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507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00742.1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进行初始化设置,确定初始中继节点和初始功率比例因子;根据初始中继节点和初始功率比例因子以及各通信链路对主用户干扰的功率上限值确定初始中继节点用于放大转发次用户源和传输自身数据的发射功率;在最佳功率优化模型中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次用户源向接入节点和初始中继节点发送数据的发射功率;通过算法确定最佳功率比例因子和最佳中继节点。在考虑中继节点对次用户源的数据进行转发的同时还考虑自身传输的数据,在满足总发射功率的约束条件下减少对主用户的干扰,保证中继节点的传输性能,同时最大化系统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08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23621.8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资源分配的干扰协调方法与异构网络通信系统,其中,方法包括:MeNB获取初始PRB分配信息,利用被干扰MUE的可用PRB信息与限制PRB信息,对各干扰HeNB的可用PRB信息与限制PRB信息进行更新,并根据更新得到的各干扰HeNB的第一HeNB资源列表对MeNB的可用PRB信息与限制PRB信息进行更新,得到第一MeNB资源列表;获取各HUE的可用PRB信息与限制PRB信息并据此对第一MeNB资源列表进行更新,并利用更新得到的第二MeNB资源列表对各HeNB的第一HeNB资源列表进行更新,根据得到的各HeNB的第二HeNB资源列表与第二MeNB资源列表重新为MeNB与各HeNB分配PRB。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异构网络系统内的下行干扰,提高异构网络系统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98587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91533.4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接收机检测方法,包括:主接收机与主发射机建立通信链路后,所述主接收机通过自身配备的信号发射装置向周围从用户发射信号,以通知所述主接收机所使用的授权接收频率;接收到所述信号的从发射机根据所述信号确定频谱空洞。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直接接收机检测系统,包括:配备有信号发射装置的主接收机和从发射机。本发明采用主、从用户之间信息交互的形式,由主接收机将授权接收频率信息通知给从用户,使得从用户能够确定出依赖于主接收机的频谱空洞,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隐蔽站问题等由于从用户频谱检测不准确而造成的对主接收机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756382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067884.3
申请日:2005-04-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Q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采用非对称频分双工方式进行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应的通信系统。根据本发明,所述通信系统覆盖至少一个小区,所述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具有下行链路总频宽和下行链路单位频宽,所述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具有上行链路总频宽和上行链路单位频宽,其中下行链路单位频宽大于上行链路单位频宽,从而上行链路的频点的个数多于下行链路的频点的个数,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所有上行链路频点构成一个上行频率池;一个下行链路频点为所述通信系统的一个小区从所述上行频率池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频点,构成一个频率簇,以进行业务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27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410758049.3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成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基站获取无线传感器与基站间的距离;所述基站根据无线传感器的初始能量和所述无线传感器与基站间的距离,采用混沌粒子群成簇方法,确定无线传感器成簇信息,并将所述无线传感器成簇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根据所述无线传感器成簇信息进行成簇,形成簇头无线传感器和簇点无线传感器;所述簇头无线传感器接收所述簇点无线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并将所述感知的数据进行融合,进而将所述融合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均匀成簇方法,能够使得非均匀成簇方法更加合理,网络的能耗降低,同时能够避免“早熟”和“热点”现象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348768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310323194.4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5/03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对齐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如果当前小区的用户个数大于满足小区间完全干扰对齐条件时的最大用户个数,则:选择所述当前小区的个用户,确定该个用户分别对应的接收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述接收预编码矩阵和所述当前小区的每一个用户相对于所述当前小区的相邻小区的基站的信道矩阵,确定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根据最大化信号泄露噪声比原则确定第二发送预编码矩阵;基于所述接收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发送预编码矩阵以及所述第二发送预编码矩阵进行干扰对齐。本发明在小区用户数量大于实现小区间干扰对齐的最大用户数的情况下,减少了系统的干扰泄露,降低了小区间干扰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增加了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19543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310451592.4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无线传感网Sink节点的选择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传感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含步骤:S1、建立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S2、依据所述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源节点在发送信息之前选择最优的Sink节点。S3、计算源节点或者转发节点到下跳节点的概率;所述源节点或者转发节点依据计算出的概率选择下跳转发节点,并最终到达所述最优的Sink节点。本发明通过源节点在发送信息之前首先判断将信息发送到当前相对最优的sink节点去,从而优化了传感网的路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509580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10219998.4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K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卡间通信机制的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防碰撞系统及算法,本发明从现有防碰撞算法中所存在的性能滑坡和饥饿问题出发,根据现有硬件间集成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标签通信时隙,并将其加入传统DFSA识别算法的标签识别过程之前,通过标签间通信,将有用信息集中到更少的标签上,从而减少参与识别过程的标签数。对于大数目标签快速识别情况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碰撞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58525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210180048.6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异构网络中的调度方法与装置。构造m×3矩阵,矩阵的每行表示一个调度请求,矩阵的第一列为公平因子,第二列为效率因子,第三列匹配因子;将构造的矩阵进行归一化;根据权重向量对已归一化的矩阵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加权矩阵;根据加权矩阵确认正理想解以及负理想解;计算正理想距离和计算负理想距离;根据正理想距离以及负理想距离计算相对接近度;按照相对接近度的大小进行排序,确定调度顺序,根据调度顺序进行调度。本发明根据网络容量现状,综合考虑公平、效率和业务QoS并进行调度选择,在保证系统吞吐量的同时提高系统公平性和业务QoS匹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5213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110313130.7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跳中继路径选择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宿节点检测自源节点、中继节点至宿节点所经过的各条路径以及每条路径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确定传输路径集合和备选路径集合;利用传输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向源节点传输备选路径集合的信息;源节点判断是否存在可用路径;如果存在则向宿节点发送路径选择确认消息并在源节点与宿节点之间传输数据。本发明综合考虑单跳信道容量和误码率,从而使得最终所选择的整条路径的性能最优。此外,本发明还同时考虑双向的性能,从而使得所选择的路径在双方向上的性能都能同时达到最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