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8603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22311.4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9K11/59 , C01B33/021 , B82Y20/00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9 , B82Y20/00 , B82Y40/00 , C01B33/021
Abstract: 一种高亮蓝绿荧光的水溶性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沸点的水溶性试剂丙三醇为溶剂在常压下利用微波法一步合成,步骤如下:将柠檬酸钠加入到丙三醇中,充分溶解;通入Ar气以除去溶液中的氧气,然后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通入Ar条件下继续搅拌;将溶液转移到微波反应器中,在160-200℃下反应5-15min;将得到硅量子点溶液,加入无水乙醇中,离心,保留上清液;采用透析袋透析上清液,得到纯的硅量子点溶液,冻干,备用。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合成在常压下采用微波法一步实现的,合成过程简便、易操作,合成的水溶性硅量子点具有发射波长长、发光强度高、荧光稳定性好、细胞毒性低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2014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5576.0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荧光型分子印迹探针的制备方法,以碲化镉量子点为荧光元素,对碲化镉量子点进行包硅处理后作为载体,苯基膦酸为替代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印迹和抗原决定基法合成分子印迹探针,步骤如下:制备碲化镉量子点溶液;制备量子点包硅微球;制备以量子点包硅微球为核、分子印迹层为壳的复合材料;制备荧光型分子印迹探针。本发明的优点是:该荧光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了量子点的高灵敏性和分子印迹的高选择性,在载体表面修饰分子印迹层,识别位点接近表面,易于选择性识别目标分子;采用抗原决定基法所合成的荧光探针可以识别目标分子酪氨酸磷酸化多肽并表现为荧光增强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083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78124.X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后编码方式制备双荧光发射纳米探针的方法,以碲化镉量子点与金纳米簇作为荧光编码元素,硅球作为编码元素的载体,结合量子点与金纳米簇的荧光特性,先合成可用于后编码的荧光探针前躯体,再利用该前躯体中加入光学调节剂的后编码方式制备双荧光发射纳米探针。所得双荧光发射纳米探针中两编码元素间的荧光强度比值更大,有利于以更高的分辨率观察到荧光信号的变化;制备步骤如下:量子点的制备、量子点包硅、金纳米簇的合成、荧光探针前驱体微球的合成、双荧光发射纳米探针的制备。本发明的优点:该合成方法过程简单,编码探针具有不可逆性,不同批次间重现性良好,提供了一种制备大量可用作荧光成像的双荧光发射纳米探针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7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04792.0
申请日:2011-07-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溶菌酶分子印迹-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是以量子点为载体,溶菌酶为模板分子,在量子点表面修饰一层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分子印迹技术的选择性和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合成的新型荧光探针;步骤如下:量子点的制备、通过变性的牛血清蛋白修饰量子点的表面、选择功能单体和交联试剂引发聚合在量子点形成分子印迹层、选择洗脱液洗去模板分子。本发明的优点:该荧光探针将分子印迹准确专一的识别特性和量子点荧光检测的高灵敏性相结合,对模板分子的识别具有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该合成方法过程简单,不同批次间重现性较好,在实际样品中溶菌酶的选择性识别和检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370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44843.5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0/285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不同粒径的有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纳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合成球型聚合物的方法。尝试了多种有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本发明采用沉淀法,调整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不同比例,来达到合成不同粒径的球型印迹聚合物的目的,而后筛选出最佳比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按此比例合成了7种球型有机磷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的粒径范围为40nm~2.5微米。将一定比例的模板、功能单体和致孔剂超声,预聚几小时后,加入一定的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通氮气后分两步进行反应,第一步在40min内将温度从室温升至60℃,第二步在60℃下反应24h,转速r为30rpm。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1649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44842.0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0/285 , B01J20/30 , B01J2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沉淀法,通过选取一定比例的功能单体和交联剂,来合成微米级大小的球型印迹聚合物,本发明的粒径范围为1-2微米。将一定比例的模板、功能单体和致孔剂超声,预聚几小时后,加入一定的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通氮气后分两步进行反应,第一步在40min内将温度从室温升至60℃,第二步在60℃下反应24h,转速r为30rpm。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