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3179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30869.7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复合材料频域介电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需要在介电谱测试仪上通过预置软件输入测试电压、频率范围和频率间隔参数;2、将复合材料置于测试电极之间,调整上电极的高度,使电极间的距离大于复合材料厚度,即电极间同时存在复合材料和空气两种电介质;3、给电极施加变频电压激励,同时测量电流,计算得到对应频率下同时存在空气和复合材料的复电容;4、将复合材料从电极间取出,电极间只存在空气一种介质。给电极施加变频电压激励,同时测量电流,计算得到对应频率下的只有空气时的复电容;5、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具有测量材料本身极化损耗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8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200742.7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用顺序排列的聚酰亚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聚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搅拌条件下,将4,4’‑联苯醚二酐溶液滴加至二胺单体(2,2‑双(4‑氨基苯基)丙烷、对苯二胺、4,4’‑(1,4‑亚苯基二异亚丙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溶液中,搅拌反应;4,4’‑联苯醚二酐和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六氟二酐,搅拌反应;将所得溶液干燥蒸发溶剂,高温处理,冷却,得到电容器用顺序排列的聚酰亚胺共聚物。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共聚物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击穿强度和高储能密度,在高温下仍然具有高充放电效率、低泄漏电流密度,有效提升电容器的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4235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522987.2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代价敏感和双分支结构的气体开关设备PD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搭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原始特高频数据时序特征;S2、逐个求解各类样本的有效样本数目,构建类有效样本数目代价敏感机制;S3、在Res2Net中融入类有效样本代价敏感机制,提高模型对少数类关注度;S4、搭建双边分支网络结构,优化算法训练过程;S5、基于实测PD特高频数据,完成模型训练,实现PD模式识别。本发明包括类有效样本数目代价敏感机制、Res2Net算法改进和双边分支网络结构构建,能够很好的缓解常规再平衡学习方法导致模型表示学习性能下降的问题,全面提高模型处理不平衡学习问题的鲁棒性,提高PD模式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27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84411.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环氧树脂基体和导热骨架,导热骨架的组成包括纤维素骨架和负载的聚多巴胺包覆改性石墨烯纳米片。本发明的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导热骨架进行模压,再浸入环氧树脂基体制备液中进行脱气和固化,即得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内部构建有高效的导热通路,导热性能十分优异,且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好、制备方法简单,可以用于电子封装,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31455.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D153/02 , C09D7/61 , C09D5/25 , C08F8/42 , C08F297/04 , H01B7/02 , H01B7/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覆冰绝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防覆冰绝缘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SIS嵌段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光引发剂和氨/有机胺后用紫外光照射,得到反应混合液;2)将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加入步骤1)的反应混合液中,再用紫外光照射,即得防覆冰绝缘涂料。本发明的防覆冰绝缘涂料形成的涂层绝缘性能优异、疏水性能优异,能够达到防覆冰效果,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115712.7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86 , G01N21/3563 , G06N3/048 , G06N3/08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程度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数据库,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待测绝缘子芯棒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输入BP神经网络模型,以分析待测绝缘子芯棒的老化程度。本发明所采用的太赫兹光谱技术能够有效表征材料的老化特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参数对老化程度进行量化,通过建立不同老化程度的复合绝缘子芯棒对应的特征库,结合计算机智能优化算法,实现对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程度的灵敏表征和准确评价。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高电压复合绝缘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8423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22987.2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代价敏感和双分支结构的气体开关设备PD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搭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原始特高频数据时序特征;S2、逐个求解各类样本的有效样本数目,构建类有效样本数目代价敏感机制;S3、在Res2Net中融入类有效样本代价敏感机制,提高模型对少数类关注度;S4、搭建双边分支网络结构,优化算法训练过程;S5、基于实测PD特高频数据,完成模型训练,实现PD模式识别。本发明包括类有效样本数目代价敏感机制、Res2Net算法改进和双边分支网络结构构建,能够很好的缓解常规再平衡学习方法导致模型表示学习性能下降的问题,全面提高模型处理不平衡学习问题的鲁棒性,提高PD模式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56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20022.5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杆塔监测的终端集群控制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介质,包括所述中央传感器获取所述哨兵传感器上报的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对杆塔的模态进行分析,得到所述杆塔的荷载信息;根据所述荷载信息,调整所述哨兵传感器的数量和所述哨兵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频率,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哨兵传感器的数量和哨兵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频率进行调整,从而合理布置同时运行的传感器,提高了对杆塔监测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17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446471.X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电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负载改性碳化硅的纤维素气凝胶、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负载改性碳化硅的纤维素气凝胶中的改性碳化硅为偶联剂改性碳化硅。本发明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实现了较低的开关场阈值和较高非线性指数,实现场致电导非线性和导热性能的协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5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63746.9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状态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姿态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电池、太阳能充电板、数据存储服务器、第一连接电路、第二连接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和外壳及夹具;微处理器与姿态传感器通过第一连接电路连接;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连接电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将太阳能充电板与供电电池连接,并将供电电池分别与微处理器、姿态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数据存储服务器,其余部件通过外壳及夹具固定于输电铁塔节点。本发明通过外壳和夹具固定于输电铁塔节点,既使得输电塔状态监测装置安装牢固,也使得太阳能充电板能够更好地接收太阳能为装置供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