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类动物皮下传感器植入辅助装置以及植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57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69328.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下传感器植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啮齿类动物皮下传感器植入辅助装置以及植入设备,其中啮齿类动物皮下传感器植入辅助装置包含:粘性贴、装配模块、装配筒、固定限位环与轴向限位模块;粘性贴粘附在动物的植入位置处的皮肤上;装配模块设置在粘性贴上;装配筒可拆卸的设置在装配模块上,装配筒的底端暴露于粘性贴的底部表面,外部的注射器的针头穿过装配筒的内腔进行传感器皮下植入;固定限位环固定套设在外部的注射器的针头上;轴向限位模块设置在装配筒上并与固定限位环相连,用于限制针头的刺入深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现有的注射器针头的最大刺入深度进行限制的缺陷,具有植入成功率高的特点。

    一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假病毒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6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37922.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假病毒的构建方法,先提取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ATCCVR‑648株病毒DNA,进行PCR扩增获得VP2基因,将其连接到pDONR221载体,得到中间载体pDown‑{FPV‑VP2},将其与携带启动子的pUp‑EF1A载体、骨架载体pLV.Des2d.C/EGFP:T2A:Puro重组,得到重组表达质粒,将其进行慢病毒包装,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建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假病毒无复制活性、生物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核酸检测时可用作阳性对照标准品和内控标准品,可应用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研究、抗病毒制剂的筛选和疫苗的研发。

    一种猫杯状病毒假病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0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9595.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猫杯状病毒假病毒的制备方法,先通过PCR扩增获得gp2基因,然后采用BP反应构建得到含有gp2基因序列的入门克隆载体pDown‑{FCV‑gp2},接着采用LR反应将携带启动子的pUp‑EF1A载体、pDown‑{FCV‑gp2}以及pLV.Des2d.C/EGFP:T2A:Puro重组,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LV[Exp]‑EGFP:T2A:Puro‑EF1A>{FCV‑gp2},将其和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即得。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猫杯状病毒假病毒无复制活性,生物安全性高,能够为猫杯状病毒的研究、抗病毒制剂和疫苗评价提供强有力的筛选工具,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小型动物实验用血浆检测仪器

    公开(公告)号:CN1167633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68143.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动物实验用血浆检测仪器,涉及动物血浆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端连接有采血消毒机构,所述采血消毒机构包括转轴支撑管,所述支撑底座顶端放置有转轴支撑管,所述转轴支撑管外侧底端焊接有旋转滑台,所述旋转滑台顶端焊接有若干针筒夹持架,所述针筒夹持架内侧夹持有针筒,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能够对取血装置进行温盐水和消毒液的双重消毒杀菌,随后能够进行风干,能够防止血液因为外界物质介入造成的血液检测错误,能够降低一次性针筒的使用,从而降低塑料的使用,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加环保,同时也能够避免小动物之间交叉感染,从而影响血液的检测结果,同时也能够增加小动物存活率。

    一种Lama3基因点突变的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3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6289.X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ama3基因点突变的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并初步分析了Lama3基因点突变对毛发生长的影响。该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靶点构建:寻找Lama3基因的CDS区,明确外显子部分,确定基因突变位点;(2)获取受精卵,在体外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Cas9mRNA和gRNA以及合成的donor oligo一同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F0代杂合小鼠;(3)将F0代杂合小鼠自交后得到F1代小鼠;(4)F1代小鼠经测序确认获得纯合子点突变小鼠,表明模型构建成功;(5)表型分析显示Lama3基因点突变小鼠出生后第80天出现区域性脱毛。该突变小鼠模型可用于人类毛发异常疾病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为探求疾病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