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2804320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0415625.3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135 , A61N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光疗功能的气囊式远端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腕带,所述腕带的表面设置有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一侧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腕带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腕带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腕带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红外光灸组件,所述红外光灸组件的内部包括有保护层、碳纤维加热片、远红外发热导线、隔热层。该具备光疗功能的气囊式远端桡动脉止血装置,可在发挥压迫止血的同时通过远红外理疗作用改善因局部压迫导致的肌肉痉挛、疼痛诱发的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以及促进局部微循环的辅助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408621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148053.3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振分束器,所述偏振分束器包括输入波导、多模干涉区和两个输出波导,所述多模干涉区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多模干涉区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输出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多模干涉区内设置有光栅,所述光栅沿入射光在所述多模干涉区内的传播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偏振分束器,通过在多模干涉区内设置光栅,有效减小了偏振分束器的整体尺寸,使得该偏振分束器易于集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45753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871988.3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4B10/524 , H04B10/54 , H04B10/5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定位的发射机,该发射机包括定位信号发生装置、驱动电路和发射光源;定位信号发生装置产生通用的定位发射信号,定位发射信号包括低传输速率的第一类信号和高传输速率的第二类信号,其中,第二类信号形成低速率包络,低速率包络被设计作为第一类信号,使得定位发射信号中的第一类信号和第二类信号能够分别由第一类接收机和第二类接收机同时检测;驱动电路基于定位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定位发射信号驱动发射光源发光。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第一类和第二类接收机要求的定位发射信号格式的融合,简化了用于光定位的发射信号设计,且具有普适性,同时适用采用不同类型感光元件的光定位接收机,降低了光定位发射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941972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919272.6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B6/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偏振分束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口1或第二输入端口2,耦合区5以及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其中,第一输入端口1或第二输入端口2与耦合区5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一输出端口3和第二输出端口4与耦合区5的输出端口连接;耦合区5由两个相邻的光波导组成,两个光波导均处于对方波导模式倏逝场范围内;耦合区5中,通过预设数量的光栅结构连接这两个波导,并向这两个波导外侧延伸预设长度,以使横电波TE的耦合长度是横磁波TM耦合长度的一半。本实用新型的偏振分束器,利用光栅对波导模式等效折射率的调控作用,使得TE的奇对称模和偶对称模之间的等效折射率差是TM的两倍,从而实现偏振分束。
-
公开(公告)号:CN205246935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1028410.3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B6/29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向耦合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口1和/或第二输入端口2,耦合区5以及第一输出端口3和/或第二输出端口4;其中,第一输入端口1和/或第二输入端口2与耦合区5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一输出端口3和/或第二输出端口4与耦合区5的输出端口连接;耦合区5由两个相邻的光波导组成,两个光波导均处于对方波导模式倏逝场范围内;耦合区5中至少一个光波导设置光栅结构,以使横电波TE与横磁波TM在耦合区5中的耦合效率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方向耦合器,利用光栅对波导模式等效折射率的调控作用,减小奇对称模和偶对称模之间的等效折射率差,从而实现偏振不敏感的方向耦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