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除碳微生物颗粒材料快速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266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81606.6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盐除碳微生物颗粒材料快速培育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培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普通活性污泥接种;2)模拟基质投加(固定高COD负荷及高盐分水平);3)工艺运行模式选择(固定严苛的水力选择条件);4)耐盐除碳微生物颗粒成功培育。本发明不同于传统梯度提高盐分及逐步增加选择压的办法,在初始COD及盐负荷值都较高下,严苛的水力选择压更加适合微生物颗粒材料的合成,这种组合方式在仅10天左右便可获得耐盐除碳微生物颗粒材料。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制备时间短;原料普遍,所制材料耐受高盐,并兼具高除碳活性及高沉降性能,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絮凝调理剂耦合超声氧化的污泥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184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1008788.1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调理剂耦合超声氧化的污泥脱水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麻纤维破碎至粒度为3mm以下的麻纤维粉末;步骤2、将麻纤维粉末浸泡于浓度1.5‑2.0g/L的稀硫酸溶液中;步骤3、将麻纤维粉末浸泡于浓度15‑8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步骤4、将麻纤维粉末在室温下放入柴油中浸泡0.5‑2h后取出,麻纤维粉末与柴油的质量比为1:10‑1:15;步骤5、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加水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0.05%‑0.5%的溶液;步骤6、将污泥使用频率为28kHz‑120kHz的超声波处理;步骤7、向污泥中通入O3;步骤8、将步骤4中制造的麻纤维粉末投加到待处理的污泥中;步骤9、继续投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步骤10、将混合后的污泥送入板框压滤机脱水。本发明通过使用麻纤维,增加污泥滤饼中的排水孔道,改善污泥滤饼的脱水效果。

    絮凝调理剂耦合超声氧化的污泥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18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08788.1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12 C02F11/06 C02F11/121 C02F11/14 C02F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调理剂耦合超声氧化的污泥脱水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麻纤维破碎至粒度为3mm以下的麻纤维粉末;步骤2、将麻纤维粉末浸泡于浓度1.5-2.0g/L的稀硫酸溶液中;步骤3、将麻纤维粉末浸泡于浓度15-8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步骤4、将麻纤维粉末在室温下放入柴油中浸泡0.5-2h后取出,麻纤维粉末与柴油的质量比为1:10-1:15;步骤5、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加水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0.05%-0.5%的溶液;步骤6、将污泥使用频率为28kHz-120kHz的超声波处理;步骤7、向污泥中通入O3;步骤8、将步骤4中制造的麻纤维粉末投加到待处理的污泥中;步骤9、继续投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步骤10、将混合后的污泥送入板框压滤机脱水。本发明通过使用麻纤维,增加污泥滤饼中的排水孔道,改善污泥滤饼的脱水效果。

    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37449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14409.9

    申请日:2014-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装置及应用,所述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水箱、输送泵、污染补给柱、缓冲柱、包括含水层介质柱和反应格栅柱构成的污染模拟柱以及废液取样柱,所述反应格栅柱设置在含水层介质柱之间,含水层介质柱中装填有含水介质。使用本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占用空间减小,灵活多变,防挥发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能够提供可靠的模拟环境和工程。

    一种氯代烃厌氧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816696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232794.5

    申请日:201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污染土壤与水的生物降解处理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氯代烃厌氧降解菌群的制备方法。向加入TCA和基础培养基的血清瓶中加入受氯代烃污染的土壤进行氯代烃厌氧降解微生物的富集与驯化,加入TCA标准液,使培养基中TCA浓度为5mg/l,打入5ml的H2,放入生化培养箱中25℃条件下厌氧培养。待降解曲线趋于稳定后进行转接,在转接三次之后培养瓶中固体颗粒物基本去除,厌氧微生物得到有效富集。本发明的体系设计相对简单,对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本发明为氯代烃降解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菌剂,是原位修复的重要环节。

    一种氯代烃高效好氧降解混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33619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10049034.0

    申请日:2012-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氯代烃好氧降解混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混合降解菌剂的筛选和驯化、混合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和混合降解菌剂的应用。本发明设定在葡萄糖共代谢条件下,30℃、pH7、摇床转速180rpm时,混合菌剂对氯代烃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68.1%。同时研究了混合降解菌剂与植物联合对TCE的修复技术。本发明筛选出三氯乙烯的好氧混合降解菌剂,提供了一种混合菌剂的富集培养方法,并利用这些微生物与植物联合降解水或土壤中的氯代烃污染物,对有机物污染的修复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修复地下水范围宽,可去除的污染物种类多,应用广泛。

    板框式固定化细胞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73509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110062809.3

    申请日:201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框式固定化细胞膜生物反应器,最外层为盖板,中间部分由框与平板状固定化细胞依次排列组装而成,所述框包括W框和C框,W框代表供地下水流通的框,C框代表供乙醇水溶液流通的框,其中盖板、框和平板状固定化细胞的排列顺序为,盖板—W框—平板状固定化细胞—C框—平板状固定化细胞—W框—盖板,其中W框和C框下端和上端分别开设入口和出口,盖板和框的四周均开有螺栓孔。本发明避免了空气中的氧气溶入反应器内的地下水和乙醇水溶液中,减小了溶解氧对反硝化脱氮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显著提高了单位体积内固定化胞的有效反应面积和单位体积的处理能力。此外,还实现了反硝化碳源的循环使用,减少了反硝化碳源的浪费。

    一种颗粒污泥-固定生物膜一体化缺氧生物脱氮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7735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53864.4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污泥‑固定生物膜一体化缺氧生物脱氮反应器,属于生物脱氮反应器领域。反应器本体从下到上依次为布水区、颗粒污泥反应区、固定生物膜反应区和分离区。颗粒污泥反应区中颗粒污泥包括短程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颗粒污泥反应区和固定生物膜反应区通过设有引液管和引泥管的分区盘分隔开。固定生物膜反应区设置麦芒式生物填料。分离区通过纵分盘分成留泥室和出气室,留泥室上部设溢流堰和出水管,出气室顶部设有用于排出N2的排气管。该生物脱氮反应器解决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中慢生菌不易持留问题,强化颗粒污泥中短程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共同作用,提高氨氮去除效率,降低出水总氮,能够高效处理低碳比主流城市污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