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8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8618.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16 , C08F4/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聚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乙烯/α‑烯烃梯度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两种聚合活性不同的单体乙烯和α‑烯烃,通过调节配合物结构研究了双酚氧基配合物催化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能力,根据改变聚合反应工艺(α‑烯烃浓度,乙烯压力,温度等)来调控α‑烯烃的插入率和聚合物的序列结构;筛选出适当的聚合体系,使得聚合物的序列结构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变化,从而在链内形成梯度结构,得到乙烯/ɑ‑烯烃梯度共聚物,该共聚物具有高击穿场强,是现有技术未曾报道过的新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53213.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02 , C08F8/04 , C08F23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惰性气体吹扫后的聚合反应釜中,加入环烯烃单体、有机铝化合物和溶剂,在搅拌下充入乙烯并保持压力恒定,使所述乙烯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再在手套箱中配制催化剂组合物溶液,并将其加入上述聚合反应釜中,进行配位聚合;b)聚合结束后,将聚合反应釜置换成氢气氛围;再在手套箱中配制加氢催化剂体系,并将其加入上述聚合反应釜中,进行加氢催化反应;然后将聚合反应釜冷却后排出氢气,得到反应混合液;c)将步骤b)得到的反应混合液与酸化后的沉淀剂混合,得到沉淀产物;将所述沉淀产物依次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环烯烃共聚物。该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可控,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3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37070.5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16 , C08F210/12 , C08F4/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稀土金属配合物在乙烯和1,3‑丁二烯制备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过程中的应用;所述稀土金属配合物具有式(I)结构所示的通式。本发明将该稀土金属配合物用于制备的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作为催化剂,进而得到了一种具有特定组成和结构的高击穿电压的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该二元共聚物的击穿场强在260~370mm/KV之间,而且共聚物中丁二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不低于65mol%,丁二烯结构单元中反1,4‑结构的含量不低于10mol%,更主要的是该共聚物中结晶序列的熔点在100~14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1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234365.4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36/06 , C08F210/16 , C08F210/02 , C08F4/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36/06 , B60C1/00 , B60C1/0016 , B60C1/0025 , C08F4/545 , C08F2800/10 , C08F2800/20 , C08F210/02 , C08F2500/03 , C08F4/52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乙烯与共轭二烯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聚物中乙烯的含量大于20mol%,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10℃至‑90℃之间,共聚物中连续亚甲基的序列长度在12‑162个亚甲基单元之间。还提供了制备该共聚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由杂环稠合的环戊二烯基稀土金属配合物、有机硼化合物和烷基铝组成的催化体系的存在下使乙烯和共轭二烯单体共聚合,其中所述杂环稠合的环戊二烯基稀土金属配合物由下式(I)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15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23584.4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02 , C08F212/14 , C08F210/08 , C08F210/14 , C08F210/06 , C08F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α烯烃-氟苯乙烯聚合物,所述α烯烃-氟苯乙烯聚合物中氟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大于30mol%,所述α烯烃-氟苯乙烯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110℃,所述α烯烃-氟苯乙烯聚合物中连续氟苯乙烯序列的平均长度(MSL)不短于1个氟苯乙烯结构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α烯烃-氟苯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催化剂催化α烯烃与氟苯乙烯进行聚合反应,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中氟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较高,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39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41992.7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近红外光强吸收多硫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近红外吸收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近红外吸收材料毒性高,制备繁琐,稳定性差,光谱不易调节,很难实现可见光谱区无吸收或弱吸收,近红外光谱区强吸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多硫金属配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式I中,R1,R2,R3,R4相同或不同,分别为烷基或烷氧基;M为过渡态金属;n为0或1;L1和L2相同或不同,分别为含磷族的辅助配体。本发明的多硫金属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溶解性,在近红外吸收波长可调且具有较强的吸收,而在可见光区吸收极其微弱,通过化学氧化及电化学处理后,可对配合物的近红外吸收波长及吸光系数进行原位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192632Y
公开(公告)日:1995-03-22
申请号:CN94215208.5
申请日:1994-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D01H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纺织机械化纤和细纱机锭子中安装的塑料锭底。本实用新型设计一个包括外径、内孔、锥面和通油机构塑料锭底。该锭底采用改性高耐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从而使锭底和锭杆之间磨损减轻,两者的使用时间延长,锭子寿命提高,同时使纺织机械的噪音降低。它将对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