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安全隔离的异构系统数据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976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0268.7

    申请日:2015-0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安全隔离的异构系统数据同步方法,该异构系统包括内网和外网,所述内网和外网分别设置一台数据交换服务器,所述内网与外网之间设置隔离装置,该异构系统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触发器;源数据实时跟踪;同步文件生成;数据库同步。本发明内网数据可以通过安全隔离装置自动同步到外网,无需人工干涉,运行稳定、可靠;大幅减轻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当内网系统数据发生变化时,无需运行人员通过数据交换系统的维护模块将数据传输到外网,避免造成数据漏传引起的内、外网数据不一致;本发明设计方法也为其它类似系统数据交换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一种云环境下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节点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662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0116556.6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节点选择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可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候选节点,同时用户提出资源需求并表示为一个用户节点,采用谱聚类算法将候选节点和用户节点进行聚类,得到一组小集群和离群点;步骤2,在用户所处的小集群中,采用稳定婚姻模型进行节点匹配,选择符合用户需求的多个节点作为资源提供者;步骤3,根据集群内的已出售资源,计算各提供者的牺牲百分比;步骤4,在离群点中,根据各提供者的牺牲百分比,采用稳定婚姻模型进行节点匹配,选择匹配的节点作为提供者的后备转移节点,作为提供者发生意外宕机时的后备保障。最终得到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普通节点和后备转移节点。

    一种云环境下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节点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662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16556.6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节点选择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可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候选节点,同时用户提出资源需求并表示为一个用户节点,采用谱聚类算法将候选节点和用户节点进行聚类,得到一组小集群和离群点;步骤2,在用户所处的小集群中,采用稳定婚姻模型进行节点匹配,选择符合用户需求的多个节点作为资源提供者;步骤3,根据集群内的已出售资源,计算各提供者的牺牲百分比;步骤4,在离群点中,根据各提供者的牺牲百分比,采用稳定婚姻模型进行节点匹配,选择匹配的节点作为提供者的后备转移节点,作为提供者发生意外宕机时的后备保障。最终得到用于实时协同计算的普通节点和后备转移节点。

    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CIM模型拓扑实时规约与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857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36537.2

    申请日:201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CIM模型拓扑实时规约与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实时获取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和能量管理系统EMS的数据。二、根据实时获取的数据,建立关键设备节点的可信集合U和不可信集合V。三、计算各个关键设备节点的隶属度值。四、对各个关键设备节点的隶属度值进行修正。五、根据可信集合U和不可信集合V,重新组织CIM模型。本发明既能解决电网拓扑CIM结构与实时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偏差问题,消除实时处理的电网拓扑合并后存在错误的情况;又能根据各类数据间关系进行较好地模糊推理,得到一个更为接近真实电网的基础数据来源,便于对电网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省地县一体化电能量综合数据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34165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7726.9

    申请日:2014-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Y04S10/545 Y04S50/00

    Abstract: 省地县一体化电能量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省公司电能量数据平台和地县公司电能量数据平台,所述省公司电能量数据平台和地县公司电能量数据平台上均连接有前置功能模块、数据库访问接口模块和与上述平台其对应的SCADA系统,所述前置功能模块上连接有变电站的电能量采集终端和非统调电厂的电能量采集终端。本发明采用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底层为通过对直接采集数据和系统互联数据的加工处理后形成的数据平台,中间层为标准的数据接口,高层以标准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应用模块,新的应用模块可以方便的添加到系统中,实现系统功能的扩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