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菌种的组织分离方法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3758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77053.2

    申请日:2009-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耳菌种的组织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干木耳消毒并润湿;(2)剪取耳片组织块;(3)将耳片组织块用酒精灯火焰进行灭菌消毒;(4)将耳片组织块插入到分离培养基中进行恒温分离培养;(5)挑取新生长出的菌丝作为接种块接种至纯化培养基中进行纯化培养,即得;本发明木耳菌种的组织分离方法具有操作简捷,生产成本低,菌丝分离成功率高,菌丝萌发快、长势强等优点。本发明方法应用广泛,可适用于各种胶质耳的组织分离。

    一株微小硬孔菌及其应用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8271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039807.1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微小硬孔菌,该菌株分类命名为Rigidoporus minutus,2019年12月23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19150。所述的微小硬孔菌,经实验证明,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疗效非常突出,因此,可以以该微小硬孔菌为原料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的药物,比如:培养该菌获得培养物,并添加或不添加其它药物、辅料等加工制备成菌剂。本发明为研究微小硬孔菌的抑制肿瘤机制、用途、药物开发等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一株微小多年卧孔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047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039598.0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微小多年卧孔菌,该菌株分类命名为Heterobasidion minor,已于2019年12月23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19149。所述的微小多年卧孔菌,经实验证明,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疗效非常突出,因此,可以以该微小多年卧孔菌为原料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的药物,比如:培养该菌获得培养物,并添加或不添加其它药物、辅料等加工制备成菌剂。本发明为研究微小多年卧孔菌的抑制肿瘤机制、用途、药物开发等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一种诱导糙皮侧耳菌加速产漆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986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255833.6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糙皮侧耳菌加速产漆酶的方法,包括将真菌菌株糙皮侧耳菌于含有碱性木质素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本发明方法中2株栽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利用简单的木质素或者含葡萄糖的木质素培养基进行诱导产漆酶,能够在发酵初期就得到高漆酶活性,整个发酵产漆酶时间完全提前,发酵产漆酶的周期缩短,漆酶产量提高,漆酶生产效率高,并且在发酵初期得到最大漆酶活性,方便在发酵前期即可进行纯化,便于投入到工业中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方法使用的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极为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易于重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一种木生药用真菌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123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015463.X

    申请日:2015-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生药用真菌的分离方法,包括在密闭条件下,使药用真菌子实体萌发,进行菌丝培养。本发明方法中采用新鲜的子实体作为最适宜菌丝萌发的天然基质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显著提高了木生真菌的分离成功率,木生真菌的分离成功率高达8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已成功分离了多种应用价值很高的药用真菌,例如桑黄、槐耳、杨黄、灵芝、桦茸等,为具有高药用价值的真菌提供了新的培养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