对准转发系统处理过的本地数据,根据地域标识表将报文发送给与该报文中的地域标识相对应的异地会话对准转发系统,如果不是,就将报文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判断报文是否被自身处理过,将处理过的报文进行还原,将未处理的报文加上地域标识。本发明能有效的解决部分特定安全分析业务数据流量不能在同一服务器处理的多地对准问题。

    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QoS流资源预分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68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40009.2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网络资源调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QoS流资源预分配方法,本发明针对基站在多业务场景下使用传统调度算法,无法保证QoS流之间的公平性和性能隔离的问题;采用基于流量预测的QoS流资源预分配方法,能够提高QoS流之间的公平性,保证QoS流之间的性能隔离;将调度系统的数据分组服务过程建模为排队系统,构建了以最小化分组平均时延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并利用强化学习求解该离散空间下的组合优化问题;利用XGBoost对流量进行预测,缓解了资源预分配的时效性问题;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多层阴极界面层协同改性实现的柔性双模OPD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5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8521.0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层阴极界面层协同改性实现的柔性双模OPD及方法,包括柔性透明衬底、柔性透明电极、第一阴极修饰层、第二阴极修饰层、活性层、阳极修饰层以及金属电极。本发明通过对阴极界面层进行精细调控,使OPD在反向和正向偏置下,分别以光伏(PV)和光电倍增(PM)模式工作。引入第一阴极修饰层用于降低电极功函数,优化器件的能级排列,从而在反向偏置下获得优异的PV性能;同时引入具有丰富陷阱态的第二阴极修饰层(量子点)用于捕获光生空穴,导致能带弯曲从而在正向偏置下实现PM效应。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双模OPD不仅可以同时适应于强光和弱光的探测,而且为柔性光电器件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一种兰姆波阵列器件及其大气环境微粒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0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24210.4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兰姆波阵列器件及其大气环境微粒检测方法,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兰姆波阵列器件由多个具有负温度系数的兰姆波单元器件构成,各兰姆波单元器件上设有独立的加热器。方法包括先将各兰姆波单元器件分别加热至对应待测微粒的预热温度,预热温度略低于待测微粒的熔点温度;再对待测大气环境进行采样;最后对各兰姆波单元器件进行窄幅温度扫描,并依据温度扫描谱中有无反向小峰判定各单元器件是否检测到了对应微粒。本发明的传感器阵列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微粒,并且各单元器件在工作时温度的扫描范围局限于目标微粒熔点上下不超过10℃的范围之内,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加快了检测进程,还能够提升微粒定性识别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