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86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43134.4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属于污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考察了膜面污染物组分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关联性,采用生物处理和膜技术联合工艺,将生物处理、膜技术与膜面污染物吸附截留作用有机耦合,确定并优化了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过程的调控和运行参数,确定了膜面有机污染物对强化去除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所需的最佳浓度,使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率高达93.7%。无需额外投加化学药剂,降低了二次污染,节省了运行管理费用,满足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工艺简洁合理,符合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工业化应用需求,为控制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新技术。

    一体式自养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3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36650.4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自养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方法,属于高氨氮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采用序批式SBR反应器,按质量比为1:3~1:1接种短程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混合后污泥浓度为3000~4000mg/L。采用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控制溶解氧为0.3~0.5mg/L,曝气结束时亚硝酸盐氮积累量为20~30mg/L;每个周期间隔设定三个曝气和缺氧阶段;每个周期设进水,曝气/缺氧反应,搅拌脱气,沉淀,出水,闲置六个阶段。启动过程中,控制溶解氧浓度不变,通过阶段增加曝气阶段时间,减少缺氧阶段时间的方法维持亚硝酸盐氮的供耗平衡,并实现脱氮负荷的快速提升。当反应器中初始氨氮浓度达到300mg/L时,通过缩短缺氧阶段时间的方式维持亚硝酸盐氮的供耗平衡。本发明启动速度快,总氮去除负荷高,运行稳定。

    生物膜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和电泳样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7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3007.9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膜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和电泳样品的制备方法,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生物膜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沉淀物;将该沉淀物与裂解液和苯甲基磺酰氟溶液混合,在冰浴条件下超声裂解,得到样品裂解液;震荡并离心样品裂解液,取上清液并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对其进行处理,得到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溶解液溶解蛋白质样品,依次进行超声、涡旋振荡和离心,取上清液得到电泳样品;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了含有多种去垢剂的裂解液并结合冰浴超声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破壁,同时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纯蛋白质,不仅能有效地提取生物膜样品中的全蛋白,还能降低腐殖质对蛋白质的掩蔽作用,使电泳的分析结果清晰。

    一种优化微生物生态位强化脱氮菌协同处理含氮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191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30445.9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王亚宜 王彤 汪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优化微生物生态位强化脱氮菌协同处理含氮废水的方法,包括S1废水的预处理,S2自养脱氮反应器的构建,S3将含氮废水泵入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废水中的硫化物使厌氧氨氧化功能菌在颗粒中占据优势生态位,同时使硫自养反硝化功能菌在絮体中占据优势生态位;厌氧氨氧菌颗粒与硫自养反硝化菌絮体的有效合作保证了自养脱氮工艺的高效运行,大幅提升了自养脱氮体系总氮去除效能与环境耐受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促进污泥颗粒化的同时实现了多脱氮功能菌较好的耦合效果,有助于自养脱氮工艺抵抗环境冲击,进一步推动自养脱氮工艺在处理复杂废水中的应用。

    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5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34274.3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二进水调蓄池,其进水口所进的水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进水和出水相混而成的混合液;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其进水口与第二进水调蓄池相连通;回流泵,其一端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上清液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进水口相连通,以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原有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出水及进水进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育,成本低廉。

    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50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47070.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第一步,利用竹子制备生物炭;第二步,制备改性生物炭;第三步,取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于反应器中,向反应器内投加改性生物炭。使用本发明的添加改性生物炭促进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快速颗粒化的方法可在提高厌氧氨氧化体系脱氮活性及稳定性的同时,快速实现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的颗粒化,并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相对丰度,对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育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原位快速强化自养脱氮工艺中总氮去除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0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50266.3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王亚宜 王彤 汪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快速强化自养脱氮工艺中总氮去除性能的方法,方法为:将厌氧氨氧化污泥置于厌氧的反应器中,调节反应器内的pH、温度、NH4+‑N浓度和NO2‑‑N浓度后,加入硫化钠,在反应器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同时诱导硫自养反硝化反应,以去除反应中的总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不通过自养反硝化污泥驯化的前提下,在自养脱氮工艺进水中直接投加硫化钠可显著提高反应体系内总氮的去除效率,简化了实验步骤的同时也提高了总氮去除率。适用于自养脱氮工艺出水高浓度硝酸盐的快速去除,当进水硫化钠投加50mg S2‑/L时,总氮去除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可达95.5%。

    一种利用铁矿物强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7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16809.8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铁矿物强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铁矿物强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向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加入铁矿物,铁矿物可以作为厌氧氨氧化菌附着生长的载体,促进带负电荷的厌氧氨氧化菌的聚集,激活厌氧氨氧化菌群与颗粒形成相关的鞭毛组装与细菌趋化通路,平均粒径提升一倍以上,可达2.2mm,成功获得颗粒化程度更高、疏水性更强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同时,铁矿物中的二价铁和三价铁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与增殖,提高其代谢活性,进一步提升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一种实现亚硝化工艺中生物膜快速增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44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147046.9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亚硝化工艺中生物膜快速增长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将氨氮废水输入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在连续曝气条件下,对氨氮废水进行亚硝化处理;氨氮废水中,COD与氨氮的质量浓度比为0.1‑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处理氨氮废水,并优化处理条件,可以实现亚硝化工艺中生物膜的快速生长,达到功能微生物快速富集的目的,此外还可加快生物膜生长更迭的速度,使生物膜保持较高的活力,对于亚硝化工艺的启动和运行都具有较好的工程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