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496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474596.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磁控管的U形微波脉冲压缩装置,该装置包括:直波导、U形臂波导和H‑T分支,直波导内设置有可调节的耦合膜片;其中:直波导一端为输入端口,另一端与U形臂波导的一个U形臂相连;通过调节直波导内部的耦合膜片,实现对脉冲压缩装置与输入端波导的耦合度的调节;H‑T分支为T形结构,其分为三个端口,第一端口与U形臂波导的另一个U形臂相连;第二端口为短路面,短路面采用滑动活塞结构,通过滑动活塞结构调节短路面的位置,进而调谐谐振腔的工作频率以及H‑T分支与谐振腔的耦合度;第三端口为H‑T分支的输出端口。本发明峰值功率增益大于等于4,带宽约1MHz,并且该装置的长度缩减了一半,更便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8443.4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3F1/42 , H03H7/01 , H03K19/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小型高功率系统的放大器宽带输出电路,在多注速调管的输出谐振腔与标准输出波导之间插入多个无源电抗网络组成滤波器加载多间隙输出电路,使输出腔间隙的作用阻抗在尽可能宽的频带内达到放大器要求的数值,实现了展宽大功率速调管放大器的输出带宽的功能。本发明的三间隙输出腔加载三级滤波器使输出电路的特性阻抗比单间隙的放大器提升了2.5倍以上、相对带宽10%以上;将间隙电压降低为单间隙腔电压的三分之一,减少了高频击穿的可能性,降低了高压打火风险,实现了大功率微波的稳定输出;本发明与射频传输部件的兼容适配性高,应用于高功率微波系统设计中可有效降低温漂、驻波比恶化等功率反射风险,提升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65405.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B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平台的分布式电磁场空间功率合成方法,属于使用辐射场的无线电传输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合成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计算和分析得到典型场景中,对合成效率影响的关键参数;构建典型场景中合成要素和合成效率的数据库;基于构建的数据库对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源多平台协同控制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后的控制模型实现分布式电磁场空间功率合成的协同控制实施。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电磁场在自由空间中的高效合成与叠加,解决电磁波干扰拒止设备的作用距离与小型化无法兼顾的问题;通过强化学习运动平台和发射天线的位姿调整,以及微波源的输出相位和脉冲时延控制策略,解决搭载运动平台时无法保证合成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65937.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接收效率的分布式空间合成无线传能系统,通过增加接收阵列天线单元处的能量分布,减小天线单元间隙的能量损耗,可提升能量接收效率。该系统包括能量发射端、测试能量接收端、实际能量接收端、微波传输距离调节机构、控制计算终端。该系统中控制计算终端通过测试能量接收端的测量结果绘制能量接收位置的电磁场分布图,根据电磁场分布图中干涉条纹间距与接收阵列天线单元间距的差异得到发射天线间距调整量和/或微波传输距离调整量,进而微波传输距离调节机构调节微波传输距离,能量发射端调节发射天线间距,使干涉条纹间距与接收阵列天线单元间距相同,此时用实际能量接收端替换测试能量接收端,即能获得最大能量接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6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207979.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面向多动态目标无线传能的快速时间反演算法及生成装置,以时分复用的模式控制多目标传能,以射频混频的形式实现相位共轭,基于外差混频的方向回溯阵列,实现了基于相位共轭进行无线传能,以及多动态目标无线传能的自适应跟踪。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基于时分复用的模式控制、导航信号发射接收、相位共轭信号处理以及速调管放大等主要技术。本发明基于时分复用与相位共轭进行无线传能,解决了点对多点的运动目标传能问题,可应用于中低速移动目标的微波无线传能系统。本发明通过转发天线单元接收到任意方向的来波且满足相位共轭原理,对任意方向的来波进行回溯,原理简洁,方案简单高效,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35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01371.8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1R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空间电磁场分布测量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电磁场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测试对象、接收端和控制处理端;测试对象包括电磁发生装置及功率放大器;接收端包括电磁场接收探头及三维扫描架;控制处理端包括频谱仪、驱动器、矢量信号源、数据处理器及显控平台;显控平台将调制信号下载至矢量信号源,并通过矢量信号源将输出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连接至电磁发生装置;显控平台通过驱动器控制三维扫描架沿预设轨迹运行,带动三维扫描架托盘上固定连接的电磁场接收探头沿设定的轨迹接收电磁发生装置产生的电磁波,经由频谱仪测量出的场强值并存入存储器,然后由数据处理器实时将存入的数据绘制成场分布图。可以提升空间场测量的测试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