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556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5045.4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结构材料韧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屈服强度大于2000MPa的马氏体时效钢,制备的棒料经过4次或4次以上循环淬火处理后,再在480‑520℃下进行3‑5h的时效处理,可在不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同时,将该类马氏体时效钢的冲击韧性(AKv2)提升至20J以上。本发明所涉及的马氏体时效钢为超高屈服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诸多重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72033.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织构控制来提高X80管线钢低温冲击韧性的轧制方法。该钢的化学成分如下:C:0.030~0.070%;Si:0.10~0.35%;Mn:1.5~1.8%;Cu:0.05~0.35%;Ni:0.05~0.35%;Mo:0.10~0.30%;Cr:0.05~0.35%;Nb:0.03~0.09%;Ti:0.01~0.03%;P≤0.0150%;S≤0.0050%;余量为Fe。本发明以现有X80管线钢成分的铸坯为原料,经过锻造后,采用再结晶区和非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在轧后的冷却阶段中,采用空冷+水冷两阶段的冷却,得到的组织为细化的针状铁素体组织,同时在钢板中得到较高强度的织构分布,利用较高强度的有利织构{332} ,较低含量的{001}解理面和较高含量的{110}滑移面来改善低温冲击韧性。在强度满足X80强度级别的同时,‑80℃冲击吸收功达290J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8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711243150.5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具有高磁特性及超高强度特性的马氏体时效钢板材和无磁高韧性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复合而成。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其界面结合优异,界面无氧化物、孔洞、微裂纹、未结合等缺陷,界面结合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140713.X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30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0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9/00 , C21D1/26 , C21D1/28 , C21D1/18 , C21D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用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0.90~1.20%,Cr:14.0~16.0%,Co:1.0~2.0%,Mo:0.5~1.5%,V:0.20~0.40%,Mn:0.2~0.6%,La:0.001~0.01%,P
-
公开(公告)号:CN11196182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78578.2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刀具锋利度和耐用度的热处理方法,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改变传统的正火+回火的热处理方法,在正火和回火热处理制度之间,增加深冷处理技术,促进残余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在马氏体基体析出大量超微细碳化物,增加刀具的耐磨性与刚性,充分发掘材料的内部潜力,大幅度提升刀具的锋利度和耐用度,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510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610833321.9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3/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剩余持久寿命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温布氏硬度预测超临界机组T/P91耐热钢剩余持久寿命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以材料高温抗拉强度为桥梁,对持久断裂寿命和不同老化状态下室温布氏硬度HB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建立P91钢在给定温度和应力条件下室温布氏硬度与持久断裂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解析式。本发明通过简单便捷、无损的硬度测试即可快速、准确的预测当前材料在特定蒸汽参数下的剩余持久寿命,可直接免去因停机或管道切割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及时的评估材料剩余寿命可有效预防因材料老化失效导致的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2055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25920.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线钢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X65级高强韧耐微生物腐蚀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钢的化学成分如下:C:0.02~0.035%;Si≤0.2%;Mn≤0.1%;Cu:1.0~2.0%;Mo:0.10~0.20%;Nb:0.04~0.045%;Ti:0.01~0.02%;S≤0.0015%;P≤0.0050%;余量为Fe。该管线钢通过热轧后缓慢冷却的制备方法,使钢中固溶的Cu发生自然时效析出,达到较好强韧性及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的同时,还可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获得低成本、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X65级高强韧耐微生物腐蚀管线钢,以使材料满足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能指标的更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40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48391.3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C:0.40~0.55%,Cr:14.0~16.0%,Mo:0.5~1.0%,V:0.1~0.2%,Mn≤1.0%,Si≤1.0%,Ni≤0.30%,P<0.05%,S<0.005%,O<0.004%,N≤0.1%,余量为铁。该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为:配料→熔炼→浇注成型→锻造和热加工→冷加工和热处理。本发明通过控制材料中的碳和铬原子比在一定的范围内,热处理工艺后实现马氏体和奥氏体的比例的调控,获得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最佳搭配,并且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50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2700.6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剩余持久寿命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温布氏硬度预测超临界机组T/P92耐热钢剩余持久寿命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以材料高温抗拉强度为桥梁,对持久断裂寿命和不同老化状态下室温布氏硬度HB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建立P92钢在给定温度和应力条件下室温布氏硬度与持久断裂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解析式。本发明通过简单便捷、无损的硬度测试即可快速、准确的预测当前材料在特定蒸汽参数下的剩余持久寿命,可直接免去因停机或管道切割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及时的评估T/P92耐热钢的剩余寿命可有效预防因材料老化失效导致的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80576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814954.5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1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4 , C21D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16 , C21D8/00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耐海洋微生物腐蚀性能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以实现从材料自身角度显著降低海洋微生物腐蚀的可能性。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钢的化学成分如下: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