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05888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65858.8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过程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实测温度信息、混凝土通水信息、绝热温升、外界温度(气温信息、相邻混凝土温度)、及降温速率,混凝土内部温度预测模型为公式(14);通过将各参数代入预测模型预测混凝土内部第二天温度增量,将预测温度增量与当天实测温度叠加得到第二天的预测温度值;第二天根据实测温度与预测温度的对比对预测模型中绝热温升等参数进行修正,运用修正后的模型继续预测第三天的温度增量。实现大体积内部温度的精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0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84860.2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坝防裂的温度应力分析和反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三层B/S架构设计,其中:第一层,表现层:为数据采集层;第二层,应用层:包括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以及中间件技术的实现;第三层,数据层:存放并管理各种信息,采用SQLserver数据库;该架构具有数据采集分析模块、仿真计算模块、反分析模块、后处理分析预警模块。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三层架构和四个模块,能够实时跟踪并分析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变化,及时了解当前的温度和应力并对今后的温度和应力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039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233986.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控标准制定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薄壁混凝土结构的热学参数、力学参数和几何特征;基于几何特征构建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数值仿真模型;基于数值仿真模型并基于热学参数和力学参数获取所述薄壁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季节下的温度过程线和应力过程线反算确定基础温差值以及确定新老混凝土温差。本发明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基础温差、上下层温差和内外温差,以便于针对该温控标出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防止大体积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裂缝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8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10768.4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超大仓面全覆盖智能保温监测预警方法,包括:获取在混凝土仓面表面的平均温度;基于混凝土仓面的几何数据并根据几何数据划分保温网格;采集混凝土仓面的红外图像,并根据红外图像获取每个保温网格的红外成像温度;基于平均温度和每个保温网格的红外成像温度,获取保温网格的混凝土真实边界与气温的虚拟边界厚度;获取的保温措施的设计厚度;将每个保温网格对应的混凝土真实边界与气温的虚拟边界厚度,与设计厚度进行对比;若混凝土真实边界与气温的虚拟边界厚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厚度,则保温网格的保温措施合格,否则保温措施不合格。据此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坝仓面的保温效果,从而进行有效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09460.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健康检测和水工模型的技术领域,针对实际工程,建立已知物理参数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建立已知损伤结构的确定性仿真模型,构建损伤参数数据底板,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正交试验计算结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不同开度、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损伤结构模态参数,形成实际工程损伤识别模型库,完成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实际工程结构与数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结构损伤的快速、准确识别,有效解决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9460.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健康检测和水工模型的技术领域,针对实际工程,建立已知物理参数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建立已知损伤结构的确定性仿真模型,构建损伤参数数据底板,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正交试验计算结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不同开度、不同长度条件下的损伤结构模态参数,形成实际工程损伤识别模型库,完成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字孪生模型建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实际工程结构与数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结构损伤的快速、准确识别,有效解决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804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1149408.7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F16/2458 , G06F16/26 , G06Q50/0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坝闸门运行振动评价与振动智能调节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采集运行数据的信息采集子系统、存储运行数据的信息库、进行闸门振动评价的振动评价子系统、进行闸门振动调节的振动智能调节子系统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闸门控制子系统;本发明在进行闸门运行调节时,考虑由于多个闸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有害振动的运行调节,通过闸门振动评价过程,确定需要进行调节的闸门,进行有针对性的闸门调节,提高闸门振动调节的效率,减少了各闸门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了大坝过流时闸门的振动,本发明系统实时在线监测闸门振动情况,实时做出闸门振动调节决策自动调整泄洪工况,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3646.0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实条件下的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测量装置,包括:试验箱,试验箱安装有恒温控制器,试验箱具有保温层并在保温层内表面设有防雾化薄膜;试验箱内部设有两个混凝土支架,温度传感器、四个应变传感器以及湿度器;两个混凝土支架分别用于放置一混凝土试件,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温度,两个混凝土试件在轴向和纵向分别贴附一应变传感器,以测量其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变形;水压箱,水压箱通过管道连接试验箱,管道上安装恒湿控制器。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真实条件下的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测量方法是基于该装置实现。本发明可以测量出真实条件下的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2964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1385536.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满管溜槽运输挂花管喷雾降温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满管溜槽,满管溜槽上设置温度检测单元,沿满管溜槽的长度方向的侧表面设有喷雾花管,满管溜槽的进料口设置卸料平台,卸料平台上设置蓄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温检测单元,蓄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喷雾花管;管道上设有泵单元和流量计;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满管溜槽周围环境的气温检测单元、风力检测单元及太阳辐射检测单元;气温检测单元、风力检测单元、太阳辐射检测单元、水温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流量计以及泵单元,分别电性连接一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泵单元调节喷雾花管的喷雾量。本发明通过对满管溜槽喷雾降低满管溜槽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运输升温,防止混凝土温度超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60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228534.X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钢壳混凝土的脱空质能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混凝土脱空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网格划分模块,用于对厚钢壳混凝土进行网格划分,确定检测区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敲击锤在检测区域上施加冲击荷载,激发弹性振动波,利用传感器获取检测区域的钢板表面自由振动波;滤波模块,用于对钢板表面自由振动波进行分解与滤波处理,消除噪声;归一化模块,用于对消除噪声后的自动振动波进行归一化处理;质能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归一化后的自由振动波,建立质能强度与厚钢壳混凝土脱空指标的关系;展示模块,用于将质能强度与厚钢壳混凝土脱空指标的关系进行展示。本发明解决了常规脱空检测方法适用性较差以及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