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45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49915.5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由于第一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远离于第二墙板的一侧,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远离于第二墙板的一侧;或者,第一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靠近于第二墙板的一侧,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靠近于第二墙板的一侧。如此,一方面,能节省物料成本,减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插入损耗;此外,提高常温及高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另外,降低产品本身重量,提升产品竞争率。

    介质波导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78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477401.1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与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与导电层。端口孔、对接部位及第一导电层所形成的结构相当于端口耦合结构,与电路板或射频连接器相连,实现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信号输入输出。对接部位上的第一导电层与电路板的第一焊盘或射频连接器的内导体进行对位焊接连接,可以实现介质波导滤波器与电路板或射频连接器相连,这样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通过在端口金属化孔中焊接设置pin针后再与电路板或射频连接器进行对位焊接连接。如此,由于无需在端口金属化孔中焊接设置pin针,能避免焊接pin针导致的介质本体碎裂风险,还能避免由于焊接pin针导致表面不平整,避免端口金属化孔中pin针脱落降低可靠性,以及能提高生产效率。

    双层腔合路器及其公共端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852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086593.1

    申请日:2017-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腔合路器及其公共端口装置,第一隔板位于壳体内用以将壳体分隔形成第一层腔体和第二层腔体,第二隔板立于第一隔板上用以将第一层腔体分隔形成第一首腔和第二首腔。壳体开设有连接公共接头的公共接头孔,第一隔板面向公共接头孔的一侧凹设有耦合窗口,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谐振柱、第二谐振柱或第三谐振柱上开设有耦合孔,耦合棒一端用于与公共接头连接,另一端插入耦合孔内。本发明只需要一个棒插入式耦合即可以同时实现上下双层三通路的端口带宽分配,这将使双层结构形式在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有了更广泛应用。此外,本发明省去传统结构设计所需要的公共谐振腔,具有插损小、体积小、便于加工及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腔体滤波器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6187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240768.4

    申请日:2018-03-22

    Inventor: 张彪 金志刚 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内部形成有多个谐振腔的腔体、能与腔体盖合的盖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谐振腔内并通过预设的耦合窗相互耦合的多个谐振器。盖板与多个谐振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调频区域,盖板与耦合窗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调耦合区域,且调频区域及调耦合区域均可操作地产生形变。由于调频区域及调耦合区域分别与谐振器及耦合窗的位置对应。因此,通过操作使调频区域及调耦合区域上凸或下凹时,可改变电容电感参数,从而对谐振器的频率及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实现调节。可见,上述滤波器通过在盖板上设置调频区域及调耦合区域可代替传统的调节螺杆,从而有效地减少元件数量、并简化结构。因此,上述腔体滤波器小型化、轻量化的程度更高。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6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8039.9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及金属层。一方面,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盲槽的宽度大小,和/或通过调整盲槽的深度大小来相应调整容性耦合量,和/或通过调整两个容性耦合通孔的间距,和/或通过调整容性耦合通孔的直径来相应调整两个谐振腔的容性耦合量大小,而无需通过调整隔断环的尺寸大小来调整容性耦合量,能实现降低加工难度,能实现批量性生产;另一方面,设计隔断环时,可相对减小隔断环的尺寸,无需增大隔断环的尺寸,从而能避免隔断环处因为开口较大而导致大量信号泄露及信号串扰严重,能实现隔断环处只有较少的信号泄漏,介质波导滤波器相互干扰大大降低。

    滤波器及其介质谐振器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42187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61408.2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器及其介质谐振器,介质谐振器包括介质块及包覆于介质块外表面的金属层。介质谐振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供射频连接器的PIN针插入的金属化盲孔,第一表面还形成有异于金属化盲孔的内凹结构。通过在介质谐振器的第一表面形成内凹结构,可以起到增强射频连接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的作用,从而实现输入输出端的带宽调节,改变时延。当内凹结构的尺寸增大时,相应的输入输出端的时延增长。因此,可在加大金属化盲孔深度的同时,通过调节内凹结构的尺寸,以使时延满足需求。而随着金属化盲孔的深度增大,PIN针插入的长度也变长,故PIN针焊接的强度更高,上述滤波器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椭圆函数型低通滤波器及射频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819912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128434.8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椭圆函数型低通滤波器。所述椭圆函数型低通滤波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沿其纵长方向两端设有两个用于外部信号连接的端口,所述腔体内设有用于在两个所述端口之间传导信号的内导体,所述内导体沿其纵长方向间隔设有若干谐振单元,所述内导体的至少一端在靠近所述端口处并联有集总参数谐振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椭圆函数型低通滤波器的射频器件。所述椭圆函数型低通滤波器以及所述射频器件插入损耗小、驻波比小、近端带外抑制高、抑制频段宽,可以应用在对隔离度要求较高的系统中。所述椭圆函数型低通滤波器以及射频器件还可以在盖板外表面实现对内部的调谐,避免盖板反复开启。

    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端口强弱的调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9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60405.8

    申请日:2018-08-22

    Inventor: 张彪 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端口强弱的调试方法,包括介质谐振块与射频接头。介质谐振块的其中一侧面上设置有盲孔,介质谐振块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金属层。盲孔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金属层。射频接头包括外壳与接头内导体。外壳设置在介质谐振块上,接头内导体设置在外壳上,接头内导体外侧壁金属化,接头内导体伸入到盲孔中,接头内导体端部的外侧壁设有凸缘。凸缘与盲孔内侧壁相接触。上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由于在盲孔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层,通过实验得知,能够增大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耦合能量;接头内导体通过凸缘与盲孔内侧壁直接接触,可以直接实现接头内导体与盲孔侧壁之间进行能量传递,从而能够增大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耦合能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