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47234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131873.0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一种巷道内布置的地震CT探测用震动波激发方法和装置,其特征是通过顶紧机构将震源固定在巷道顶板底板之间,或通过锚杆、锚索端头将震源固定在巷道壁上,利用气体弹簧、金属弹簧作为激发动力源,驱动锤头击打埋设在巷道底板中的垫板,垫板击打煤岩体,或通过击打放置在巷道底板表面的垫板,垫板击打煤岩体,在煤岩体中激发震动波;或利用气体或固体爆炸作为激发动力源,在煤岩体中激发震动波。本发明能够适应煤矿井下巷道工作环境,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替代爆炸震源,提高地震CT探测技术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85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05154.8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3/16 , E21D23/04 , E21D23/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液压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架和伸缩推梁;每个支撑架均包括底座、顶梁、前立柱、后立柱、液压千斤顶和伸缩推梁;两个支撑架的两个顶梁之间以及两个底座之间均通过伸缩推梁相连接;伸缩推梁的长度能够调节;前立柱、后立柱和伸缩背梁均设置在顶梁和底座之间,其中,伸缩背梁将顶梁末端与底座末端插接,且伸缩背梁高度能够伸缩;后立柱和前立柱的底端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后立柱和前立柱的顶端均与顶梁各固定设置一个所述液压千斤顶,每个液压千斤顶的顶端均与顶梁相铰接。本发明用于煤矿巷道的支护,能实现巷道两帮、顶底板全方位支护,控制巷道变形,预防巷道冲击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37516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86654.4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143
Abstract: 一种基于弹簧激发震动波的井下煤层地震CT探测用可控震源及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弹簧击打机构和动力机构,弹簧击打机构安装在套筒(11)内,套筒(11)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巷道壁上所钻的孔中,弹簧击打机构包括弹簧(12)、锤头(15)和垫板(16),垫板(16)的一端插装在套筒(11)中,另一端位于套筒(11)外与所钻孔的底部相抵,弹簧(12)驱动锤头(15)击打垫板(16),垫板(16)位于套筒外的一端击打孔底从而在煤层中产生可控震动波,锤头(15)上设有导向槽,通过安装在套筒(11)上的导向销(14)实现运动导向,动力机构用于驱动锤头(15)压缩弹簧(12),使锤头(15)处于激发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492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316458.9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切顶巷预裂顶板布置方法,尤其适用于具有厚层坚硬顶板的工作面进行顶板预裂,避免顶板在工作面后方形成大面积悬顶而使煤体产生高应力集中诱发冲击矿压灾害。在需要预裂顶板的位置掘进巷道,联通工作面沿采空区一侧的顺槽与瓦斯高抽巷,此掘进的巷道称为切顶巷。切顶巷在厚层坚硬顶板中形成一个巷道大小的孔洞,将顶板强度弱化,当工作面推进至切顶巷区域时,顶板沿切顶巷预裂弱化区产生断裂,从而避免厚层坚硬顶板在工作面后方形成大面积悬顶,避免悬顶导致的工作面前方煤体形成高应力集中诱发冲击矿压,同时该方法预裂顶板无需爆破,避免因爆破产生的火花诱发矿井瓦斯爆炸灾害。该方法简单、安全、实用、切顶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92681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10926.7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一种厚煤层临空区回采巷道的防冲布置方法,在上区段工作面回采的顶煤采用全部垮落法形成上区段采空区,然后在临近上区段采空区下方的底煤中布置一个接替区段回采巷道,接替区段回采巷道与上区段内侧回采平巷平行交错间隔一段距离,在接替区段工作面的另一侧布置与上区段内侧回采平巷平行的接替区段非临空区回采巷道,使接替区段工作面呈倾斜布置,之后进行接替区段工作面的回采工作。随着接替区段工作面的回采,开采扰动导致未完全稳定的上区段采空区上方的覆岩亚关键层弯曲破坏甚至断裂,形成外部震源,向采掘空间以震动波形式传播能量,震动波遭到松散破碎结构的强衰减作用,起到防治冲击矿压的目的。