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6743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559739.0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7C233/56 , C07C231/10 , C07C271/12 , C07C26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酯氨交换法联产草酰胺和氨基甲酸酯的工艺方法,本发明以尿素、草酸二酯为原料,通过一系列酯氨交换反应,可同时得到草酰胺与氨基甲酸酯两种产品。该工艺解决了原有的草酸二酯氨解合成草酰胺技术和尿素醇解合成氨基甲酸酯技术中产品单一、副产物影响反应进程等问题。此外,由于尿素是经CO2和NH3合成得到,该工艺用尿素代替NH3,对CO2转化成高附加值价值化学品的高效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74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10029172.2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1B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草酸酯或碳酸酯用工业CO气体的净化工艺。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采用贵金属催化剂Pd/Al2O3或Pd-M/Al2O3(M为助剂金属),用加氧脱氢的工艺除去工业CO中的少量H2;上述反应气体经干燥后进入氧化酯化反应塔,使加氧脱氢反应后残留的O2参与氧化酯化反应得以脱除。经过两步净化后,能把工业CO气体中的H2脱除到100ppm以下,把O2脱除到500ppm以下,符合制备草酸酯或碳酸酯用的CO原料气要求,能有效解决羰基合成工业中对CO气体的净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80538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59831.2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原料气净化脱氢用催化剂,其化学式为PdMgAl-LDO/γ-Al2O3,其活性组分Pd呈小球状高度分散于催化剂内表面,Pd占催化剂总质量分数为0.1~3%,MgAl-LDO代表镁、铝氧化物,其存在于催化剂内孔表面;载体为球形γ-Al2O3,其比表面积为100~300m2/g,粒度为0.84~2mm。该催化剂是通过在载体表层孔内原位合成含钯的水滑石层状前体PdMgAl-LDH/γ-Al2O3;再经200~600℃焙烧而得到。实验表明,该催化剂中具有较高脱氢活性的金属钯以高分散的状态均匀分布在载体上;将该催化剂应用到CO原料气脱氢反应中,O2对H2的选择性达到50~70%,脱氢后CO中H2的含量降低至0~100ppm,有效地解决了CO催化合成草酸酯或碳酸酯的CO原料气的净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9284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36486.3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1B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一氧化碳原料气还原催化剂及净化处理CO的开车方法,本方法在一氧化碳原料气脱氢净化装置中进行,所述的催化剂是PdO-Ag2O/Al2O3催化剂。本方法先以惰性气体预处理催化剂以除去催化剂吸附的水和有机物等,再以一氧化碳原料气作为还原气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及氧化脱氢净化制备高纯CO。采用本方法预处理及还原的催化剂性能优越,能把CO原料气中少量的H2脱除到100ppm以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一氧化碳原料气体作为还原气体代替传统的H2–N2混合气体或纯氢气对催化剂进行还原,预处理及还原温度低,置换气体用量少,预处理及还原效果好,过程简单,环境友好,尤其适合于工业装置。脱氢后的CO主要用于羰基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16244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09019.4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01J27/128 , C01B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卤素助剂的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的化学表示式为Pd-X/Al2O3,其中X代表卤素F、Cl或Br;钯及卤素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钯占催化剂的质量份数为0.1~1%,卤素与钯的摩尔比为0.5~10:1。该催化剂是通过在制备Al2O3过程引入卤素或在浸渍过程中引入卤素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该催化剂中由于卤素的存在改变了Pd与载体间的结合方式以及电子状态,并且抑制了CO与OH-的结合,从而抑制了CO向CO2的转化,其对H2氧化的选择性达到75~90%。该催化剂用于CO原料气中少量H2杂质的氧化脱除过程,能将CO中的H2脱除至0~100ppm;达到工业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869838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910111560.3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酸二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纳米催化剂。用铬酐和硝酸铜为原料,在铵盐存在下,在溶液中通过高速旋转搅拌和微量慢速滴加方式使反应快速、分散进行而形成纳米微粒的沉淀物,再经过过滤、烘干和灼烧,制备成纳米催化剂。本催化剂用于草酸二酯气相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具有高的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47847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21199.X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01J23/72 , C07C31/20 , C07C29/1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酸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的铜硅催化剂,属于乙二醇制备技术领域。以金属铜为活性成分,大孔硅胶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其中金属铜含量优选为催化剂总重的1~20%,最佳为1~15%;载体优选比表面积为200~600m2/g,最佳为250~450m2/g;载体孔径分布优选为50~300Å,最佳为50~200Å。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在草酸酯催化加氢制备乙二醇的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乙二醇选择性,且反应平稳,易于控制,可用于乙二醇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869838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111560.3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酸二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纳米催化剂。用铬酐和硝酸铜为原料,在铵盐存在下,在溶液中通过高速旋转搅拌和微量慢速滴加方式使反应快速、分散进行而形成纳米微粒的沉淀物,再经过过滤、烘干和灼烧,制备成纳米催化剂。本催化剂用于草酸二酯气相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具有高的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59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622116.X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钌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催化剂领域。本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能应用于甲烷干重整领域,用于制备合成气(H2、CO)。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过程重复性好、金属钌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纳米管中高度分散。在800℃的反应条件下,甲烷转化率高于70%;二氧化碳转化率高于90%;得到的合成气H2/CO比例接近于1。经过45小时的稳定性测试,无明显积碳现象,稳定性较好,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638348.4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01J23/92 , B01J38/68 , B01J38/60 , B01J38/64 , B01J38/66 , C07C231/02 , C07C231/24 , C07C233/56 , C07C269/00 , C07C269/08 , C07C27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酰胺和氨基甲酸甲酯联产反应用催化剂的回收方法,本发明针对反应产物的特点以及ZnO、CaO两种组分的化学性质,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并对固、液项分别进行处理,有效提取在反应过程中溶于液相、掺入固相的催化剂金属组分,并重新组装形成具有初始物相结构的ZnO‑CaO催化剂,催化剂的金属回收率达到95%。本发明考虑到反应产物的化学易变性,在避免产品损失和污染的前提下提高了催化剂的回收效率。回收后催化剂中各组分的含量、物相结构基本能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达到再次使用标准。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草酰胺和氨基甲酸甲酯联产反应中草酰胺产物易与催化剂形成固相混合物的问题。同时,回收过程中采用的试剂、处理条件、设备对产品无损伤和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