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731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0794171.6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4Q9/00 , G01H17/00 , H04L67/12 , H04L67/141 , H04L41/0663 , H04L1/22 , H04L41/0631 , H04L43/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动数据的传输网络,包括振动变送设备、工控设备、DCS采集设备,以及第一设备。振动变送设备,与工控设备和第一设备分别连接,用于将振动仪表采集的原始动态振动数据变送为振动特征参数,并将振动特征参数分别发送至工控设备和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与工控设备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振动特征参数发送至工控设备。工控设备,与DCS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振动变送设备和第一设备发送的振动特征参数,并将振动特征参数发送至DCS采集设备。DCS采集设备,用于将振动特征参数传输至DCS。相应地,还提供一种振动数据的传输方法。该传输网络和传输方法能应对各类传输故障,保证核电站的振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88733.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8 , F22B1/06 , G21C17/112 , G21C17/12 , G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堆主给水控制系统,包括钠水热交换蒸汽发生器,钠水热交换蒸汽发生器设置有给水入口、钠入口、钠出口,给水入口引入给水,钠入口引入钠流,通过给水带走钠流的热量后,将钠流通过钠出口排出,控制系统在钠出口处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监测钠温;控制系统在给水入口处设置有给水调节阀、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钠温调节给水调节阀的开度以调节给水流量,以调节钠温。通过控制系统将出口钠温稳定在设定值范围内,可以确保主给水能够持续稳定带走钠侧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15797.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冷快堆三回路热启动低功率阶段调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监测并获取当前状态下钠冷快堆三回路热启动的堆功率Pn、蒸发器钠侧出口温度T、蒸发器水侧出口压力P和给水流量Q;根据获取的堆功率Pn、蒸发器钠侧出口温度T、蒸发器水侧出口压力P和给水流量Q判断是否满足钠冷快堆三回路热启动各运行阶段的运行条件;若满足钠冷快堆三回路热启动运行阶段的运行条件,则根据运行阶段对应的调控方法调整钠冷快堆热启动低功率阶段工况参数。通过该方法及系统能解决钠冷快堆三回路热启动低功率阶段工况参数复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54041.9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电磁环境预警的报警阈值确定方法、报警阈值确定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电磁环境测量传感器的类型,并基于所述电磁环境测量传感器的类型确定报警基准限值;确定在电磁环境测量传感器对应报警基准限值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电磁安全裕度;通过所述电磁安全裕度对所述报警基准限值进行调整,得到电磁环境预警的报警阈值。本发明的报警阈值确定方法,能够设立电磁环境预警的报警阈值,对核电机组电磁环境严酷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在电磁环境超过报警限值时作出提醒,降低核电机组因电磁环境变化对设备安全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29648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471750.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邢继 , 李颖 , 张帆 , 王彦君 , 陈日罡 , 张玉峰 , 宋磊 , 郭林 , 田晖 , 刘廉隅 , 阎明 , 高媛 , 白江斌 , 邓士光 , 马仪炜 , 赵仝 , 李菁 , 徐一茹 , 刘恒平 , 刘鑫伟 , 郑腾蛟 , 徐云龙 , 段鹏飞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控制权的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主控制室后备盘控制权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释放功能模块、逻辑处理模块、DCS机柜模块和退出计算机化工作站信息提示模块;其中释放功能模块、逻辑处理模块和DCS机柜模块依次连接,DCS机柜模块又分别和释放功能模块、退出计算机化工作站信息提示模块连接。本发明解决DCS网络失效导致切换信号和柜间联锁信号传输出现故障,造成主控制室内后备盘部分功能和计算机化工作站同时失效以及切换开关故障导致的相关工艺系统设备控制功能丧失等问题,同时简化权限管理逻辑,解决了控制信号全部由硬接线方式实现所带来的施工困难,节省了工程设计、实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964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71750.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邢继 , 李颖 , 张帆 , 王彦君 , 陈日罡 , 张玉峰 , 宋磊 , 郭林 , 田晖 , 刘廉隅 , 阎明 , 高媛 , 白江斌 , 邓士光 , 马仪炜 , 赵仝 , 李菁 , 徐一茹 , 刘恒平 , 刘鑫伟 , 郑腾蛟 , 徐云龙 , 段鹏飞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控制权的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主控制室后备盘控制权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释放功能模块、逻辑处理模块、DCS机柜模块和退出计算机化工作站信息提示模块;其中释放功能模块、逻辑处理模块和DCS机柜模块依次连接,DCS机柜模块又分别和释放功能模块、退出计算机化工作站信息提示模块连接。本发明解决DCS网络失效导致切换信号和柜间联锁信号传输出现故障,造成主控制室内后备盘部分功能和计算机化工作站同时失效以及切换开关故障导致的相关工艺系统设备控制功能丧失等问题,同时简化权限管理逻辑,解决了控制信号全部由硬接线方式实现所带来的施工困难,节省了工程设计、实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481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517735.2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泵体流量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给水系统给水汽动泵大流量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该方法测量给水汽动泵出口的流量,将实时测量的流量信号与控制系统中设定的最大流量限制值进行比较,当测量流量大于等于设定的最大流量限制值时,控制给水汽动泵的汽轮机进汽阀门,以关小进汽阀门,降低汽轮机转速,从而使给水汽动泵的出口流量下降到设定值。本发明解决了定转速汽动泵在泵出口压力低情况下,容易导致流量偏大而不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问题,防止流量过大而使泵汽蚀,发生泵损坏而导致辅助给水功能丧失。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910598191.9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七厂
IPC: G01M1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实流标定试验台架,其包括有温控阀上游稳压管路、温控阀下游流量测量管路、温包温度控制管路以及自力式温控阀安装管路;本方案中的上述试验台架可以模拟核电站自力式温控阀的实际运行工况,并解决了核电站自力式温控阀流量特性实流验证的关键问题,例如模拟了核电站现场运行工况,验证了温包驱动效果以及响应时间,验证了自力式温控阀流量特性,同时该台架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调节阀门(如带执行机构调节阀、手动调节阀等)流量特性的实流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19114.X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状物变形检测方法,包括:(1)建立管状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2)施加载荷、约束,模拟实际工况,计算得到理论变形量数据及变形分布数据;(3)根据理论变形分布数据,确定对管状物进行变形检测测点;(4)在所述实际工况下,对变形检测测点的变形量进行测量,得到测量数据;(5)对比所述理论变形量数据和所述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若误差小于等于误差限值,则确定所述理论变形量数据作为最终变形量。本发明结合了实验测量验证和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可实现高温和/或高压等严苛工况条件下的管状物变形检测,且具有准确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10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29458.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压式流量计多变量融合诊断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基本可信度调整、特征数据降维、构建历史数据库并建立MPCA模型、统计控制量与统计控制指标比对等步骤。本发明采用集成压力/差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等多参数差压式流量计获取多个流量测量相关变量,并采用了D‑S证据理论、PCA主元分析法等多种数据融合技术,将多个流量测量变量的信息融合,提供统一的决策结果,确定管网流量测量在具体节点处是否有异常发生,可以提升系统判断的准确性,提高故障检测能力、诊断精度和准确性。
-
-
-
-
-
-
-
-
-