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6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60451.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的宽频带编码可重构滤波器,涉及微波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领域。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SPPs)凭借优良的特性促使他快速发展。在此,利用可编程SSPPs的概念设计一种动态可控的平面波导,在井字形传输线的沟槽中添加改进后的数字电容负载环路谐振器,通过加入可调变容二极管实现快速高效的控制。所设计的可编程器件具有带阻滤波器的功能,在4—22GHz的宽频带范围中具有显著的调控能力,透射系数S21达到良好的传输性能,在可重构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结果表明,设计器件可以实时自由地对阻带的中心频率、数目和带宽进行重构。并且凭借对阻带的动态调控可以设计出典型的逻辑门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3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97432.8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和二氧化钒全介质超材料的多频带可调吸波器,属于电磁吸波超材料领域。本发明为了用于电磁屏蔽和雷达隐身并且克服金属吸波器的固有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硅和二氧化钒的全介质超材料多频段可调吸波器,可以在X波段(8‑12GHz)产生7个S11参数为‑10dB(行业标准)以下的吸收峰。最低峰值达到‑35dB,电磁波吸收率大于99%。通过在底部设计的二氧化钒层,可以通过温度的改变调整吸波大小和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4410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610480681.5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双频带太赫兹吸波器,属于太赫兹技术领域的吸波器件,利用了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特性。该吸波器件为二维周期性结构,其结构组成为:金构成的金属条带(1),三氧化二铝介质层(2),石墨烯吸收层(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介质层(4),二氧化硅衬底层(5),以及底部的反射层金(6)。主要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模拟出石墨烯对太赫兹波的吸收频谱,对吸波器件结构进行优化,得到理想的吸收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由于石墨烯特殊的光学特性,可通过掺杂方式对吸收峰值位置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6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916943.2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1P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1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滤波器,其结构为将金属薄层附着在介质基板FR-4上,利用激光雕刻机对金属薄层进行装饰,即雕刻周期阵列的槽型结构,并设计MZI结构。本发明的工作频率为0~15GHz为微波工作频段。利用MZI的干涉原理,设计了3个干涉相消的频率点分别为:8.65、10.5和12GHz。本发明为平面结构,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易于集成,控制简单且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4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90754.5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1/552 ,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 G01N21/554 , G01N27/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环‑半环对结构的石墨烯电磁超材料耦合传感器,属于石墨烯材料在传感器件领域上的应用。该传感器为三维周期性结构,其结构组成为二氧化硅衬底上沉积出的石墨烯图案阵列,其子结构采用一个石墨烯环与石墨烯半环对进行耦合以产生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本发明主要通过有限元法模拟计算出该结构在不同石墨烯化学势,不同圆环偏移距离,不同介质折射率下的透射光谱,并在模拟计算结果的指导下对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之具有在中红外频段不同位置均能激发出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可调谐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42828.9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16H30/20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补全和亚区分割的高级胶质瘤分级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同一患者的残模态MRI影像数据集,将所述残模态MRI影像数据集输入至预训练好的补全子网络中得到全模态MRI影像数据集;将全模态MRI数据集输入至预训练好的亚区分割子网络中得到亚区分割结果;基于所述亚区分割结果进行胶质瘤分级。本方案通过补全子网络来依据残模态MRI影像数据集生成全模态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完整信息基础,并且通过亚区分割子网络为不同模态合理分配权重并突出胶质瘤亚区特征,实现对胶质瘤亚区的精细分割以精确的对高级胶质瘤进行分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2293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0041881.1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和二氧化钒超材料的动态可调双功能器件,属于中红外技术领域的吸波及反射器件,利用了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特性与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该器件为三维周期性结构,其结构组成为:金构成的金属基底(1),二氧化钒层(2),和十字星石墨烯层(3)。本发明主要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模拟出石墨烯对电磁波的吸收频谱,对吸波器件结构进行优化,得到理想的宽带吸波效果,同时利用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可以动态改变器件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仅通过在二氧化钒材料在叠加一层十字型石墨烯,便可实现吸收效率在90%以上,带宽为2.9THz的吸波器件,此外,还可以在全频段范围内得到具有99%以上反射率的反射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4787.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雷达成像的双频带超表面天线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至少一超表面天线单元,其中所述超表面天线单元自上而下设置:超表面层,表面铺设用于激发特征模态的贴片组,贴片组包括铺设呈方形区域的多个正方形贴片以及分置于方形区域的边角位置的多个直角三角形贴片,且至少一正方形贴片上刻蚀有至少一条缝隙;第一介质层;刻蚀有鼓型缝隙的带缝接地板;第二介质层;以及馈电线层,包括长条馈电线以及设置在长条馈电线的顶部的T型功分器,在回波损耗、增益、辐射方向图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具有较宽的双频工作带宽和显著的高增益,能满足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和其他高性能信号传输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33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03739.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6G通信的二氧化钒双功能太赫兹超表面及编码超表面,二氧化钒双功能太赫兹超表面包括至少一个超表面单元结构,其中每一超表面单元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硅层、中间介质层以及相变层,硅层为边长相同的方形硅柱,且方形硅柱的四个边角位置为边长相同的边角方块,位于方形硅柱同一侧的边角方块的最大长度构成方形硅柱的结构边长,相变层为采用二氧化钒的边长相同的方块,当处于常温时,相变层的二氧化钒处于介质态,该超表面单元结构透射太赫兹波束;当处于高温时,相变层的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该超表面单元结构反射太赫兹波束,并基于二氧化钒双功能太赫兹超表面设计太赫兹编码超表面,可应用于6G通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5647.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方案提供了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单双频可调的频率可重构车载天线,包括:顶部辐射层、中间介质层、底部金属层,其中多个金属通孔连接辐射层和底部金属层并穿过中间介质层,其中顶部辐射层上位于谐振腔内的位置刻蚀由领结形缝隙和长条矩形缝隙组成的类T形结构缝隙,长条矩形缝隙的两侧设有一对短路过孔,类T形结构缝隙以长条矩形缝隙为轴对称设置,短路过孔以长条矩形缝隙为轴不对称设置,类T形结构缝隙上加载T形结构贴片和三个PIN二极管,三个PIN二极管分置在T形结构贴片的三个方位且每一PIN二极管连接T形结构贴片和谐振腔的顶部外围金属,可用于用于X波段上带宽可调、超宽带和窄带的相互转变以及单双频天线的可调的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