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65181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10010205.3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处理絮凝剂最佳投量粒度分维测定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的检测方法。它解决了常规水处理投药控制系统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絮凝剂的投加量和最优沉淀出水浊度范围等问题,它通过设置在水厂反应池旁的颗粒计数仪在线检测8个粒径通道的絮凝水样颗粒数检测值,根据各通道所代表的粒径范围上限值D和各通道颗粒粒度分布函数P的自然对数进行直线拟和求得粒度分形维数值Df。Df的最大值对应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对应的沉淀出水浊度为最优沉淀出水浊度。本发明利用简易可行的颗粒计数法来计算絮体的粒度分形维数值Df,将其作为预测沉淀出水浊度变化的实时监测指标,可及时有效测定絮凝剂的最佳投量,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滞后时间,避免水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0375721C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10009664.X
申请日:2006-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处理絮凝剂投量粒度分布在线优化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仅靠定量监测沉后或滤后出水颗粒物总量的方法来指导絮凝剂投量,存在着滞后时间长、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是:在反应池入口处安装在线颗粒计数仪,取反应池入口的水样进行连续检测,在颗粒计数仪上设置在线检测的八个粒径通道,取各通道的检测值N,取各通道的粒径范围变化值ΔD,取各通道的粒径范围下限值D,取任意时刻的粒度分布指数值F减去F0得到粒度分布指数偏差值ΔF。本发明缩短了滞后时间,可增强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可大幅提高水质保证率,延长滤池反冲洗周期,延长滤料寿命,减少污泥量,提高产水率,可节省絮凝剂投量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370474C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10009871.5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中絮体影像分形模式识别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检测方法。为了解决常规絮体形态测定方法无法准确识别絮凝图像中的絮体影像、计算所获得的分形维数可信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是:利用区域偏差值P来选择絮体区域分割阈值T,根据区域灰度标准偏差值B来自动判断絮体区域,最终采用相关系数值R2作为筛选絮体颗粒影像的量化指标。本发明根据水中絮体具有分形特征这一特点,利用表征絮凝灰度图像中絮体影像之间相似分形特征的相关系数值R2作为筛选絮体颗粒影像的量化指标,具有准确度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图像的重要特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为水处理絮凝领域理论研究提供全新的观念、手段,对环境保护和人民卫生健康作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300010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10043881.1
申请日:2004-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IPC: C02F1/52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絮凝投药分形在线检测方法,它属于一种水处理投药检测技术。本发明由CCD摄像机(3)得到的是在线检测投药后工艺水样中的絮体的二维图像,用网格法计算絮体的投影面积S和最大长度L,用絮体的投影面积与最大长度的函数关系即S=kLD来计算絮体的分形维数D;根据表示絮体大小的絮体投影面积S、与絮体形状有关的絮体周长l、与絮体松散程度有关的絮体强度A、絮体的长宽比m这四个与絮体形状有关的特征值得出特征粒径见右下式,最终得出分形因子α=-Dlgφ作为水处理絮凝技药效果的检测依据。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水处理投药系统影响因子众多,不能迅速准确检测絮凝程度、滞后时间长、可使用的絮凝剂种类有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885006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10205.3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处理絮凝剂最佳投量粒度分维测定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的检测方法。它解决了常规水处理投药控制系统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絮凝剂的投加量和最优沉淀出水浊度范围等问题,它通过设置在水厂反应池旁的颗粒计数仪在线检测8个粒径通道的絮凝水样颗粒数检测值,根据各通道所代表的粒径范围上限值D和各通道颗粒粒度分布函数P的自然对数进行直线拟和求得粒度分形维数值Df。Df的最大值对应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对应的沉淀出水浊度为最优沉淀出水浊度。本发明利用简易可行的颗粒计数法来计算絮体的粒度分形维数值Df,将其作为预测沉淀出水浊度变化的实时监测指标,可及时有效测定絮凝剂的最佳投量,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滞后时间,避免水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821110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9664.X
申请日:2006-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处理絮凝剂投量粒度分布在线优化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仅靠定量监测沉后或滤后出水颗粒物总量的方法来指导絮凝剂投量,存在着滞后时间长、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是:在反应池入口处安装在线颗粒计数仪,取反应池入口的水样进行连续检测,在颗粒计数仪上设置在线检测的八个粒径通道,取各通道的检测值N,取各通道的粒径范围变化值ΔD,取各通道的粒径范围下限值D,取任意时刻的粒度分布指数值F减去F0得到粒度分布指数偏差值ΔF。本发明缩短了滞后时间,可增强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可大幅提高水质保证率,延长滤池反冲洗周期,延长滤料寿命,减少污泥量,提高产水率,可节省絮凝剂投量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724409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10179.X
申请日:2005-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效能在线检测方法,公开一种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效能在线检测技术。它解决了多种水质条件下在线检测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效能难的问题,从而做到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的精确投加。它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把一号水中颗粒数量在线检测装置10浸没于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前的流动水体中,二号水中颗粒数量在线检测装置11浸没于所投加的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一至五分钟后流到的位置处;10和11输出的反映单位体积水中颗粒数量多少的标准电压信号分别通过一号模/数转换电路和二号模/数转换电路进行处理后输出投加前颗粒数量值A和投加后颗粒数量值B,A和B分别输入到运算单元15计算B与A的比值α=B/A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621807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44132.0
申请日:2004-1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中絮体形态红外光比率脉动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公开一种水处理絮体形态光学检测技术。本发明透射光检测器6安装在二号透明窗口2内侧,与安装在一号透明窗口1内侧的红外光源5相对设置,散射光检测器7设置在与5相垂直的三号透明窗口3内侧。6与7输出的电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微处理器10,10对散射光强度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其脉动成分有效值,用其平方值除以平均透射光强度数字信号值倒数的自然对数,比率运算结果作为反应水中絮体形态的最终有效数字信号由通讯接口输出。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线检测影响絮凝效果的本质参数——水中絮体形态,其装置具有投资省、效果好、易操作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水处理工艺絮凝剂投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25791.6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G81/02 , C08F120/54 , C08B37/08 , C02F1/56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应用,它涉及一种高分子基絮凝剂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用于脱色絮凝剂使用时,存在脱色效果一般,絮体沉降时间较长以及有时需要与金属盐絮凝剂复合使用的问题。一种壳聚糖基絮凝剂在染料脱色中应用;所述的壳聚糖基絮凝剂为梳状壳聚糖基絮凝剂或链状壳聚糖基絮凝剂。本发明中两种絮凝剂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絮体表现为不同的结构,但由于两种絮凝剂具有一定的疏水性,絮体能迅速从水中分离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降性能较好,脱色效果变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05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57493.6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3/28 , C02F3/02 , C02F101/10
Abstract: 一种基于粉末状镧基吸附剂同步强化生物化学除磷的A/A/O系统。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粉末状镧基吸附剂同步强化生物化学除磷的A/A/O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生物脱氮除磷A/A/O工艺中出水总磷不达标、化学除磷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等问题。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组和沉淀池;在好氧池末端投加镧基吸附剂,形成同步强化生物化学除磷系统。吸附剂不仅能起到对磷酸盐的化学吸附作用,同时,对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也有强化作用,强化了EPS的形成,也增强了聚磷菌的生长。本发明用于污水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