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电极通用连接器、装置及注入电压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435853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886012.2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入电极通用连接器、装置及注入电压测试装置,该植入电极通用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当柱状植入电极安装到通用连接器中,部分导电端子会与电极触点接触实现电连接,由于每一个导电端子都连接有一根连接导线,而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设置为自由端,测试者只要将与同一个电极触点连接的所有导电端子的连接导线都连接至同一个测试通道中即可实现对该电极触点的测试。由于柱状植入电极规格的不同,与电极触点实现电连接的导电端子也不相同,为了实现不同规格植入电极连接的通用性,测试者可根据导电端子与电极触点的接触情况,调节各个连接导线与测试通道的连接情况即可。

    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238565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406822.4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弹性电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其中,弹性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位于一端,为直段,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电连接;弹性变形段,位于另一端,具有通过弯折构成的弧形结构和卡位结构,所述弧形结构适于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线圈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段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中的硬线路板,可使硬线路板与弹性连接件进行刚性连接,由于刚性连接的焊接后,相比于以往柔性连接的表贴连接,具有更加便于拆卸和拆卸后不易损坏的优点,因此能够实现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多次拆装,便于有源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维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植入医疗仪器自动测试系统的天线插座

    公开(公告)号:CN208385599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1168105.8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植入医疗仪器电路板自动测试系统及其天线插座,该天线插座包括:天线插座本体;天线工装安装部,设置在天线插座本体上,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天线工装;电连接件,设置在天线插座本体上,装有天线线圈的天线工装安装于天线工装安装部后其天线线圈与电连接件电连接;第一接线端,设置在天线插座本体上,可通过导线插接的方式与被测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接线端的内部与电连接件电连接。在进行不同类别植入产品测试时,通过直接更换天线工装即可实现天线线圈与对应植入产品被测电路板的电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每次更换天线线圈都要重新连接多根导线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天线线圈的更换效率。

    一种适用于有源植入医疗仪器自动检测的通用电路板

    公开(公告)号:CN208384078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1172942.8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有源植入医疗仪器自动检测的通用电路板,包括:被测电路板连接部,用于连接被测电路板;被测电路板外围电路,包括多种电气元件,通过所述被测电路板连接部与被测电路板上的连接点相连,用于模拟被测电路板的实际工况;负载单元,用于模拟被测电路板的负载;选择单元和采集设备连接部,所述采集设备连接部通过所述选择单元连接所述被测电路板外围电路中的至少一部分电气元件,其中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采集设备连接部与其连接的所述电气元件的连通关系,所述采集设备连接部还用于连接外部采集设备,以使外部采集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部分电气元件在所述负载的影响下发出的信号。

    植入式医疗仪器用体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30754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350748.4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植入式医疗仪器用体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工装,该体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工装包括:电动平移台导轨;设于电动平移台导轨上的多个测试单元,测试单元包括:可在电动平移台导轨上移动以调整各个测试单元的间距的电控平移台、设于电控平移台上的测试电路板和与测试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被测物,被测物为植入式医疗仪器的体外控制设备或者其电路板,以及设于电控平移台上的空间调整机构和设于空间调整机构上的感应线圈,空间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各个测试单元的感应线圈的相对空间位置,感应线圈与被测物或测试电路板电性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于多个被测对象的可靠性测试均是采用人工方式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便捷可靠的植入式医疗仪器自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302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814168.4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捷可靠的植入式医疗仪器自动检测方法,使用移位工装实现自动检测,移位工装包括Y轴导轨、X轴导轨、平移台,受驱动地可移动设置在X轴导轨上,与平移台相对应的X轴导轨的一端设有与X轴导轨相固定的固定台,平移台和固定台之一设置有充电编程器的线圈,另一设置有感应线圈,充电编程器的线圈和感应线圈沿X轴导轨的方向对应设置;平移台上还设置有磁铁;测试板平台,位于Y轴导轨一端且相对Y轴导轨固定设置,测试板平台上设有测试板,测试板与磁铁沿Y轴导轨方向对应设置;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平移台沿X轴导轨运动,调节充电编程器的线圈与感应线圈的距离,进行通信距离测试。

    用于检测植入医疗设备整机的自动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42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14788.8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植入医疗设备整机的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移位工装、电源和计算机;所述移位工装上设有充电编程器和测试板,所述移位工装用于改变所述充电编程器与被测植入设备的相对位置;所述测试板上设有用于向被测植入设备提供负载的元件以及连接被测植入设备的接口;所述计算机分别与所述测试板、所述充电编程器和所述电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测试板上的元件向被测植入设备提供负载,以及控制所述充电编程器通过被测植入设备对所述电源进行充电,并通过所述充电编程器获取被测植入设备的工作参数。

    污水处理厂曝气器阻力特性实时监测系统和堵塞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4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391166.X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曝气器阻力特性实时监测系统和堵塞预警方法,其中,污水处理厂曝气器阻力特性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测量控制装置、输入输出模块、系统控制器和人机交互界面,测量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污水处理厂曝气干管上的干管气体压力计,安装在污水处理厂曝气支管上的支管气流等比调节阀、支管气体流量计和/或支管气体压力计,以及安装在曝气池进水口前管道上的进水液体流量计和/或安装在曝气池上与曝气区域相对应位置的曝气区液位计;输入输出模块通过电缆与各测量控制装置相连接,系统控制器与鼓风机和输入输出模块直接连接,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控制器相连接。

    一种活性污泥反硝化速率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8039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888650.9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反硝化速率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系统、硝氮检测系统、流程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反应系统包括生物反应罐;生物反应罐内部设有膜组件,膜组件的出水口通过设有产水抽吸泵的管路与硝氮测量室入口连接;硝氮检测系统包括封装在硝氮测量室中的硝氮传感器;硝氮测量出口与生物反应罐连接;流程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中间继电器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硝氮传感器和中间继电器组连接,每个中间继电器分别与进水蠕动泵、进水电磁阀、循环电磁阀、排空电磁阀和产水抽吸泵连接。利用本发明装置可对活性污泥反硝化速率实现自动、连续、在线检测,同时还可调整外部碳源的投加量,评估反硝化活性。

    一种水质检测方法及其专用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5115911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599468.1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检测方法及其专用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它包括依次叠加且密封配合的上层盖片(1)、中间层(2)和下层垫片(3);上层盖片(1)上设有一进样孔(4);中间层包括进样池(5)、反应腔室(6)和残液腔室(7);进样池(5)与进样孔(1)连通,且位置对应;进样池(5)与残液腔室(7)之间由一主微流道(8)连通;主微流道(8)向外延伸出若干对支微流道(10),每个支微流道的端部连通反应腔室(6);下层垫片(3)是由透明的材料制作的。本发明微流控芯片方便大众使用,易于“互联网+”推广;显色芯片与检测器件分离,易与移动设备和物联网集成;可实现多指标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