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46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750828.2
申请日:2024-06-12
IPC: G06F30/23 , G06F30/367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计算考虑高频电流谐波的永磁同步电机铁心损耗的方法,确定所要分析的永磁电机的工况范围,在工况范围内对电流和转子位置进行规则采样,再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三角单元节点的矢量磁位,由此构建样本矩阵;对样本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降阶模型的标准正交基;基于降阶模型的标准正交基计算基波电流下不同转子位置的电机铁心单元磁密;根据基波电流下不同转子位置的电机铁心单元磁密得到微分磁导率,然后通过频域有限元法得到高频电流下不同转子位置的电机铁心单元磁密;根据基波电、高频电流下不同转子位置的电机铁心单元磁密,利用修正的铁心损耗公式计算铁心损耗。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求解速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750830.X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永磁电机容错能力的模块化双三相绕组结构的设计方法,确定不同模块化绕组结构,根据不同模块化绕组结构在定子圆周的不同分布规律,确定其电枢合成磁动势谐波阶次;根据绕组函数理论,确定电枢绕组磁动势谐波含量是影响电机自感的主要因数;结合某一相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图及其d‑q轴参考系下矢量图,确定某一相短路电流与电机自感成反比;根据不同模块化绕组结构中模块Ⅰ和模块Ⅲ的电枢合成磁动势函数,确定不同模块化绕组结构的模块间磁隔离能力;通过对比不同模块化绕组结构的某一相短路电流和模块间磁隔离能力,确定最优的模块化绕组结构。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的双三相电机存在容错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731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25283.4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 江苏大学
IPC: H02K1/2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子辅助槽结合永磁体不对称偏移的永磁电机及其设计方法,确定永磁电机的定/转子结构和槽极配比;根据槽极配比,确定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谐波阶次及其主要来源;根据转子原结构下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谐波阶次及其主要来源的分析结果,在转子外缘设置辅助槽,永磁体采用不对称偏移设计:永磁体的次序s=1对应的永磁体及其辅助槽固定不动,永磁体的次序s=2对应的永磁体及其辅助槽逆时针偏移γ,永磁体的次序s=3对应的永磁体及其辅助槽逆时针偏移γ,永磁体的次序s=4对应的永磁体及其辅助槽固定不动,剩余的永磁体按此偏移规律递推。本发明,既能有效抑制齿槽转矩,又能避免直接磁极偏移法存在的各种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5545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4048.5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SRNN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步骤一:选取历史光伏发电功率数据和相应的历史气象数据;步骤二: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发电功率影响较大的气象指标;步骤三:数据预处理;步骤四:搭建基于深度学习SRNN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步骤五:设置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参数,确定GRU层容量和全连接层容量;步骤六:将预测出的光伏发电功率数据与实际负荷数据进行对比,选用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指标对预测数据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深度学习SRNN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对RNN进行切片而记忆单元不变,使得能够并行运行RNN网络,使得网络训练速度飞跃,而且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842374.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合单绕组磁悬浮电机的悬浮力控制方法,利用两自由度悬浮系统的参考位移分别与位移传感器测量值作差,再经过控制器处理得到两自由度的参考悬浮力;根据悬浮力分配准则将参考悬浮力分别作为宽支承系统悬浮力给定值和单绕组系统悬浮力给定值;宽支承系统悬浮力控制采用直接悬浮力控制策略,宽支承系统悬浮电流实际测量值与转子位置角度经由悬浮力双约束模型转换为对应悬浮力,与给定悬浮力比较产生宽支承系统控制信号,实现宽支承系统稳定悬浮。实现电机宽支承系统独立抗扰以及与单绕组系统协调宽支承系统共同抗扰;通过协调宽支承系统进行悬浮力补偿,有效拓宽悬浮力输出范围,且悬浮力值几乎不受转矩电流影响,实现宽支承系统稳定悬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2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15767.2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CN‑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填充残缺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具体为:以电力负荷数据与连续的非时序数据作为输入,以预测日各个采样点的电力预设负荷为输出,对时间卷积网络和LSTM结合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基于TCN‑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本方法为电网系统提供了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也为电网系统灵活调节供电量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02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14512.4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算法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包括获取非侵入式监测装置所监测的用电设备稳态时电流波形数据;将稳态电流波形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N次谐波分解得到样本集,将训练集通入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基于神经网络的负荷识别预测模型;将测试集带入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负荷识别模型并对比输出结果,生成优化后的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负荷识别模型。本方法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均可以对用电器,尤其是小功率用电器进行准确识别,且识别时间较短,可以进行负载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02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03644.7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Attention机制和残差连接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本发明提出结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Attention和残差网络的NILM模型,其中BiGRU从前后两个方向输入功率序列,可以学习到当前时刻前后的特征,Attention机制为不同时刻计算不同的权重,关注功率序列中重要信息,残差块结构通过残差连接,降低了残差块的拟合难度,且具有功率分解迅速准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6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08292.4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 , G06N20/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SVM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包括:利用SCADA系统采集不同拓扑结构下观测节点的多种负荷水平的断面电压幅值量测数据和相应的拓扑标签,得到经过标准化预处理后的训练数据集;对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训练学习,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设置初始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PSO‑SVM配电网拓扑辨识模型;获取观测节点的断面电压幅值量测数据,利用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的PSO‑SVM配电网拓扑辨识模型对观测节点预处理后的断面电压幅值量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节点的电路拓扑结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求解速度慢,搜索效率低。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