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047000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2421927.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27/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青贮作物干旱胁迫试验的控水灌溉装置,包括锥形花盆,锥形花盆放置于透水底座上,所述的透水底座上开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底座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有滑动调节扣,滑动调节扣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锁紧把手,滑动调节扣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撑环,支撑环中插放有补水瓶,补水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补水软管,补水软管上等间距开有若干补水孔,补水软管容置于锥形花盆中且呈螺旋状从锥形花盆的盆口向盆底处延伸,补水软管的外壁上绑定有螺旋状支撑骨架,支撑骨架通过钢丝固定于补水软管上。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对花盆内的土壤进行补水时,各土壤层可均匀受水。
-
公开(公告)号:CN211861325U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20350869.X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播牧草消减水土流失生态带,包括生态带本体,所述生态带本体包括抗侵蚀木质纤维层,营养层、存水层和粘合层,所述抗侵蚀木质纤维层的底部设置有营养层,所述营养层的底部设置有存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抗侵蚀木质纤维层,可形成柔性、连续、多孔、吸水的抗侵蚀保护层,在与土壤粘结后,与地面完全贴合,形成土壤保护纤维层,防止雨水引发水土流失现象,通过设计粘合层,可增强生态带本体与地面之间的粘结作用,增强生态带抗侵蚀能力,通过坡面和防护机构,便于保证生态带本体与地面贴合,防止生态带表面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防护效果,解决了现有生态带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872619U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21597839.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56
Abstract: 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包括降水系统和吹风系统;降水系统包括支架、降水管和供水管路,支架的顶部固定有降水管,降水管与供水管连接,供水管与水箱中的水泵连接,降水管上固定有喷头;吹风系统包括整流箱和风机箱,风机箱和整流箱通过波纹软管连接,整流箱的右面板上开有出风口,箱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蜂窝器和阻尼网,风机箱的左侧开口,风机箱中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上固定有扇叶,整流箱和风机箱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上。该装置结构简单,可自行组装加工制作而成。采用本实用新型可研究不同坡度下玉米马铃薯间作群体的土壤侵蚀对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风力同时耦合作用下的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207075283U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20956054.4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坡耕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利用系统,包括坡耕地、水体循环系统、灌溉系统、传感器监测系统、闸阀开关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坡耕地从坡顶至坡脚划分为光能采集单元、粮食作物种植单元、饲用及经济作物水保单元、水产养殖单元I、粮食作物种植单元、饲用及经济作物水保单元和水产养殖单元II,光伏发电系统由若干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水体循环系统由水产养殖单元I、水产养殖单元II、第二泵体、提升管道和下流管道组成,该系统是一种适合于坡耕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可有效解决坡耕地干旱缺水的问题,减缓和防治坡耕地的土壤流失,维持耕地地力,同时增加食物供给的种类和数量,促进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06440715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21477936.4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间作群体地表不同位置水土流失的装置,属于农业监测设备领域,包括侵蚀槽、排水管Ⅰ、径流集水瓶、托架Ⅰ、排水管Ⅱ、渗流集水瓶、托架Ⅱ,所述的侵蚀槽右侧壁的右侧上部开设有地表径流出水孔,地表径流出水孔上设置有排水管Ⅰ,排水管Ⅰ与径流集水瓶连接,径流集水瓶安装在托架Ⅰ上;所述的侵蚀槽右侧壁的左侧下端开设有土壤渗流出水孔,土壤渗流出水孔上设置有排水管Ⅱ,排水管Ⅱ与渗流集水瓶连接,渗流集水瓶安装在托架Ⅱ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玉米马铃薯间作群体地表不同位置水土流失情况的观测,且本装置可操作性强、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具有重要的科学探索及应用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