其布置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1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449560.0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分向式双波定位拾震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x分向双波接收器、y分向双波接收器和z分向双波接收器,且x分向双波接收器的接收方向、y分向双波接收器的接收方向和z分向双波接收器的接收方向均相互垂直;本发明利用P波和S波的波速不同且震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原理同时对其进行监测,即应用双波进行震源感知;同时以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光的中心波长表征被测量,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频带宽、耐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不需通电的优点,能有效适用于井下高危环境;另外利用环形弹簧的减冲吸能原理为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提供良好的弹性变形条件,避免光纤布拉格光栅因为较大震动能量被拉断,提高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13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302828.5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工作面煤与气体突出及冲击动力灾害联合防治方法,通过在掘进工作面迎头钻设的顺层钻孔增加前方煤体透气性并释放待掘煤体内部瓦斯或二氧化碳气体,降低其浓度;另外根据各个顺层钻孔钻进过程中是否存在瓦斯或二氧化碳超标、是否存在煤体动力现象或是否有煤粉量大于临界值的情况,确定掘进工作面迎头前方是否存在发生突出或冲击危险的情况,若确定存在突出或冲击危险,则通过向顺层钻孔内装填炸药进行爆破卸压,从而降低掘进工作面迎头前方发生冲击危险的程度;使得顺层钻孔达到一孔四用的目的(即释放瓦斯、二氧化碳,监测瓦斯、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是否存在冲击危险,卸压降低冲击危险性),在煤矿掘进工作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554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42342.5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巷道帮部锚网索支护性能的方法,先分别计算巷道帮部锚杆与锚索在产生极限变形破坏前的能量,然后根据间排距计算出帮部支护系统在破坏前吸收的能量极限值,由于发生冲击地压时帮部岩石对支护系统施加的能量为所受的冲击动能,临界状态时,该能量与支护系统的能量极限值相等,从而得出引起帮部支护系统失效的最小速度;获取本矿井监测得到最大矿震能级对应的岩体最大震动速度与得出的最小速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当前帮部锚网索支护的抗冲击能力,为后续是否需要进行支护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本发明对巷道帮部后续支护、煤矿安全生产、人员安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重大的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6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64119.6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256 , G01N2203/0676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对煤岩样动静组合加载的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霍普金森压杆的真三轴动静组合加卸载试验系统,适用于矿井冲击动力灾害机理研究与实验室模拟再现,能够实现煤岩试样动态、可控和不同动静组合形式加载,模拟煤岩材料多种应力波加载方式,系统的真三轴特性可再现现场煤岩体的冲击现象。主要由三个方向施加静载荷的静载压力装置、X方向施加动载荷的动载装置和瞬间卸载跌落装置构成,通过轴向动静装置以及围压相互组合,研究煤体受矿震等应力波作用诱发冲击破坏的机理,建立动静载条件下整体的冲击矿压发生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的合力作用,为矿震诱发冲击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83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326587.5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一种冲击矿压巷道逃生通道,由多个逃生段和可弯曲段串联组成,可弯曲段的一端设有与逃生段内接头一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逃生段的另一端设有与弯曲段内接头端套合连接的外接头,可弯曲段和逃生段的内接头一端均设有可转动的法兰盘,逃生段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逃生门。在冲击矿压危险巷道区域设置冲击矿压逃生通道,当冲击矿压发生时,可弯曲段弯曲变形适应巷道变形;当巷道出现封闭堵死现象时,逃生通道可成为连接各被困点与外界的安全通道,矿工可打开逃生门进入选生通道逃生,救援人员也可通过逃生通道到达各灾害被困点实施救援,可降低灾害后果,避免或较少人员伤亡,提高危险区域作业安全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