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8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750965.8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克氏原螯虾高效抱卵孵化装置及实验方法,箱体一侧侧面较高位置设有进水口,箱体另一侧侧面底部设有出水口,微孔增氧设备包括进氧管和微孔增氧气泡条,箱体外部设有进氧管,箱体内底部设有微孔增氧气泡条,箱体内底部设有PVC方管,PVC方管两侧内壁设有第一置物架,PVC方管两侧的第一置物架下方设有第二置物架,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上设有植物纤维;本发明通过多层抱卵孵化装置能够增加单位面积的抱卵虾容纳量,并能利用有限空间,扩大幼虾的活动区域,本装置运输方便、容易操作、能够改善抱卵虾及苗种的培育生境,提升卵孵化率、单位面积孵化量及苗种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894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349281.4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虾蟹感知饲料能力的装置及方法。其实验装置包括检测网区和导虾蟹网,检测网区四周布置有多个网口,每个网口对应连接一个导虾蟹网。在检测网区中的饲料盘的顶部安放一台水下作业摄像机,每个网口通过网片绕缠或缝合连接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包括平均分布于第二圆环四周的多个凹槽,凹槽内的两端内陷形成盲孔,盲孔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封头连接按压部件,所述导虾蟹通道连接第一圆环,第一圆环包括平均分布四周的圆柱销,圆柱销通过塑料片连接第一圆环。通过定时统计能够进入到检测网区进食的来自距检测网区中心不同距离的虾蟹等养殖动物的数目,来测定虾蟹有效感知饲料位置的最远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899086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97363.8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6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估竖缝式鱼道过鱼效率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涉及鱼道过鱼效率的监测技术。本系统是:在过道竖缝处安置天线线圈,天线线圈、电容、阅读器、主机、变压器和220V电源依次连接;调谐指示器、喇叭和笔记本电脑分别和主机相连。本方法是:①安装PIT监测系统;②对标记鱼2进行处理:③试验过程;④数据采集;⑤过鱼效率评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追踪鱼类个体,定量评估鱼道的过鱼效率;②分析鱼类通过鱼道的行为表现;③实现鱼道监测中结果精确化、细致化以及可追溯影响过鱼效果因素的目标;④对研究对象生理伤害度小,监测精度高,适用于尺寸范围广、监测成本低、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40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45515.5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1/6806 , C12Q25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基因组研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鲌鱼D-loop区全序列测序专用引物及应用,本发明首先采用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再以专用引物进行测序。本发明的D-loop全序列测序方法具有成本低,易掌握,只需一次正反测序就可以得到全序列的优点,从而为鲌鱼地理种群鉴定、分子遗传学、分子系统进化学研究以及早期资源鉴定提供有效的实验技术保障,并为其它动物实验提供启示。
-
公开(公告)号:CN10323128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47893.8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B2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鳜鱼耳石横截面磨片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属于鱼类生态学领域。本发明选取矢耳石作为研究材料,对其横截面进行磨片,将制作好的耳石磨片放在显微镜下,在入射光照射下通过CCD软件鉴定年龄并测定轮纹之间的宽度,观察耳石磨片的轮纹分布特征,鉴定鳜的年龄。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此方法实现了对鳜鱼耳石轮纹的清晰可视,耳石核偏向耳石磨片的一侧,构成线状核区;从耳石核出发,朝耳石的另一侧形成亮带与暗带交错的带区,亮带较宽,形成时间为春季到秋季,暗带较窄,形成于冬季,即为年轮。这种明暗交替的轮纹,使年龄更容易辨别和判读,从而大大提高了鳜鱼年龄鉴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552483U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22259801.7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化鱼类生长性能识别装置,包括:白色测量板、相机、体重传感器和上位机;相机悬置在白色测量板的上表面的上方;多个所述体重传感器分布设置在白色测量板的下表面上;上位机与相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相机拍摄位于白色测量板上的鱼类获得数字图像片,并从数字图像中可自动提取鱼的体长、体高等部分功能性参数的等生长指标数据,并保存数字图像,便于事后的数据溯源;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通过高精度、较大范围的体重传感器,自主测量不同规格的鱼类的体重,并对体重数据进行保存,能够提升测量效率;而且,拍照和体重测量同时进行且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少携带的装置或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211856893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051857.7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1S7/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学标志信号水下监测接收装置,它由警示旗帜、浮漂、涤纶尼龙绳、追踪接收器、尼龙扎带、铁桶、固定水泥、固定砖块组成。警示旗帜和浮漂通过涤纶尼龙绳与追踪接收器相连,接收器通过涤纶尼龙绳连接下方铁桶与固定水泥,利用尼龙扎带将追踪接收器固定于涤纶尼龙绳中部,追踪接收器下方以铁桶与水泥作为稳定装置,在水泥未干时,将固定砖块通过涤纶尼龙绳固定在水泥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材料易于携带,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顶部浮标与旗帜设计便于寻找与回收接收器,可警示来往船只避让接收器,防止接收器破损,确保基站不会有偏移,对追踪效果有所保障,多次回收接收器数据无需二次组装,收取数据后便可直接放回。
-
公开(公告)号:CN211603203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20249953.2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导虾蟹装置。其实验装置包括检测网区和导虾蟹网,检测网区四周布置有多个网口,每个网口对应连接一个导虾蟹网。每个网口通过网片绕缠或缝合连接第二圆环,第二圆环包括平均分布于第二圆环四周的多个凹槽,凹槽内的两端内陷形成盲孔,盲孔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封头连接按压部件,所述导虾蟹通道连接第一圆环,第一圆环包括平均分布四周的圆柱销,圆柱销通过塑料片连接第一圆环。使导虾蟹通道和检测网区拆卸连接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8708487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273696.5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61/9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估竖缝式鱼道过鱼效率的监测装置,涉及鱼道过鱼效率的监测技术。本装置是:在过道竖缝处安置天线线圈,天线线圈、电容、阅读器、主机、变压器和220V电源依次连接;调谐指示器、喇叭和笔记本电脑分别和主机相连。本方法是:①安装PIT监测系统;②对标记鱼2进行处理:③试验过程;④数据采集;⑤过鱼效率评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追踪鱼类个体,定量评估鱼道的过鱼效率;②分析鱼类通过鱼道的行为表现;③实现鱼道监测中结果精确化、细致化以及可追溯影响过鱼效果因素的目标;④对研究对象生理伤害度小,监测精度高,适用于尺寸范围广、监测成本低、操作简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428192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1476724.9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6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粘性鱼卵的控温流水孵化装置。包括净水箱,蓄水箱和孵化箱,净水箱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纤维层和活性炭层,蓄水箱设置在第一出水管的下方,蓄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恒温加热装置;孵化箱设置在第二出水管的下方,孵化箱活动套设在孵化腔的外部;孵化箱的外壁挂设有氧气泵,充气管一端与氧气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气石延伸至孵化腔的底部;集卵框活动设置在孵化腔的内部;孵化箱的侧壁靠近底部处。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方便实用,免脱粘,能控制水温、流速和鱼卵数量,实现粘性鱼卵高效同步孵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