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总体应力响应的浮式平台疲劳损伤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8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90675.7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总体应力响应的浮式平台疲劳损伤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海洋工程及数字孪体领域,方法包括:针对待评估浮式平台,确定M个总体应力测点及N个疲劳热点;计算任一总体应力测点的应力响应幅值响应算子和任意两个总体应力测点之间的第一响应关系,生成总体应力测点响应数据库;以浮式平台吃水及多个波浪特征参数为输入参数,计算多种取值组合下任一疲劳热点的第一疲劳损伤率,生成疲劳损伤率数据库;根据第l组总体应力响应监测时历数据和组数以及总体应力测点响应数据库、疲劳损伤率数据库计算N个疲劳热点的累积疲劳损伤值。本申请采用总体应力响应监测结果进行疲劳评估,大大提高了疲劳评估精度。

    一种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完好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0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8146.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完好性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基于GNSS观测量单双频点混合的非差非组合PPP函数模型;基于所述非差非组合PPP函数模型,输入当前历元处的可用观测量,所述可用观测量包含单频点观测量和双频点观测量;基于多重假设解分离理论,列出所有故障子集;针对每个故障子集,进行所述故障子集的时间更新和测量值更新;根据更新后的测量值,计算每个故障子集的保护水平,进而得到所述当前历元的整体保护水平;根据所述当前历元的整体保护水平进行可用性判断。本发明有效抑制了显著多路径效应对PPP函数模型完好性监测算法的影响,对海上常见危险源有很强的适应性,显著提升了PPP位置服务的可靠性。

    一种动力鼠洞离线接卸立柱系统及接卸立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85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23006.2

    申请日:2018-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9/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鼠洞离线接卸立柱系统及接、卸立柱方法,该系统包括立根盒、单鼠洞动力装置和临时停靠臂,单鼠洞动力装置包括单工位鼠洞和鼠洞液压装置;临时停靠臂设在钻台面上且位于单工位鼠洞与立根盒之间,其包括基座、夹持机构和夹持液压装置,鼠洞液压装置和夹持液压装置分别与司钻房电连接。本发明可应用到领域,利用临时停靠臂代替第二鼠洞装置,解决了钻台面以下空间受限问题,使整体结构简化,重量减少,设备功耗降低。临时停靠臂拆装方便,可灵活调整固定位置和固定高度。本发明实现了一种管柱存取操作简单便捷、功耗小、成本低且全自动化控制的动力鼠洞离线接、卸立柱过程。

    增大自升式平台悬臂梁覆盖能力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3236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711206.X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大自升式平台悬臂梁覆盖能力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生产平台;自升式平台船体,位于生产平台的一旁、并与生产平台相间隔;悬臂梁,可移动地安装在船体上,且悬臂梁的一端可伸动至生产平台的上方;和可纵向伸缩的支撑机构,在纵向上位于生产平台和悬臂梁的一端之间、并可伸长而支撑伸出的悬臂梁的一端。本发明提供的增大自升式平台悬臂梁覆盖能力的装置,生产平台上安装有支撑悬臂梁的伸出端的支撑机构,悬臂梁作业时由支撑机构和船体对其进行双端支撑,以此种方式来提升悬臂梁的载荷能力,从而来保证生产平台上边缘井口井位正常作业。

    用于研究油气井筒气体侵入与运移机理的实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351621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10406.5

    申请日:2016-09-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研究油气井筒气体侵入与运移机理的实验设备,该实验设备包含:井筒;井筒压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井筒内的压力;钻井液注入与排放单元,用于控制井筒内的钻井液的量;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井筒内的温度;岩芯夹持器,用于夹持一岩芯,该岩芯一侧裸露在所述井筒内的钻井液中;气体侵入单元,用于向岩芯内注入气体;以及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井筒内有关以下一者或多者的信息:气泡运移速度、扩散浓度及粒径分布、气泡融合过程、水合物相变过程、以及相变后的水合物的运移速度、扩散浓度与粒径分布。该设备可研究地层气体侵入井筒机理及气泡在井筒内运移、融合和/或相变机理,为建立深水油气井筒气侵理论模型提供实验依据。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0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01822.7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导流桶、外筒和出口烟管,其中导流桶用于与烟气管道连接,导流桶内设置有能够促使烟气火星熄灭的促火星熄灭结构,外筒内设置有换热单元和清洁单元,换热单元用于通过热交换吸收烟气的热量,清洁单元与吹扫气源连接,清洁单元用于利用吹扫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吹扫烟气中的烟灰,且烟气通过所述促火星熄灭结构、换热单元和清洁单元的过程中,其流动面积均会变化以起到消音作用。本发明在极小的空间内实现了烟气火星熄灭、消音和烟气换热功能的集成,在保证船舶噪声环境、柴油机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对烟气余热进行了利用,提高了柴油机的整体能源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