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旁通除霜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363861Y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20099367.8

    申请日:2009-03-23

    Abstract: 具有旁通除霜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它涉及一种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因结霜而不能正常使用及结霜造成的换热效率下降、排风风量减小的问题。换热器框架与机壳内的顶端固接,换热器安装在换热器框架内,排风风机安装在排风室内,新风风机安装在新风室内,换热器框架上分别设有排风通口、新风通口、第一风道通口和第二风道通口,所述旁通风阀设置在新风进口处且通过合页与机壳铰接,连杆的一端与旁通风阀铰接,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滑块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切换为除霜状态,除霜后,恢复为换热状态,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寒冷地区的冬季因结霜也能正常使用。

    一种通风帽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99891U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20129430.0

    申请日:2010-03-12

    Abstract: 一种通风帽,它涉及一种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通风帽排风能力有限,而且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细横管、锥管、粗横管、立管、挡板和四个支杆,锥管的一端与细横管固接,锥管的另一端与粗横管固接,立管的上端设有弯头,立管与细横管垂直设置,且弯头位于细横管的内腔中,弯头的出口与气流出口方向一致,立管的下端设置在细横管的外部,四个支杆均布在细横管的端面上,且每个支杆的一端与细横管固接,每个支杆的另一端与挡板固接。本实用新型用于住宅竖向排气道顶端出口上。

    双向通风节能窗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202381Y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20090272.5

    申请日:2008-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6B9/264

    Abstract: 双向通风节能窗,它涉及一种通风节能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气流窗存在的气流流动不均匀、交叉逆流换热不充分、工作噪声大、流量不易调节和电机功率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是送风箱(9)和排风箱(10)分别安装在窗框(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所述窗框(4)的外侧的下沿(4-1)上开有室外送风口(12),所述窗框(4)的内侧的上沿(4-2)上开有室内送风口(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二是送风箱(9)和排风箱(10)并列安装在窗框(4)的上端面上,所述窗框(4)的外侧的下沿(4-1)上由下到上依次开有室外排风口(14)和室外送风口(12),所述送风箱(9)的内侧壁上开有室内送风口(11)。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和方案二均具有气流流动均匀、换热充分、工作噪声小、流量易调节和电机功率小等优点。

    具有除霜与旁通送风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07997U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20269594.0

    申请日:2009-10-28

    Abstract: 具有除霜与旁通送风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它涉及一种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在过渡季节中对于运用室外新风的冷量消除室内负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利用的问题。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还包括旁通送风风阀,第五风道口与旁通送风风道相通,隔板的一端设置在机壳的内侧壁上,隔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换热器框架上,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五风道通口处且通过第二合页与换热器框架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挡板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二滑块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固装在隔板的底端面上,电源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回收室内热量、冷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