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结构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20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980121840.0

    申请日:2009-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H01M2/30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电池模块连接到汇流排的电极结构。在下述情况下,有由金属端子和螺栓的摩擦所产生的金属粉混入电池内部这样的问题,所述情况为:在预先使螺栓贯通与汇流排连接的金属端子且使其临时固定了的状态下将该金属端子固定在盖体,然后进行将盖体安装在电池模块本体的作业。本发明通过做成下述电极结构来实现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电极结构包括与汇流排(81)连接的金属端子(41)、螺母(33)、旋转阻止部和螺纹轴(31),该金属端子(41)具有基部和顶端部,基部被固定在电池模块本体,该顶端部从该电池模块本体隔着预定间隔分离并与汇流排(81)连接,该螺母(33)配置在金属端子的顶端部和电池模块本体之间,该旋转阻止部与螺母抵接而在汇流排紧固时防止螺母的空转,该螺纹轴(31)与螺母螺纹连接,并且贯通金属端子的顶端部和汇流排。

    电池组安装结构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51743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680010600.X

    申请日:2006-03-09

    Inventor: 土屋豪范

    Abstract: 在电池组安装结构中,束线(130)的一端从接线箱(60)的车辆后端被引出,沿第二电池组(50)的车辆后侧下降,然后,束线(130)被导引穿过形成在第二电池组(50)的车辆后侧下表面与地板表面(10)之间的空间(A2)。此后,束线(130)一端横跨由座椅腿(210)与地板表面(10)界定的空间(A1),然后,束线(130)的另一端被连接至DCDC转换器(110)。即使在电池组被布置在中央控制台中的情况下,该结构也能够提供良好的组装电池组及外围设备的操作性。

    用于二次电池的冷却结构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90838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01531.6

    申请日:2006-03-08

    Inventor: 土屋豪范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冷却结构中,第一排出管(90)连接至第一电池组。第一排出管(90)包括在驾驶员座椅与前排乘客座椅之间朝向车辆后侧延伸的第一中心排出管(91),以及在驾驶员座椅下方延伸的第一座椅下方排出管(92)。第二排出管(100)连接至第二电池组。第二排出管(100)包括第二中心排出管(101)以及在前排乘客座椅下方延伸的第二座椅下方排出管(102)。通过上述结构,用于二次电池的冷却结构可确保车辆内优良的生活环境,并且不会受到从电池组排出的冷却空气的影响。

    高压连接器盒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1423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510109873.7

    申请日:2005-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026

    Abstract: 为可靠地避免控制器受到继电器和高压电路的热量或噪音的影响,一合成树脂制成的内壳体设置在顶壳体和底壳体之间。一高压电路设置在顶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一控制基板安装在底壳体上。底壳体由内壳体覆盖。由此,内壳体防止了控制基板被高压电路加热。一导电金属保护罩设置在带有控制基板的底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以覆盖包括控制基板的底壳体。由此,防止控制基板受到高压电路的噪音的影响。内壳体和保护罩分别具有一凸缘,它们通过叠置两个凸缘由螺栓固定在车体上。

    电源装置的车辆安装构造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21127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80013657.X

    申请日:2007-03-13

    Inventor: 土屋豪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B60K2001/003 H01M2/1083

    Abstract: 电源装置的车辆安装构造包括:驾驶座和副驾驶座,设置在车厢内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仪表板,设置在车厢内的车辆前方并设置有电子设备;电池组组件(35),配置在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以及束线(380),与电池组组件(35)电连接。束线(380)被电池组组件(35)从车辆前方侧和上方侧包围。根据这样的构成,提供了一种妥当地保护了设置在仪表板上的电子设备而使其免受电磁波影响的电源装置的车辆安装构造。

    束线排布结构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2855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80043583.X

    申请日:2006-11-16

    Abstract: 一种束线排布结构,包括:蓄电池箱(21),其界定容纳混合动力机动车辆上蓄电池(27)及电气设备(28)的内部空间(18),并由第一构件形成;加强件(31),其设置在所述蓄电池箱(21)中,由具有比所述第一构件更高强度的第二构件形成,并对所述蓄电池箱(21)提供加强;以及束线(41),其沿所述加强件(31)排布在某一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