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425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28570.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上部预制下部现浇轨道墙结构,包括轨道墙上部预制段和轨道墙下部现浇段;所述轨道墙上部预制段为分段预制,底面预留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轨道墙下部现浇段形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跨座式单轨隧道上部预制下部现浇轨道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轨道墙的方案,在满足轨道制造精度的前提下,分散列车荷载和结构自重荷载,避免所有荷载集中作用于支墩基础,从而缩小了隧道断面。
-
公开(公告)号:CN108716409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27262.4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全预制轨道墙结构,包括分段预制的一体化预制轨道墙,所述一体化预制轨道墙包括轨道墙、轨道墙基础和轨道墙基础底部均匀设置的高度相同的凸台,所述轨道墙基础底面为弧形,弧度与隧道内轮廓一致。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跨座式单轨隧道全预制轨道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全预制轨道墙的方案,在满足轨道制造精度的前提下,分散列车荷载和结构自重荷载,避免所有荷载集中作用于支墩基础,从而缩小隧道断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00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206762.1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内排水沟的盖板及盖板的制备方法。该盖板其厚度为2‑3厘米,且设置贯通盖板的上、下表面的一个以上的通气孔。通过备料、搅拌、振捣成型、初养、终养得到隧道内排水沟盖板。盖板的厚度由现有技术的6厘米降到2‑3厘米,变薄了,混凝土的使用量明显减小,且整体的重量变轻。不过,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产生空气负压,重量降低后的盖板容易被吸走,针对这种情况,在盖板上设置了贯通盖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使排水沟内外空气联通,有效降低空气负压。
-
公开(公告)号:CN10479097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06277.4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衬砌用复合柱芯结构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柱芯结构为柱状结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长度为2-5米,柱径为10-80毫米,所述复合柱芯结构的连接端设置向内内缩的台阶,供钢管套筒套接。复合柱芯结构串接形成内柱。多个内柱矩阵排列形成内柱结构。内柱结构的内柱周围浇筑混凝土,整体形成隧道衬砌。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复合柱芯结构。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复合柱芯结构,复合柱芯结构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质轻,强度大,且好安装,活性粉末混凝土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形成复合结构,能够承担围岩荷载及结构自身的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10537029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36563.1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的纠偏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A、对待纠偏加固的盾构隧道进行安全评估,获取当前的管片应力状态;B、当当前的管片应力状态满足规范和结构计算要求时,执行步骤C;当当前的管片应力状态已处于临界状态或已超限时,对待纠偏加固的盾构隧道进行应力释放之后,再执行步骤C;C、根据隧道主要偏移方向确定主要变形回调方向和次要变形回调方向;D、先对主要变形回调方向进行注浆纠偏,再对次要变形回调方向进行注浆纠偏。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盾构隧道的纠偏加固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填海区已发生大范围沉降偏移的已运营地铁盾构隧道进行纠偏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048173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8315.X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中心水沟单体、及制备方法和隧道中心水沟。该隧道中心水沟单体其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且连接端开口,为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上开口覆盖混凝土的盖板;隧道中心水沟单体的侧壁和底部均由石英砂、钢纤维、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微硅粉、矿渣粉及减水剂、水的混合物浇筑。多个隧道中心水沟单体串联而成,相邻的两个之间的间距小于8毫米,错台小于5毫米。通过配料、拌和、入模振荡成型、初养、终养得到隧道中心水沟单体。该方法洞外预先制备单体结构,隧道内安装,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8792069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0900148.4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冉海珍 , 俞祖法 , 赵勇 , 韩志伟 , 蔡珏 , 李汶京 , 曹永刚 , 岳岭 , 刘建友 , 陈红念 , 乔俊飞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赵琳 , 刘方 , 于晨昀 , 王杨 , 彭斌 , 于鹤然 , 张斌 , 张宇宁 , 王磊 , 王婷 , 杨甲豹
IPC: E01C1/00 , E02D29/045 , B66B21/04 , B66B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火车站通行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地下的至少一层电梯隧道;每一所述电梯隧道中设置有至少一部输送人员的电动扶梯;和/或,至少一部设置在所述电动扶梯侧边的、用于输送设备/人员的斜行电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火车站通行系统具有至少一层电梯隧道,并在其中设置数量合理的电动扶梯以及斜行电梯,使进出站客流不交叉,由此大幅度提高旅客进出站的效率,同时便于对相应设备进行检修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825963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489039.4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轨交通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跨座式单轨地下段轨道墙结构。其包括:上部预制墙和下部现浇墙及基础结构;其中,所述上部预制墙为预制结构,内部钢筋向下延伸且探出所述预制结构的下表面;所述下部现浇墙为现场浇筑的结构,其内部包含所述上部预制墙的所述内部钢筋,所述下部现浇墙探入所述基础结构内,且与所述基础结构为一体化浇筑结构。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两侧支墩,取消支墩后,传统轨道梁情况下支墩占用空间在本技术中被省略,隧道端面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208701426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0671475.7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上部预制下部现浇轨道墙结构,包括轨道墙上部预制段和轨道墙下部现浇段;所述轨道墙上部预制段为分段预制,底面预留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轨道墙下部现浇段形成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跨座式单轨隧道上部预制下部现浇轨道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轨道墙的方案,在满足轨道制造精度的前提下,分散列车荷载和结构自重荷载,避免所有荷载集中作用于支墩基础,从而缩小了隧道断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41861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671472.3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全预制轨道墙结构,包括分段预制的一体化预制轨道墙,所述一体化预制轨道墙包括轨道墙、轨道墙基础和轨道墙基础底部均匀设置的高度相同的凸台,所述轨道墙基础底面为弧形,弧度与隧道内轮廓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全预制轨道墙的方案,在满足轨道制造精度的前提下,分散列车荷载和结构自重荷载,避免所有荷载集中作用于支墩基础,从而缩小隧道断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