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271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689301.4

    申请日:2015-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式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以及成形方法,装置包括底座(10)、模具系统(20)和悬臂式成形轧辊系统(30);其中,模具系统(20)包括:第1模具(21)、第2模具(22)、模具升降机构(23)和模具支撑座(24)。优点为:(1)在对原料进行弯曲变形操作时,轧辊可以在yz平面内运动,从而实现对原料进行变高度成形。(2)通过将模具拆分设置为两个模具,可在有限空间中,使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沿Y向移动,而不被模具阻挡,方便原材料的进料。(3)通过设置弹簧自适应机构,使轧辊向原材料施加柔性力,提高成形精度。

    自动阅卷装置以及自动阅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4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987806.X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阅卷装置以及自动阅卷方法,包括阅卷机箱体、摄像头模组、阅卷装置和收卷装置;阅卷机箱体包括阅卷箱体框架、支撑架和收卷箱体框架;阅卷装置包括:夹纸装置、压紧装置、传动装置和抖纸捻纸装置;收卷装置包括传卷装置和收卷装置。优点为:具有易操作,结构简单,节省劳动力,明显提高办公效率的优点。还具有试卷走纸出纸可靠性高,不易出现卡纸现象,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一种火锅自动配锅流水生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036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90845.6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锅自动配锅流水生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鲜料自动配锅装置(1)、颗粒原料配锅装置(2)、粉状原料配锅装置(3)、液态原料配锅装置(4)和传送装置(5);沿传送装置(5)的传送路径,依次安装所述鲜料自动配锅装置(1)、所述颗粒原料配锅装置(2)、所述粉状原料配锅装置(3)和所述液态原料配锅装置(4)。优点为:(1)通过程序控制实现火锅配锅的全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工、提高配锅效率;(2)实现定量配锅。可有效降低人工配锅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口味的精准性;(3)结构紧凑,占用后厨面积小,造价低;(4)可根据配方灵活增加或减少相关设备,可扩展性高;(5)可有效保证配锅过程的食品安全。

    一种断路器极柱自动装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818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9793.X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路器极柱自动装配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支撑座、工序夹具、托辊运输系统、滑台装配系统和升降机构;所述滑台装配系统包括用于抓取断路器极柱的气爪抓取系统和用于吸取螺钉的气动扭矩扳手系统;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夹取工序座装载的断路器安装座的夹持臂;所述滑台装配系统通过气动扭矩扳手系统吸取的螺钉,将气爪抓取系统抓取的断路器极柱和夹持臂夹持的断路器安装座装配到一起。优点为:装配方式为自动装配,可长时间持续装配,装配效率高,装配精度高,装配质量稳定,产品生产成本低;滑台装配系统和托辊运输系统在空间上采用上下布局,保证装配过程不被干涉的同时减小了装置占地面积。

    一种基于端对端网络模型的手写公式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81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90507.2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写公式识别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端对端网络模型的手写公式识别方法,包括步骤:采集手写公式识别图片数据集,对手写公式识别图片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建立encoder-decoder模型,encoder-decoder模型包括特征提取层、encoder编码器和decoder解码器;利用预处理后的手写公式识别图片数据集对encoder-decoder模型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完成后的encoder-decoder模型;利用训练完成后的encoder-decoder模型对待识别手写公式图片进行识别,获得待识别手写公式图片的识别结果。本发明利用不同感受野对手写公式图片进行大小特征提取,对不同的特征完成词向量编码以及与标签间的对接和解码操作,优化了网络超参数,避免了多次卷积后特征图分辨率较低导致部分文本缺失问题,能够更好的识别手写公式,识别准确率高。

