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STM-ATT-LSTM的海洋表面温度短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0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52424.5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LSTM‑ATT‑LSTM的海洋表面温度短期预测方法,其解决了现有SST预测精度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包括:通过归一化和数据压缩将历史SST数据映射到0~1区间内,生成长期时间序列XT,形状为[L×W,T,1];其中,L×W为区域内所有的点数和,通道数为1;采用LSTM特征编码进行时间特征提取和数据维度转换,以获得输出天数为T'天的特征信息Hi;通过注意力机制重新分配权重,强调SST重要通道上的空间特征;进行LSTM特征解码,输出实际预测的SST。提高了SST信息流的短期依赖关系,增加了SST的预测精度。本申请广泛应用于海洋要素时空预测技术领域。

    基于非相参积累的空气到水跨介质激光通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207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82750.3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相参积累的空气到水跨介质激光通信方法及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跨介质激光通信信噪比低的技术问题;包括:信号发送端获取需传输信息,经串并转换后进行PPM编码;依据编码信号,多束激光器以一定时间间隔输出不同激光焦距的脉冲激光,产生重复的PPM的调制信号以搭载信息,实现激光信号的编码传输;每束脉冲激光分为两束,一束用于能量监测,另一束垂直入射到水气交界面产生热膨胀效应,脉冲激光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在水下向各个方向传播;信号接收端接收声信号并转为电信号,后经非相参积累获得原始的PPM调制信号;对获得的原始PPM调制信号进行相干解调,获取传输信息。本申请广泛应用于跨介质通信技术领域。

    基于线性-非线性机制的空气到水跨介质激光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283257U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21101989.0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非线性机制的空气到水跨介质激光通信装置,其属于跨介质通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信号发送机构和信号接收机构,信号发送机构设置在空中平台,信号接收机构设置在水下空间,信号发送机构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均与信号调制模块连接,信号调制模块控制两台激光器发射激光束,两个激光器的输出端与分束设备相连,分束设备将激光器输出的光束分为两束,其中第一束输出进入能量监测模块,第二束垂直入射到水气交界面;信号接收机构包括信号处理模块、数据采集设备及水听器,本申请提高了空气到水跨介质通信的速度、有效性及稳定性,实现可靠高效的水声通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