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介质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05188.6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介质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介质滤波器包括介质块及包覆于所述介质块外表面的第一金属层。所述介质滤波器设有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远离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外凸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金属化盲孔,所述金属化盲孔孔壁用于与天线电路板或射频连接器电性连接。上述的介质滤波器,金属化盲孔也就是介质滤波器的连接端口,用于与天线电路板或射频连接器电性连接,凸台能一定程度加深金属化盲孔的孔深,避免PIN针因为金属化盲孔的孔深不够而导致脱落、出现歪斜、焊接不良或者压裂缺陷,能保证良好的焊接性能,提高介质滤波器的产品质量。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容性耦合带宽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83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24486.1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容性耦合带宽调节方法,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与金属层。介质块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容性耦合通孔与间隔的两个频率调试孔。容性耦合通孔位于两个频率调试孔之间。介质块的表面的金属层上开设有非圆环状的封闭式缺口环,封闭式缺口环绕设于容性耦合通孔的外围,且封闭式缺口环为封闭式的封闭式缺口环。通过调整非圆环状的封闭式缺口环的周长来使得容性耦合带宽符合要求,无需通过如传统地减小圆环状的缺口环的环宽D来减小耦合带宽,非封闭式的封闭式缺口环的环宽d可以做到更大的尺寸(例如0.4mm或0.6mm以上),便于设备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也能避免由于环宽较小时的短路缺陷,实用性较高。

    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80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322577.X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设备,谐振器包括:平面耦合件、支撑件及耦合臂。平面耦合件具有耦合平面。支撑件包括沿垂直于耦合平面方向延伸的主支撑段及连接于主支撑段与平面耦合件之间的辅支撑段。辅支撑段与平面耦合件的边缘相连,辅支撑段设为朝远离于耦合平面的中心轴线凹设的弯曲状。耦合臂的一端与辅支撑段或平面耦合件相连,耦合臂另一端设为自由端并用于与另一个谐振器耦合相连,耦合臂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耦合平面。如此,能实现两个谐振器之间有较强的容性耦合效果,且谐振频率越低,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并装设探针型的容性飞杆的结构形式,结构更加简单,更加节省物料,能省去安装步骤,降低成本,同时能改善远端抑制。

    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48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535591.5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及介质波导滤波器,容性耦合结构包括设于介质本体中相邻的两个介质谐振器之间的通孔及分别绕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的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设置为非封闭形式,所述第二调节槽设置为封闭形式,所述第一调节槽及所述第二调节槽均贯穿所述介质本体的导电层,所述第一调节槽所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调节槽所在的第二平面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介质本体的厚度。所述容性耦合结构便于加工,生产调试难度低,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如此,采用所述容性耦合结构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生产调试难度低,生产质量高,适应大批量生产。

    滤波器与通信设备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68313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71055.6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所述滤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耦合元件和顺次联通的四个谐振腔,所述耦合元件与所述四个谐振腔构成CQ拓扑结构,每个谐振腔中均设有谐振柱,所述耦合元件穿设于其中三个谐振腔,耦合元件与该三个谐振腔中的其中一个作为连接节点的谐振腔内的谐振柱直接电连接或耦合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三个谐振腔中作为延伸节点的另外两个谐振腔内设置的谐振柱耦合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滤波器的CQ拓扑结构使耦合元件与三个谐振柱电连接,以调节滤波器的两个传输零点所对应的抑制幅度,提升滤波器的通信性能。

    滤波器与通信设备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83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71055.6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所述滤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耦合元件和顺次联通的四个谐振腔,所述耦合元件与所述四个谐振腔构成CQ拓扑结构,每个谐振腔中均设有谐振柱,所述耦合元件穿设于其中三个谐振腔,耦合元件与该三个谐振腔中的其中一个作为连接节点的谐振腔内的谐振柱直接电连接或耦合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三个谐振腔中作为延伸节点的另外两个谐振腔内设置的谐振柱耦合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滤波器的CQ拓扑结构使耦合元件与三个谐振柱电连接,以调节滤波器的两个传输零点所对应的抑制幅度,提升滤波器的通信性能。

    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4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648898.3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第一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的一侧,第二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的一侧,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三连线Z3的一侧。将包含上述的谐振腔结构的滤波器进行仿真,根据仿真图可知,能实现在通带低端和/或通带高端产生零点。如此,一方面,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在第二墙板上装设飞杆,从而便能节省物料成本,减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插入损耗;此外,提高常温及高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另外,降低产品本身重量,提升产品竞争率。

    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4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650214.3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的一侧,第五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的一侧。将包含上述的谐振腔结构的滤波器进行仿真,根据仿真图可知,能实现在通带低端和/或通带高端产生零点。如此,一方面,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在第二墙板上装设飞杆,从而便能节省物料成本,减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插入损耗;此外,提高常温及高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另外,降低产品本身重量,提升产品竞争率。

    滤波器及其介质谐振器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4218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161408.2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器及其介质谐振器,介质谐振器包括介质块及包覆于介质块外表面的金属层。介质谐振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供射频连接器的PIN针插入的金属化盲孔,第一表面还形成有异于金属化盲孔的内凹结构。通过在介质谐振器的第一表面形成内凹结构,可以起到增强射频连接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的作用,从而实现输入输出端的带宽调节,改变时延。当内凹结构的尺寸增大时,相应的输入输出端的时延增长。因此,可在加大金属化盲孔深度的同时,通过调节内凹结构的尺寸,以使时延满足需求。而随着金属化盲孔的深度增大,PIN针插入的长度也变长,故PIN针焊接的强度更高,上述滤波器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4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48898.3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第一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的一侧,第二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的一侧,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三连线Z3的一侧。将包含上述的谐振腔结构的滤波器进行仿真,根据仿真图可知,能实现在通带低端和/或通带高端产生零点。如此,一方面,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在第二墙板上装设飞杆,从而便能节省物料成本,减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插入损耗;此外,提高常温及高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另外,降低产品本身重量,提升产品竞争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