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摄像头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33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93977.3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摄像头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第一训练数据集,并训练得到人脸活体检测模型;通过源摄像头和目标摄像头进行活体样本对的采集,以根据活体样本对生成第二训练数据集,并根据第二训练数据集进行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以得到风格转移函数模型;通过目标摄像头获取待检测人脸图像,并将待检测人脸图像输入到风格转移函数模型,以及将风格转移后的待检测人脸图像输入到人脸活体检测模型,以得到待检测人脸图像对应的活体检测结果;能够在不对活体检测模型进行重新训练的情况下,保证跨摄像头活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多宿主毫米波中继系统及其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3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85978.4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宿主毫米波中继系统、介质及其接入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基站发送下行扫描波束;毫米波中继在每个下行扫描波束时间间隔内向基站侧发送多个宽波束,以确定最优宽波束,直到生成最优宽波束向量;选每个下行扫描波束对应的最优宽波束对其进行接收,并生成中继同步信号块,以及进行用户侧发送;用户设备接收同步信号块或中继同步信号块,并进行评估,以判断其是否满足需求,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其添加入候选链路组;边缘云服务器选择毫米波通信链路;用户设备通过毫米波通信链路进行通信接入;能够充分发挥毫米波无线通信的定向性及带宽优势,扩大毫米波信号的覆盖范围,实现通过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数据的超高速传输。

    一种网络编码与边缘缓存在链式通信网络的协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147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415895.X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网络编码与边缘缓存在链式通信网络的协作方法,包括:设置包括MEC服务器功能的中继基站RS‑MEC,所述中继基站RS‑MEC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且能与核心网及若干个周边用户无线通信;所述中继基站RS‑MEC收集周边用户通信的潜在需求,分析出适合所述周边用户的潜在需求文件,并将文件需求发送至核心网,再从所述核心网获取后续需要使用的MEC文件并进行存储;在周边用户需要使用MEC文件时所述中继基站RS‑MEC通过网络编码的方式将所述MEC文件和用户通信的数据包一起发送给用户和/或宏基站BS,使得实时的正常通信与所述MEC文件在不增加信道资源的前提下同时进行。本发明方法可以顺利解决MEC提前缓存应用在链式通信网络的资源矛盾和时隙问题,提高网络的运作效率。

    基于网络编码的毫米波与微波混合中继传输协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4376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054246.6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毫米波与微波混合中继传输协助系统,包括:宏基站、中继基站和终端设备;宏基站与中继基站中均包括大规模MIMO毫米波;宏基站的通信方式包括毫米波通信和微波通信;中继基站工作在全双工模式;终端设备从核心网同时下载多个文件过程中,一加密文件从宏基站通过微波通信直接传输至终端设备,从所述宏基站传输至所述中继基站的数据包及从所述中继基站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均采用毫米波传输,且所述数据包进行了网络编码。本发明不仅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隐私性,同时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增加传输的数据量,从而提升终端设备下载文件传输过程的工作效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一种改进LBP和轻量卷积神经网络级联的人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13568.0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LBP和轻量卷积神经网络级联的人脸识别方法,提供:对齐分区局部二值模式初次识别测试单元,APLBP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级联的二次识别测试单元,APLBP识别测试单元,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并行流水线模块加速单元,计算平均识别率单元。将采集的人脸图像划分为主要区域和次要区域,对于人脸图像的主要区域与次要区域,提取中心点LBP像素特征值;通过级联的关系对APLBP识别并提取出的相似图像再加入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二次识别。充分融入了APLBP算法的速度优势和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精度优势,通过对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中耗时大的矩阵乘加运算使用并行模块进行加速,从而达到速度和准确率的双向提升。

    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下行系统的抗干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1840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10238844.4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下行系统的抗干扰方法,步骤如下:1)基站获取所有用户与所有基站的实时信道状态信息CSI;2)下行系统中,基站为发射端,用户为接收端,则在发射端选择与接收端天线数目相等的发射端天线;3)获取被选择的发射端天线与本小区用户及其他小区用户之间的实时信道状态信息CSI;4)获取相邻小区基站相应的预编码矩阵;5)在接收端设置相邻小区接收波束赋形矩阵,获得剩余小区的预编码矩阵。本发明采用贪婪算法进行天线选择,在发射端选择与接收端天线数目相等的发射端天线传送信号,不仅有效的减少了系统的复杂度,而且实现成本大大减少。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1828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10329533.9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本小区负载过载时,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从所述终端中确定待切换边缘终端及其对应的待切换目标小区,根据所述本小区的负载信息及所述待切换目标小区的负载信息,确定所述待切换边缘终端的负载平衡因子,根据所述负载平衡因子,从所述待切换边缘终端中确定进行切换的边缘终端及切换的目标小区,将对所述本小区及所述待切换目标小区的负载影响最大的负载平衡因子对应的待切换边缘终端,切换至所述待切换边缘终端对应的待切换目标小区,通过确定的负载平衡因子,选取进行切换的边缘终端和目标小区的方式,可以在进行负载均衡时,避免切换后的小区出现过载的问题。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导频优化分配联合预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100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1016115.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导频优化分配联合预编码方法,基站将所有导频平均分为两个导频子组,分配给两类小区;获取终端的DOA并且进行小区内的导频分配;终端向所属小区基站发送导频信息,小区基站通过信道估计得到含导频污染的终端的信道信息,根据时分双工的信道互易获取信道信息;通过估计终端的DOA,搜索到终端的DOA,根据DOA对含导频污染的终端的信道信息进行重新计算得到优化的终端的信道信息;选取G个信道质量较好的终端作为用户组中心,计算其他终端与用户组中心的距离,根据距离的大小分配剩余终端,并更新用户组中心,迭代并将所有用户分组;计算用户组的信道的二阶统计量后发送数据。本发明优化信道估计,提升系统性能。

    一种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视频编码帧内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029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68461.3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视频编码帧内预测方法,涉及数字视频通信领域中的视频信息处理。首先利用当前CU的梯度直方图,统计出当前CU的“强边缘”数目和梯度幅值相关的角度预测模式列表并统计出两个健壮的阈值用于CU划分过程;在帧内预测过程中,当当前CU的“强边缘”满足所选的阈值时,可以进行CU深度跳过或CU划分提前终止;在最佳候选模式选择阶段,根据图像纹理情况,直接从上述预测模式列表中选取适当数量的模式作为候选预测模式。通过CU深度和预测模式的裁剪,能有效降低HEVC帧内预测编码复杂度,有助于实现HEVC编码器的实时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