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半波弯曲型屈曲约束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0962028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1957595.X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半波弯曲型屈曲约束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主体包括约束单元、双半波耗能单元以及连接单元。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限位钢块调整上、下约束钢板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半波钢板半径的情况,半波钢板的半径越大,其变形能力就越强。受力过程中双半波耗能单元受到螺栓、上、下约束钢板与间隔保持材的束制,并发展二阶屈服。本实用新型在强震以及强余震下传力可靠,低周疲劳性能好,在地震作用下可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耗散更大的能量,并且强震后拆卸方便,便于实现主体结构的快速修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扭力弹簧挡板控压的黏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12001684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22226832.6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扭力弹簧挡板控压的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抗震与减震的技术领域。当阻尼器振动速度较快时,由于阻尼孔来不及将阻尼介质在两个油缸内交换,而导致油缸压强骤增,威胁阻尼器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用双路通液管将油缸A和油缸B连通起来,并在其内设置压强调节装置。该装置受扭力弹簧压迫挡板关闭通液管,仅当两油缸压强差达到预设值时,扭力弹簧受力后带动挡板转动,从而连通通液管,增大阻尼介质通路面积,达到自动卸压的目的,防止阻尼器爆缸。由于阻尼器是往复运动的,双路通液管总是一路关闭,一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外部能量或复杂的构造,故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都很好,且减震防护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竹桩护坡结构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21628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20029027.4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桩护坡结构,属于边坡支护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垂直于地面且平行的安装在边坡上的立桩,立桩下端深入边坡下端土中,上端与拉结的横桩铰接相连,相邻立桩上开设若干卡孔,通过用竹板条插入连结起到挡土抗滑的作用。上端的横桩一端插入立桩预留孔中通过圆形固定插销固定,横桩上开设若干孔洞,固定桩通过孔洞打入边坡顶端土中起到固定横桩,增强横桩拉结立桩的能力,提高结构整体护坡挡土抗滑的性能。在立桩垂直于坡面方向开设若干刺孔,通过刺孔打入刺桩,增强护坡结构对坡面的锚固力。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坡度的边坡,尤其适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用于临时边坡支护,具有结构简单,其施工快速方便,造价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位移型机械式控压黏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09907637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21595916.6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移型机械式控压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针对黏滞阻尼器在强震作用下发生较大变形时,主缸内压强骤升可能破坏其密封系统,甚至阻尼器本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黏滞阻尼器的左、右主缸间设置通液管,通液管中设置位移型机械式控压装置。在阻尼器工作过程中,下活塞离开中心位置较多时,左、右主缸内阻尼介质交换较快,此时位移型机械式控压装置可跟随上活塞的运动调节其通道面积,起到自动达到卸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自动根据阻尼器发生变形的大小调节主缸内液体的压强,减震防护效果更好,安全系数高,耐久性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缸内液体压强自调节的黏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08935247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0731034.1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缸内液体压强自调节的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主缸筒内充满黏滞阻尼液体,活塞上开设若干阻尼孔,包括贯通的阻尼孔和带有自调节装置的阻尼孔,活塞的两侧分别设置带有开启方向相反的自调节装置的阻尼孔;活塞随导杆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活塞左右两侧主缸内的黏滞阻尼液体会产生压强差,黏滞阻尼液体通过在贯通的阻尼孔中高速射流消耗外界输入能量,当压强差过大时,自调节装置中的弹簧被压缩至阀门打开,黏滞阻尼液体的射流孔道面积增加,从而调整阻尼器的阻尼参数,迅速调节活塞两侧主缸压强差,使该黏滞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饱满,充分发挥黏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竹木结构消能减震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2001592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22226620.8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木结构消能减震节点,包括柱套筒、梁套筒、弧形铰接板、销轴孔、销轴、加劲板、黏弹性板、螺栓等。上下两层柱通过柱套筒相连,在柱套筒上焊接弧形铰接板,其上设有销轴孔。梁两端设有梁套筒,在梁套筒上焊接有弧形铰接板,其上设有销轴孔。通过柱套筒和梁套筒上的弧形铰接板交错排布,调整位置使其销轴孔处于同心圆位置,并用建筑用强力胶将黏弹性板粘贴固定在两侧的弧形铰接板上。插入销轴连接后形成铰节点。受到强震或强风的作用后,该节点会绕销轴发生扭转运动,从而带动黏弹性板也跟随发生扭转转动,从而消耗振动能量。本发明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消能减震效果好,能显著减小结构在灾害作用下的振动响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安全黏滞阻尼器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69057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0673120.1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阻尼介质通过活塞上设置的阻尼孔喷射流动产生的阻尼力,可快速降低振动幅度,消耗输入振动能量,储油仓为截面为矩形,分别焊接在左主缸与右主缸上,使左主缸与右主缸分别与其对应的储油仓连接,将调节阀值输入控制器内,当控制器输出的压力值大于电磁阀所设置的调节阀值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打开,使储油仓与主缸处于连通状态,通过实时监控与控制,保证左主缸与右主缸中的压强不会过大而威胁阻尼器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进行压强调节,各零部件和配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减震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结构耐久性高,可长期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智能压强调节式黏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08668660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0672844.4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压强调节式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电源、电磁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油泵、主缸、副缸、活塞、活塞杆、连接耳环、通油管等组成,压力传感器将主缸内压力值通过导线传输到电磁控制器,电磁控制器通过控制油泵与电磁阀阀门的开闭来调节阻尼器主缸内的压强,其中主缸内部充满阻尼介质,由于活塞相对运动迫使阻尼介质通过活塞上设置的阻尼孔喷射流动,产生阻尼力,可快速降低振动幅度,消耗输入振动能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进行压强调节,各零部件和配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减震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结构耐久性高,可长期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间隙自调节式的黏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08565397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688214.6

    申请日:2018-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间隙自调节式的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该阻尼器包括连接耳板、主缸、副缸、活塞、导杆和压力块阀等,其中主缸内充满黏滞阻尼液体;外部震(振)动使活塞随导杆产生往复运动,活塞左右两侧主缸内产生压强差,黏滞阻尼液体在阻尼孔及压力块阀和凹槽之间的间隙中高速射流,消耗外界输入能量;外界输入能量过大时,间隙中的黏滞阻尼液体的对压力块阀的压力增大,进而压缩弹簧,使射流通道的截面积随之增大,可迅速调节活塞左右两侧主缸内液体的压强差。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结合孔隙式与间隙式自动调节黏滞阻尼器的阻尼参数,使阻尼器在大震(振)下能发挥相应的耗能能力,减小了主缸的压强差,防止阻尼器发生损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压强可控式黏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09538774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20622802.X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强可控式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阻尼介质填充于左主缸与右主缸,左主缸与右主缸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右主缸的一端与右连接耳环固定,活塞杆伸出左主缸的一端伸入副缸中,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有阻尼孔,活塞与左主缸及右主缸的内壁留有间隙。通液管下部分别焊接在左主缸与右主缸上,使左主缸与右主缸连通,利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打开,使通液管处于连通状态,通过实时监控与控制,保证左主缸与右主缸中的压强不会过大,而威胁阻尼器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各零部件和配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可保证其滞回曲线稳定,减震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结构耐久性高,可长期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