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5156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83111.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211/41 , C07C211/45 , C07C209/00 , A61P35/00 , A61P31/04 , A61P3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烃基-1,2,3,4,5,6-六氢-1,1,5,5-四甲基-7H-2,4α-桥亚甲基萘-7-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在众多天然提取物中,作为重油主要成分的长叶烯是其中较为丰富的一种单萜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长叶烯异构化得到异长叶烯,异长叶烯烯丙位氧化得到异长叶烯酮,异长叶烯酮再与伯胺进行脱水缩合得到亚胺,再经还原后得到手性的N-烃基-1,2,3,4,5,6-六氢-1,1,5,5-四甲基-7H-2,4α-桥亚甲基萘-7-胺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胞杆菌等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能力,部分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体肺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有良好的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是极具潜力的抑菌杀菌和抗肿瘤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03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9795.9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77/50 , A61P31/04 , A61P31/10 , A01P1/00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 C07D27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蒎烷基-3-[4-(取代基)-2-噻唑]腙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先以α-蒎烯为原料,经硼氢化氧化得到异松蒎醇;接着在冰浴条件下脱氢得到异松蒎酮;再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异松蒎酮和氨基硫脲反应制得蒎烷基缩氨基硫脲;最后与α-卤代芳基酮反应即得蒎烷基-3-[4-(取代基)-2-噻唑]腙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表现出良好的杀菌和抑菌活性,是极具潜力的抗细菌、抗真菌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42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92875.9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61/20 , A61K31/423 , A61P5/5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六氢苯并异噁唑类化合物及应用,其特征是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上式中R1,R2和R4为甲基,R3为羟基,R5为苯基、对氯苯基、对甲基苯基。本发明的优点: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的六氢苯并异噁唑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合成六氢苯并异噁唑类化合物的方法,即2-羟基-2,6,6-三甲基双环[3,1,1]庚-3-酮与芳醛缩合反应生成4-芳亚甲基-2-羟基-2,6,6-三甲基双环[3,1,1]庚-3-酮,4-芳亚甲基-2-羟基-2,6,6-三甲基双环[3,1,1]庚-3-酮再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化得到六氢苯并异噁唑类化合物;提供六氢苯并异噁唑类化合物在激活PPAR-γ通路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796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39869.X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20/18 , C08G18/66 , C08G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节油基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以水性聚氨酯为壳、松节油基聚丙烯酸酯为核,通过化学键合壳核的共聚乳液,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松节油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制法首先由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得到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加入亲水单体、中和剂、扩链剂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后,加入引发剂和松节油基丙烯酸酯单体,反应得到以松节油基丙烯酸酯为核、水性聚氨酯为壳的核壳结构水分散乳液。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松节油基丙烯酸酯特有的刚性大、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制备的产品具有力学性能优良、耐热耐水性好等特性,可以满足现代材料中不断严格的技术和环保要求,在各方面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54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608865.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徐徐