    一种拉伸速率大范围可调双向拉伸装置及双向拉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734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63808.4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拉伸试验机领域,公开了一种拉伸速率大范围可调双向拉伸装置及双向拉伸方法,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四个拉伸机构,每个拉伸机构包括丝杠模组、拉伸模组和滚柱直线导轨副;丝杠模组与拉伸模组相连,滚柱直线导轨副分别与拉伸模组和丝杠模组相连;每个拉伸机构均设有拉压力传感器;四个拉伸机构的其中两个拉伸机构沿x方向相对设置,四个拉伸机构的另外两个拉伸机构沿y方向相对设置,四个拉伸机构在底座上呈十字型排列。本发明结构紧凑,通过两台伺服电机控制单轴进给速度,配合螺母旋转型滚珠丝杠副,实现了不同范围的拉伸速率,与传统双向拉伸试验机相比,实现了拉伸速率的大范围可调,拉伸平稳,控制精度更高。

    一种方管自动焊接装置及自动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037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22993.2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管焊接领域,公开了一种方管自动焊接装置及自动焊接方法,包括运输单元,运输单元上依次连接有自动上料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和自动打磨单元,运输单元用于运输方管进入不同工序,运输单元还包括若干个自动对中机构和若干个方管翻转机,若干个自动对中机构与运输单元连接,自动打磨单元用于对焊缝进行打磨并提高方管的平整度。本发明不仅实现方管上料的自动化,而且完成方管不同侧面的自动焊接工作。另外,本发明能够实现方管各个侧面焊缝的自动化打磨;能够通过自动焊接加工多种长度的钢管,可拓展性高;能够使整个加工过程方管都能保持对中,方便加工;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工作效率高。

    车铣钻组合加工装备以及车铣钻组合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256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1017970.8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铣钻组合加工装备以及车铣钻组合加工方法,装备包括:底座、车削加工单元、钻孔加工单元、铣削加工单元和数控直驱转台单元;车削加工单元、钻孔加工单元和铣削加工单元呈“品”字形安装于底座之上;数控直驱转台单元位于车削加工单元、钻孔加工单元和铣削加工单元的中心位置。优点为:车削、铣削、钻孔三个加工单元均可实现高度方向以及数控直驱转台的径向方向运动。数控直驱转台不仅可实现高速转动,还可实现分度转动。高速转动可在低于最高转速的范围内任意设定,分度转动可实现任意设定角度的转动。本发明主要用于大型圆盘类零件的加工,车削、铣削、钻孔加工可同时进行,不需要换刀,可有效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

    变高度辊模成形方法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6548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355300.6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变高度辊模成形系统及成形方法,变高度辊模成形装置包括底模(4)、成形轧辊组(5)、成形轧辊组运动机构、底座(6)和上位机;所述成形轧辊组(5)设置于所述底模(4)的正上方,设所述成形轧辊组(5)包括n道次的成形轧辊(5‑1);所述成形轧辊组(5)的各道次成形轧辊(5‑1)的成形角度从第一道次到最后道次逐次递增;每道次成形轧辊(5‑1)的z值可独立调节。优点为:可根据轧辊和底模的不同形状,设计生产不同宽度、不同高度、不同截面的产品,并且,对于生产出的同一产品,还具有不同的高度值,适应性更强,有效的解决了截面形状既深又窄的高度变化截面零件的辊弯成形难题。

    凸轮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5486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355315.2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轮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及成形方法,包括至少一组共轭凸轮变截面辊弯成形单元;当共轭凸轮变截面辊弯成形单元为两组及其以上时,各个共轭凸轮变截面辊弯成形单元依次首尾相接设置。每组共轭凸轮变截面辊弯成形单元包括:上凹轮、下凸轮、上驱动轴、下驱动轴、上凹轮驱动机构、下凸轮驱动机构和机架。优点为:(1)可根据凸轮的不同形状,设计生产不同宽度、不同高度、不同截面的产品,适应性更强。(2)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截面形状既深又窄的高度变化截面零件的辊弯成形难题;还降低了伺服控制的轴数规模,使用传统的机械机构成型,使控制系统变得简单易行,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度,方便对系统进行维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