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孔内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47106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072120.1

    申请日:2016-02-02

    Inventor: 郭燕 赵海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孔内径测量装置,包括锥形块、套筒、三个测杆、弹簧、顶杆、套杆、螺纹套杆、三爪卡盘和内径百分表。锥形块的圆锥面上均匀开设有三个滑槽,三个滑槽分别沿锥形体沿母线方向开设,且每个滑槽与锥形块轴线的夹角为45度;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三个通孔,且三个通孔沿圆周均匀分布;三个测杆分别穿过套筒筒壁上的通孔,测杆的一端卡设在一个滑槽中。本发明所述滑槽与锥形块轴线的夹角为45度,则测杆沿径向的位移量直接转化为轴向距离,避免了传统测量时杠杆的中间传递,测量更加准确,同时可测得任意截面最大、最小内径。

    一种自定心深孔参数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7177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951673.X

    申请日:2015-12-18

    Inventor: 郭燕 赵海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定心深孔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定心装置、测量记录装置和行进装置。定心装置位于工件的深孔中,包括套筒、定心轴、两个锥形体、六个测杆和弹簧。测量记录装置包括固定在定心轴两端的两个测距传感器,两个测距传感器均与控制终端电连接。行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卷筒和柔性绳索,柔性绳索的一端与定心轴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卷筒上,卷筒的转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弹簧恢复力作用下两个锥形体向两侧移动,测杆在滑槽中滑动,导致测杆沿筒体径向向外移动,直至测杆的测头与工件深孔的内壁相抵触,使得两个锥形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此时定心轴位于件深孔的轴线上,达到深孔定轴的目的,保证工件深孔相关参数的精确测量。

    一种用于开启瓶塞的开瓶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61462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103719.4

    申请日:201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开启瓶塞的开瓶器,包括开瓶装置,开瓶装置包括带有限位轨道的支架、安装在限位轨道上且设有通孔的滑桶、固定在支架下方用于挡住滑桶的固定盘和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的螺旋钻;螺旋钻包括设有凹槽的螺旋头和与螺旋头固联为一体的钻头,钻头的端部设置在通孔中;螺旋头上设有可拆卸的驱动装置。本发明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拔塞与脱塞这两个过程,且不易损坏瓶塞,使用安全;在螺旋头上安装有可以拆卸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为手动也可以为电动,从而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支架和滑桶都可以做成塑料件,结构简单、造型美观、成本低。

    钻孔件固定的设备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424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1910449844.7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件固定的设备,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中缺少对风镐柄体上的连通孔进行加工并适用于钻床使用的固定设备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钻孔件固定的设备,包括支座和360°旋转支撑于支座上的工装主体,钻孔件风镐柄体置于工装主体上。优点:本钻孔件固定的设备,将工装主体设计成可翻转式,装卸风镐柄体方便,提高了操作效率。

    自定心孔径测量机器人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66165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591282.6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定心孔径测量机器人,包括定心测量装置、行进装置、控制装置和控制终端,行进装置通过万向连轴器与定心测量装置的定心轴相连,行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转轴、第二套筒、轮架和行走轮,所述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转轴,驱动转轴连接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侧壁设置多组轮架,每条轮架的自由端安装行走轮,行走轮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套筒的轴线呈一锐角倾斜角;驱动转轴驱动第二套筒旋转,带动定心装置移动;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控制终端、定心测量装置的第一电机、测距传感器和行进装置的驱动电机。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测量装置,使用螺旋式行进装置来驱动定心测量装置在孔内移动,测量精度高、安装方便、移动灵活、适用范围广。

    形状公差光电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012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82815.6

    申请日:2018-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72 G01B11/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状公差光电检测机器人及其测量方法,包括自适应测头、激光发射器、三坐标移动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所述三坐标移动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X轴、一Y轴、一Z轴、分别与所述X、Y、Z轴连接的X、Y、Z轴电机以及分别设于所述X、Y、Z轴上的X、Y、Z轴导轨所述Z轴通过Y轴导轨设于所述Y轴上,所述Z轴一端设有Z轴电机,且所述Z轴电机通过一L形连杆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设于所述自适应测头上且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相对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形状光电的高精度、连续的、自适应在线测量。

    一种变惯性车辆被动悬架能量吸收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01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026799.X

    申请日:2018-01-11

    Inventor: 郭燕 赵海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惯性车辆被动悬架能量吸收器,包括双向液压阻尼器、液压马达、惯性飞轮以及飞轮支架;液压马达通过飞轮支架与双向液压阻尼器固定安装;惯性飞轮固定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在双向液压阻尼器的上下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进出油口;液压马达的正旋进油口和反旋进油口通过两根油管分别与双向液压阻尼器的上下两个进出油口相连通。该变惯性车辆被动悬架能量吸收器采用液压马达和惯性飞轮来根据双向液压阻尼器接收的震动大小来改变惯性飞轮的转速,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能量转换快速直接,能够加速车辆悬架的快速响应,提高了司乘人员舒适度和驾驶人员的操控性。

    一种测量阶梯孔直线度的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99074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0362047.5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阶梯孔直线度的机器人,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技术中非接触式测量法无法测量阶梯孔的直线度参数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测量阶梯孔直线度的机器人,包括置于孔内的可收缩深孔自定心机构、驱动可收缩深孔自定心机构在阶梯孔内行走的多个行进机构、激光测量头、用于采集激光测量头激光信号的光电处理系统和用于调节光电处理系统受光位置的PSD位置调节机构。优点:本测量阶梯孔直线度的机器人,实现了一个带有柔性调节确定轴线的楔形弹性支撑机构,实现支撑测量杆端部的滑动支撑,适应孔径的变化,可以通过行进机构跨越一定高度的阶梯,从而适应量深孔、盲孔以及阶梯孔的直线度测量。

    形状公差光电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0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482815.6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状公差光电检测机器人及其测量方法,包括自适应测头、激光发射器、三坐标移动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所述三坐标移动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X轴、一Y轴、一Z轴、分别与所述X、Y、Z轴连接的X、Y、Z轴电机以及分别设于所述X、Y、Z轴上的X、Y、Z轴导轨所述Z轴通过Y轴导轨设于所述Y轴上,所述Z轴一端设有Z轴电机,且所述Z轴电机通过一L形连杆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设于所述自适应测头上且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相对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形状光电的高精度、连续的、自适应在线测量。

    一种汽车轮毂夹具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645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93525.5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夹具,包括基板、外圈夹紧装置和内圈定位装置,所述基板包括外圈的基板外环、内圈的中心支撑板以及竖直固定在支撑板中心的中心导柱,所述外圈夹紧装置包括摆动板一、摆杆一、外圈夹紧组件以及气缸一,摆动板一设置于中心支撑板上方并与中心支撑板平行,通过轴承设置在中心导柱的下端,所述内圈定位装置位于摆动板一上侧,通过中心筒与中心导柱固定,所述外圈夹紧组件径向设置在外圈的基板外环上。本发明装置的夹具高度低,结构更简单紧凑;质量轻,安装维护更方便;设置了内圈定位装置,可以将放置时偏心的轮毂进行自动纠正后再压紧,安装精度得到了保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