IPC: C08F291/00 , C08F220/34 , C08F220/06 , C08J11/06 , C08J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键/氢键相互作用的水塑性聚合物材料、其制备方法、回收再用方法及其应用,基于离子键/氢键相互作用的水塑性聚合物材料,其结构通式为:#imgabs0#其中,a,b和c为正整数,且1≤a≤1000,1≤b≤1000,1≤c≤1000;a:b:c=(1‑10):(10‑1):(10‑1)。R1为:‑COOH或‑CH2COOH中的任意一种;R2为:‑H或‑CH3中的任意一种;R3为:‑H或‑CH3中的任意一种;R4为:#imgabs1##imgabs2#中的任意一种;R5为:‑H或‑CH3中的任意一种;R6为:‑H或‑CH2CH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水塑性聚合物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通过简单的湿变形方法很容易转化为各种稳定的形状,并且在90%相对湿度下显示出极好的几何稳定性,持续时间超过9个月;且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回收途径实现解构,具有良好的回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8865.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徐徐
IPC: C08F291/00 , C08F220/34 , C08F220/06 , C08J11/06 , C08J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键/氢键相互作用的水塑性聚合物材料、其制备方法、回收再用方法及其应用,基于离子键/氢键相互作用的水塑性聚合物材料,其结构通式为:#imgabs0#其中,a,b和c为正整数,且1≤a≤1000,1≤b≤1000,1≤c≤1000;a:b:c=(1‑10):(10‑1):(10‑1)。R1为:‑COOH或‑CH2COOH中的任意一种;R2为:‑H或‑CH3中的任意一种;R3为:‑H或‑CH3中的任意一种;R4为:#imgabs1##imgabs2#中的任意一种;R5为:‑H或‑CH3中的任意一种;R6为:‑H或‑CH2CH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水塑性聚合物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通过简单的湿变形方法很容易转化为各种稳定的形状,并且在90%相对湿度下显示出极好的几何稳定性,持续时间超过9个月;且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回收途径实现解构,具有良好的回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6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5707.7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硫化氢的新型BODIPY基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荧光探针为10‑(呋喃‑2‑基)‑3,7‑二(4‑(2,4‑二硝基苯氧基)苯乙烯基)‑1,9‑二甲基氟硼二吡咯。本发明以10‑(呋喃‑2‑基)‑3,7‑二(4‑羟基苯乙烯基)‑1,9‑二甲基氟硼二吡咯为原料,与2,4‑二硝基氟苯发生醚化反应,制得荧光化合物10‑(呋喃‑2‑基)‑3,7‑二(4‑(2,4‑二硝基苯氧基)苯乙烯基)‑1,9‑二甲基氟硼二吡咯,该化合物能够特异性识别硫化氢。在日光下,该化合物溶液遇到硫化氢后,溶液颜色会蓝色变成绿色;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BODIPY基荧光探针溶液发出微弱红色荧光,向其加入硫化氢后,溶液的荧光颜色由微弱的红色变为亮红色。其最低检测极限可达5.14×10‑8mol/L。该化合物具有合成方便、选择性好、检测范围宽等诸多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19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793147.0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13/8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Al3+和Zn2+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樟脑衍生物2‑羟基‑5‑(樟脑‑3‑亚甲基)苯甲醛为原料制得的N'‑(2‑羟基‑5‑(樟脑‑3‑亚甲基)苯亚甲基)吡啶甲酰肼,能选择性地与Al3+和Zn2+络合,使其荧光迅速增强,伴随产生绿色和橙色荧光,检测极限达12.1nM和14.2nM,该化合物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双向检测Al3+和Zn2+,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3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036860.1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易降解再生具有动态共价键的抗菌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解再生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松酸、5‑30%的聚四氢呋喃和氧化锌混合反应;(2)将二异氰酸酯和余量的聚四氢呋喃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溶剂,搅拌反应;(3)将催化剂溶解在溶剂中,并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反应体系中,反应;(4)将温度降到室温,把溶解在溶剂中的交联剂或扩链剂滴入上述反应体系中,搅拌得均质粘性溶液;(5)将均质粘性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烘干。本发明显著提升了聚氨酯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性能,同时制得的聚氨酯材料还具有优异的降解、再生性能和抑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70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0516502.4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J5/18 , C08L1/04 , C08L1/28 , C08L33/14 , C08L33/02 , C08K3/38 , C08F220/20 , C08F220/58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自修复水塑性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室温自修复水塑性薄膜材料的结构通式为:其中,m,n为正整数,且10≤m≤1000,10≤n≤1000,m:n=5:1~30:1;R1为:‑COOH,‑CH2CH2OH,‑CH2CH2CH2OH中的任意一种;R2为:‑COOH或‑CH2OCH2COOH中的任意一种。该薄膜材料在干态下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由于结构中的动态硼酸酯键,即使薄膜材料表面出现划痕,在室温下放置0.5h左右即可自修复;同时,由于该薄膜材料中富含亲水性的基团,遇水后可变为任意形状,具有优异的可塑性;此外,该薄膜材料在热水中搅拌后可解构为溶液,从而实现回收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