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763365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132010.6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F1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耳部辅助包扎装置,属于医疗辅助用品。弹力带与带夹穿接,弹力带与凹形绷带导向托两端固定连接,前额棉衬与凹形绷带导向托内侧固定连接,凹形绷带导向托上有透气孔,凹形绷带导向托的外表面凹槽上有防串动凸纹,凹形绷带导向托上开有包扎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造价低,一次性使用,无需重复消毒。在包扎过程中,既能保证耳部患位包扎的完整固定,又可保证辅助固定的头部舒适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方便了医务人员对耳部敷料包扎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03736640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14984.1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史莹 , 林巍 , 殷艳玲 , 赵力岩 , 赵书理 , 郭新荣 , 杨薇 , 邹丹 , 朱莹莹 , 万晓雨 , 宫旭影 , 徐胜楠 , 王楠楠 , 丁丽 , 佟喜俊 , 姜勋 , 金箫 , 孙天娇 , 康丽娜 , 李晓英 , 王淑敏 , 李桂英 , 鲁娟 , 刘小梅 , 孙超 , 袁晶 , 张颖 , 闫男 , 潘海燕 , 孟凡晶 , 肖寒 , 宋晨曦 , 刘静静 , 王嘉琪 , 毕波 , 刘晓曦 , 潘文月 , 周越 , 马秀红 , 周海燕 , 马姝 , 李娜 , 郭晓宇 , 赵月
IPC: A61M5/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刺棉盒,由盒体、无菌海绵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为矩形,盒体的内壁四角有限位凸起,矩形的无菌海绵布置在盒体内,限位凸起对无菌海绵限位,无菌海绵上均匀分布有十字孔,十字孔向下垂直深20㎜,每个十字孔间隔为5㎜,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其能将针头帽放置在盒内,在单手回套针头帽时避免针头被污染,也避免双手回套针头引起针刺伤发生,具有耗材小、存放方便、不占空间、方便移动的优点,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732264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048292.5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症卒中后病人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涉及康复锻炼装置领域。该重症卒中后病人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包括手柄,手柄的顶端设置有吸舌器,吸舌器的底端设置有唇肌训练器,吸舌器的两侧外壁安装有按摩刷,唇肌训练器滑动连接在手柄与吸舌器之间。该重症卒中后病人吞咽障碍康复锻炼设备通过设置的吸舌器能够对患者进行锻炼患者舌头力量,同时,能够使两侧外壁的按摩刷锻炼患者口腔的感知能力,将唇肌训练器设置在吸舌器的底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唇肌训练器锻炼唇部活动的灵活性,一体三用,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携带方便的好处。
-
公开(公告)号:CN211935986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323785.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疫防护服消毒用鼓风机,包括风机主体,风机主体的输出端装配有可以卡接防护服外接布制连接管的卡接件,风机主体的空气输入端装配有用于消毒的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卡接件和消毒装置的医用鼓风机,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服的风袋口套接在套管的外表面,随后将一对卡环套接在风袋的外表面,将连接螺栓锁定,然后启动鼓风机,气流从右端吸入,经过过滤体过滤消毒后,经过出风口和套管进入至防护服的内部,将防护服吹动鼓起,进而方便对防护服的外表面进行消毒,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防疫防护服为每日一次性使用,消耗量大的问题,通过鼓风机将防护服鼓起去除死角合理消毒后,便于多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101615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0148367.7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是由插管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插管装置固定设置在固定装置上;使用时,可调节弹性固定带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口含管放入患者口中,然后将经口气管插管插入套管中,到达指定位置后,弹性固定夹中的固定块和第二开口槽相配合,固定块夹紧经口气管插管,使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口中,防止滑动,清理口腔时,打开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方便对口腔清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拆卸、携带方便,使得患者使用时减少对患者面部、口腔粘膜及舌体的压迫和损伤,使得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时能够轻松观察口腔情况,进行口腔分泌物的抽吸。
-
公开(公告)号:CN206809293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20061454.9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B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加热舒适型B超探头,包括护套、步进电机、油室和电加热片,所述护套安装在手柄的上表面,且护套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电缆线,所述手柄的下表面设置有声头外壳,所述声头外壳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声透镜,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手柄的内部上端,所述电缆线、步进电机、振元、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片均与外置控制开关电性连接;该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用可靠,设置有电加热片,在温度低的环境下,可以根据需要,电加热片对声透镜的进行加热,放在孕妇肚子上,孕妇不会感觉到不舒适,并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孕妇肚子表面的温度,进而可以及时对加热温度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6350900U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21480521.2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3B2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术后康复训练拉握力球,包括尼龙外套,所述尼龙外套右侧面缝接有小拇指指端拉力环套,所述小拇指指端拉力环套内侧缝接有小拇指指根固定套;通过在尼龙外套内部设有椭球型橡胶内胆,使得整个拉握力球能更好的吻合人手自热状态下的手型以及使尼龙外套具有弹性变形的效果而指根固定套可以保护手指在拉伸时因椭球型橡胶内胆的恢复力较大时免受拉伤,同时指端环套和指根固定套使得手指可以通过尼龙外套对橡胶内胆进行压迫变形,进而训练手指关节的弯曲灵活度,椭球型橡胶内胆使得整个康复训练变得软化,使得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进行调整,避免了硬性训练造成的二次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08756560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0714321.1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J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道病人用痰液收集装置,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下端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后表面中部铰接有脚踏开启装置,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集痰液装置,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供液装置,本装置通过脚踏开启装置控制圆盘上通孔是否与连接管相连通,实现痰液收集装置开口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避免痰液异味大量散发出去,同时供液装置对痰液进行稀释,方便痰液进入到壳体内部,同时使得壳体内的痰液更容易被处理,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64749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21307959.5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骶骨引流装置,是由仰卧垫、数个伸缩扣、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组成,使用时,根据患者身形和手术位置将伸缩扣调整至合适长度,使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与仰卧垫的距离适中,然后将填充垫从凹槽上取出,之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将外露的引流管放入适当的引流槽内并用卡扣将其固定,随后将患者移动平躺至仰卧垫上并且手术部位应在凹槽的中心位置上,患者也可根据术后情况翻身侧卧在第一侧卧垫或第二侧卧垫上,由于患者患病情况和恢复情况不同,需在医护人员或者是家人的协助下使用,伸缩扣可伸缩,填充垫可拆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有利患者恢复,同时也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34257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062074.7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G1/013 , A61G1/04 , A61B5/0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量血压和脉搏的医用担架,包括伤员固定带、臂带、电子血压计、担架杆和折叠接头,所述担架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担架杆保护套,所述担架杆外部靠近担架面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脚,所述伤员固定带安装在担架面外部靠近支撑脚的右侧位置处,所述折叠接头安装在担架杆的外部中间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设置了臂带和电子血压计,在使用担架运输病人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臂带和电子血压计及时检测出病人的血压和脉搏,以便医生及时分析和稳定病人的病情,避免了传统的担架不具备检测病人血压和脉搏的功能使得病人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救助而导致病情加重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