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机械彩色点云地图构建的感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229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91419.5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点云地图构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移动机械彩色点云地图构建的感知系统及方法,感知系统包括固态激光雷达模块、双目相机模块、惯性里程计模块和计算机,计算机包括时间戳同步模块、动态障碍物检测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和显示器,本发明通过固态激光雷达模块、双目相机模块采集环境的点云、光学图像,通过惯性测量单元模块检测机械移动的惯性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校正、插值、RGB赋值、图像叠加构建彩色三维点云地图。本发明获得的彩色三维点云地图,相比于没有色彩的点云和缺乏直接距离信息的二维图像而言,三维彩色点云表示的环境数据维度更多,同时更加直观的可视化反馈,为三维重建技术提供数据基础。

    一种煤矿巷道围岩随钻岩性智能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7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54898.9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随钻岩性智能识别系统及方法,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包括试件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动力控制系统和钻进系统;试件台用于夹持固定岩石试件,试件台与钻进系统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中轴线保持水平;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钻进系统对岩石试件钻进过程中的旋转压力和推进力信号;数据处理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用于接收、处理数据采集系统的传感器信号;动力控制系统为整个试验系统提供工作动力;本发明在矿山巷道掘进、打孔作业领域实现了岩性识别、自动控制、爆破参数优化等智能化试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改善劳动环境,提高了安全系数和作业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与科研意义。

    一种钻孔臂与挖掘臂快速切换机构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5034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660712.0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臂与挖掘臂快速切换机构的控制方法,在挖掘臂需要缩回时,控制装置根据使用者的指令控制挖掘臂变幅推杆(11)油缸行程变短,缩小挖掘臂变幅推杆长度,控制钻孔臂外伸推杆(16)伸长,实现钻孔臂外伸;在挖掘臂需要外伸时,控制装置根据使用者的指令控制钻孔臂外伸推杆缩短,实现钻孔臂缩回,控制挖掘臂变幅推杆油缸行程变长,增大挖掘臂变幅推杆长度,钻孔臂与挖掘臂的切换控制是同时进行的。有效提高了钻孔臂与挖掘臂的切换过程,实现了工作过程中的双臂快速切换,有效避免了“钻孔臂”与“挖掘臂”运动干涉,提高了产品稳定性、机构可靠性和作业生产率,使得产品更好适应和满足掘进断面不断变化的现场工况。

    一种基于膨润土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959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1005.9

    申请日:201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膨润土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以高锰酸钾、30~60目的膨润土和壳聚糖作为除藻剂进行联合除藻,其实施方法为: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投入到藻污染水体内,预氧化10分钟~300分钟;将壳聚糖用盐酸或醋酸溶解,然后将壳聚糖溶液和膨润土加入到氧化后的藻污染水体中,360分钟内藻类絮凝成团并沉入水底,水质澄清;所述高锰酸钾、膨润土和壳聚糖的投加量以藻污染水体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1mg/L~0.6mg/L,膨润土10mg/L~60mg/L,壳聚糖1mg/L~5mg/L,该方法不仅对水质污染小、安全可靠,除藻速度快、除藻彻底,除藻剂用量小,而且能够使絮凝后的藻体沉入水底,保持水面干净,不影响水面的正常作业及美观,适用于湖泊、水库、公园景观水面的除藻。

    深部软岩巷道双壳耦合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092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034513.0

    申请日:2011-02-09

    Abstract: 一种深部软岩巷道双壳耦合支护方法,采用预应力短锚杆全长锚固加固巷道围岩,使巷道浅部围岩形成具有不小于1m厚度的岩壳,利用预留变形层的足够空间充分转化深部高应力能和膨胀变形能;最大限度发挥塑性区承载能力。在巷道变形过程中,对首先发生不连续变形或破坏的区域安装预应力锚索支护,通过巷道表面位移的监测分析,判定锚索支护的最佳时间。通过锚索支护作用使应力集中区向围岩深部转移,减小围岩应力集中对岩壳的破坏,最后架上三维网壳支架,喷射混凝土,使网壳与岩壳在强度、结构、刚度上完全耦合,实现一次成巷全封闭双壳耦合支护。实现了深部软岩巷道工程稳定性的有效控制,其方法简单、易行,安全经济,支护效果好。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伸缩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9799876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135124.9

    申请日:2019-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防尘结构的伸缩平台,伸缩平台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平台和与固定平台相连并可伸缩的伸出平台;伸出平台包括至少一只二级伸缩管、与二级伸缩活动相连的三级伸缩管和与固定平台活动相连的一级伸缩管,三级伸缩管一端设置有钻臂或锚杆臂安装座,三级伸缩管通过活塞推杆与设置在固定平台内部或外侧液压油缸相连,防尘结构包括固定在伸缩管外端部上的螺纹垫板,支撑在螺纹垫板上的防尘耐磨块以及将防尘耐磨块紧固在螺纹垫板上的压板,防尘耐磨垫与伸缩管管壁活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拆装维护方便,结构简单实用,在伸缩平台缩回过程中能将平台上跌落或粘住的渣石等刮掉,有效保护伸缩平台的滑动导轨面,延长伸缩管的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